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国相,该用饭了。”
孔融拿着圣旨沉思之际,太史慈用托盘端着饭食走入书房。
自邺城返回北海郡后,太史慈便留了下来。
孔融辨认不出两位天子的真假,以致于声名尽毁,遭到天下人的谩骂。
哪怕回到了北海郡,都不时有人往国相府丢石头和牛粪,甚至还有些激进的文人士子想翻墙入府、当面质问孔融。
为了保护孔融的安全,太史慈不得不放弃带母亲返回辽东的打算,在母亲的支持下留在国相府。
“嗯,放在那里吧。”
孔融心不在焉地说道。
此时他哪里还有心思吃饭,目光一直停留在圣旨,表情时而高兴、时而担忧、时而纠结。
太史慈见此不禁有些疑惑。
因为孔融自返回北海以后便闭门不出,每日在家中不是处理政务就是读书写字,也再未露出过笑颜,这是他这么长时间来第一次看见孔融有如此复杂的情绪波动。
“国相为何事烦恼?”
太史慈的目光落在那封圣旨,这是邺城那位天子送来的圣旨,今天早才刚刚到府。
面对太史慈的询问,孔融也没有隐瞒,说道:“子义最近可曾听闻袁绍父子反目成仇,袁绍更是被赶出邺城之事?”
“略有耳闻。”
太史慈点了点头,最近关于邺城、关于袁绍的各种消息,可谓是传的沸沸扬扬。
如今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到底是袁熙大逆不道弑父,还是袁绍是否真的是挟持天子的逆贼。
这圣旨里的内容莫非和此事有关?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子义了。”
孔融收敛神色,对太史慈说道,“邺城的那位天子一直都在藏拙,虽然表面受制于袁绍,实则暗中谋划极深。”
“此次邺城事变,就是那位陛下在幕后主导的一切,现今已经驱虎吞狼,成功赶走袁绍,拿下邺城。”
关于刘协藏拙的事情,孔融一直埋藏在心里,不曾对任何人说,哪怕是太史慈也一样,生怕会不小心泄露出去,便会陷刘协于危险当中。
但如今他不必再隐瞒了,因为那位陛下已经成功脱困,龙腾九霄。
“什么?”
太史慈闻言大吃一惊,“这……袁绍父子自相残杀、袁绍被赶出邺城,竟然是邺城天子在背后谋划?这怎么可能?”
他无法想象,一个被迫逃到邺城、毫无根基、且受制于袁绍的天子,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布局。
这可不是简单的藏拙二字能概括。
“千真万确。”
孔融感慨万分道:“那位天子胸有雷霆引而不发,抓住机会便龙腾九霄,当真是雄才伟略的一代帝王!有如此雄主,实乃大汉之幸也!”
他可以想象得到,天子定是在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隐忍和努力,慢慢积蓄力量,才有现在的这份结果。
这份手段、这份心性,完全当得起“雄才伟略”这四字!
太史慈听到孔融这番话,不由得眨了眨眼睛,他看得出来孔融心里更加认同这位天子了,甚至都说出了“大汉之幸”这种话。
孔融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言语的变化,继续说道:“现在陛下欲要掌控邺城进而使冀州复归汉室,如今已令吕布派大军过去驻扎,以防袁绍回攻。”
贞观贤婿 海外遗明:抗清从殖民南洋开始 你奉天靖难,我开局造反 转世天命,在老祖宗们的背后躺赢 我没被费珍娥杀死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皇后别回头,我真是太监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雍正王朝,但我是康熙 三国:天道酬勤,我卷出永恒帝国 上命昭唐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大宋头陀 你管这叫朝廷命官?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你的面前有两个选项A,重生一次,B,穿越异界。你,会如何选择?扬扇放歌三千里,笑引凶星入命宫!一个无名刺客,身负紫金星象,腰缠万贯家财,驾临了这个妖孽而激情的时代。...
景泰二年,老好人朱祁镇守着南宫望眼欲穿,奉天殿里的朱祁钰端坐朝堂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钱皇后成了残了废的老妇人,他日宠贯六宫的万贞儿此时还人面桃花瘦。这一年,是大明朝经历惨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京都保卫战刚刚获胜,大太监王振血迹未干,鸿胪寺的杨大秀才拼着一身肥胆回到京师,于少保初显锋芒挥朔方樽。这是...
车祸出院那天被老公劈腿离婚,婆婆驱逐出家门,本来以为生活水深火热不见天日,怎知遇到了他...
因为一场意外,使得詹恩来到异界,重生为魔王之子。在这深远的幽暗地域,他成为了地下城之主,魔王的继承者。但是,黑暗中的危险不止于此。同样对于魔王之位虎视眈眈的魔族,还有潜伏在地底深处的怪物。为了宝藏与传说四处乱窜的冒险者,以及从地面而来,为正义而战的骑士。在古老的誓约与旗帜下,詹恩将手持权杖,从幽暗的地底深处,为世界...
男人当喝最烈的酒,泡最靓的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