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毕业这么多年了,和您相识相处时的一些情景,还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春风给中国文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各地文化部门纷纷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人们渴望知识,追求知识,恨不得将在&ldo;文革&rdo;中损失的时间,在一夜之间夺回来。这时候,四川省、成都市文化界也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一天,听说上海戏剧学院来了一位老师,讲戏剧理论。说实话,虽然当时我在市文化局工作,但由于大学时期学习的是音乐,所以对戏剧了解不多,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似乎更喜欢听一些古典文学方面的讲座,所以对这次讲座没有抱太大的兴趣。但正因为在文化局工作,出于工作的关系,领导让我们年轻人有时间都去听听课,学习学习。听讲座的时候,才发现老师很年轻,大概三十多岁(在这以前开讲座的老师一般都有五、六十岁,讲古典文学的年纪更大一些)。但是这位年轻的老师,课却上得这样地有趣。我原以为戏剧理论深奥枯燥,比较难懂。却不知戏剧理论课,可以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如此魅力无穷。整个下午,我觉得就像在一个美丽的艺术宫殿里自由地遨游,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秋雨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天,听课的人特别的多,连教室过道也坐满了人,教室外面还站了许多人。尽管人很多,但是课堂秩序特别地好,完全没有以往文艺界开会时的那种嘈杂。这次讲座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几乎一夜之间,成都市戏剧界都知道了余秋雨这个名字。从那次以后,余秋雨这个名字便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余秋雨这个名字也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文艺界开始传开,越传越响。以后,秋雨老师您到成都来讲学,听众的层面也逐渐扩大。从文艺界扩大到一般的学生和市民,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戏剧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极大的兴趣,进而产生了报考戏剧理论研究生的想法。
1987年9月,我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研究生,成为了秋雨老师的学生。
回想起来,这段学生生活,真是使我获益匪浅。在读研期间,我记得余老师从不上小课,每次上课,总是在学院的小剧场上大课。您上课的消息总是不胫而走。听课的,除了戏文系的学生,还有表演系、导演系、舞美系等系的学生,上海市文艺界许多人也丢下手上的工作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旁听。您每次上课,小剧场里都座无虚席,就像是文艺界的一次聚会。最让我惊讶的是,您上课从不带讲稿,可是课却总是讲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您的课总是新鲜独特,信息量总是那样大。听您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就是一种理论上的升华,让人感到充实和惬意。
记得一次到您的宿舍请教问题,见到您的书房里,四壁皆是书。您自豪地告诉我,书架是您自己设计的。为了节约空间,您把书架设计得很高,从地上一直顶到屋顶。您的书门类十分齐全,从社科大的分类来看,就有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济、法律等等。让我十分惊讶的是,这里有很多的新书,这些新书都是本专业最前沿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这些书似乎您都读过。我不明白的是,您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多如牛毛的新书中淘出您需要的书来,还要一一阅读。因为我到书店淘书,常常是一天、两天无功而返。即使淘到需要的书,买回来也常常是无暇顾及,束之高阁,只有到了写东西需要时,才找出来阅读。从您的宿舍出来,我终于知道了您讲课成功的秘密,您平时知识的积累就像是一桶水,讲课时只是从桶里舀出一小瓢,所以您讲课是如此潇洒,如此生动,在旁人见到的这种表面轻松的后面,其实蕴涵着您许多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秋雨老师,您好吗?(雷兵)(2)
记得我刚到学院时,很多研究生都希望您能给我们开一个在校学习时的阅读书目。您应我们的要求,也开了这样一个戏剧理论的书目。但是您一再强调,不要拘泥于这个书目,要尽量扩大自己的阅读面。除了学习戏剧理论外,更要注意多读剧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理论家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要重视自己的第一感受,相信自己的审美能力。您还说,读研究生期间,首先应该将自己以前学习积累的知识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就如一间房子里,满地都是书,你要把它一本一本捡起来,分门别类地放到书架上。这样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
拥有什么,还缺些什么。这种学习方法,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确实获益匪浅。
记得我做毕业论文时,选择了几个题目,请教您哪一个题目更合适时,您说,首先,研究生的论文应该是选择本专业的前沿课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第二,理论要回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回避;第三,对戏剧改革以及出现的变化,一定要抱一种支持的态度,哪怕现在这种改革还不成熟,理论思考还不成熟,特别不能从维持旧的理论体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做论文时,您不仅从观念上,从理论上,而且还从写作技巧上,从语感上,甚至具体的遣词造句上都给了我许多切实的指导。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您给我改的一句话。在论文的一处,我的表述是:&ldo;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rdo;您说这不是写学术论文的语言,像是工作报告,像是社论。从这以后,我特别注意自己表述的角度和用词的贴切。
记得研究生毕业时,得知我将到党委宣传部门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您特意嘱咐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是一个对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有很大影响的部门。在那里工作,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要尊重作者的劳动,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喜好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不要轻易地&ldo;枪毙&rdo;一个作品。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回想读研究生的日子,我真的感到非常幸运,十分愉悦。在这里,我要再一次地说,谢谢您,秋雨老师!再一次说,谢谢您,我永远尊敬的老师!
敬礼!
您的学生:雷兵
2003年12月3日
大哉师门愧哉弟子(宋继高)(1)
一、复旦园遇秋雨师
余秋雨先生执教二十多年,足迹遍天下,讲坛也设到了海内外。听过他授课、讲座的人不计其数,就广义而言,他的学生可以数十万计,在当代学人中只怕无人能出其右,堪称桃李满天下。
不过,就学院派对师生关系的严格定义而言,经余秋雨先生一手带出的本科生大约也就数百人,而经他亲手调教出的研究生、博士生就更少了,至今不过十余人。三生有幸,我不仅成为这十几个门生中的一员,还因缘际会,竟做了他的第一届研究生。
其实,在进秋雨师门下之前,我就已经当了他半年学生了。1986年上半年,也是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生的最后半年,我所在的8211班开了一门选修课‐‐戏剧美学,任课老师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余秋雨先生。说来惭愧,当时我除了看过话剧《人生》、《天才与疯子》,读过莎士比亚、曹禺、郭沫若的几个剧本外,对戏剧完全是个门外汉,甚至连秋雨先生的大名也没听说过。我对戏剧并无兴趣,而吸引我的选修课又很多,我本来不打算选修戏剧美学的。同寝室的翟宝海同学读过余先生的书,对秋雨师的生花妙笔赞不绝口,极力怂恿我去听他的课。我将信将疑走进教室,吃了一惊,这是间能容百人的大教室,黑压压几乎坐满了人,我的同班同学有八十多人,几乎&ldo;倾班而出&rdo;都选了戏剧美学这门课,破了我们班选修课的记录。
笛声何处 千年一叹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恐怖十三楼 不喝孟婆汤 寂情女人 情人的下午茶 沙海未央城 诛仙之问道青云 如念离魂 两生花 时光隧道里的灵魂 山居笔记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宝玉传 爱上一只唐朝鬼 最后的贞节牌坊 七日杀 借我一生 今世未了情
...
他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虽然身拥绝世道法却并非道士,他游离在正邪的边缘,与他相伴的是一只从古墓之中逃出的老猫,确切的说它并不是猫,但没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一个异次元的世界,这里有很多种族生存在一起,除了平凡的人族之外,还有巫族灵族魔族巨兽族,人族和巫族生活在一起,并且对其他三族排斥并畏惧,灵族拥有灵力,长相和平常人有些不一样,被称为灵族妖人。...
万物灵凝于心,化有形阐武道。大乾定鼎中域后,乾太祖齐中岳和上将军莫文濮,就归隐寻找突破至神虚境的契机。十年后皇室以谋反罪名强夺莫氏的爵位和兵权,却特赦了满门抄斩的死罪。老父去逝之前将莫子豪叫到床前问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当今圣上让你去死,你该怎么办?子豪答如果皇帝让我去死我就先弄死他!老父欣慰,将半部药王医经交给莫子豪,莫氏一族的命运就此改变普通群141409828VIP群31606362...
作者36D小姐姐的经典小说九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上辈子秦暖暖被人蒙蔽,作天作地誓要摆脱爱她疼她,最后为她而死的邵九爷,最后被害得死无全尸,死前才幡然醒悟。这辈子她要把那个权势滔天的男人宠上天,可是上辈子天天要吃肉的九爷高冷了。...
母亲重病,巨额医药费将张超逼上了绝路。因为善心救人,却得到了一双鉴宝神眼。从此以后,纯净清透的帝王绿翡翠,富贵逼人的极品玛瑙,温润洁白的和田玉,古拙厚重的青铜器,精美绝伦的青花瓷,云缭烟绕的山水画一个珠光宝气的世界向他敞开大门,鉴宝捡漏,赌石改命,张超的人生步步青云,直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