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 第11集导读(第1页)

《灵峰宗论》最快更新[630kan.com]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30面。

我们今天研究第二篇。这一大科是说明《正见篇》。《正见篇》的内容主要的是说明生命的真实相。生命的真实相在佛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说:

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

诸法无自性就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的,那么毕竟空是怎么会有一切法呢?一切从缘起,是假借因缘的作用才能够显现差别的相貌。这个因缘当然主要是业力,我们由于善业的因缘而成就人天的可乐果报,我们也由于罪业的因缘而显现三恶道的痛苦的果报,所以这个果报是我们自己去造作的业力所变现。我们从这个缘起的变化当中,站在一个修行的角度来说,我们所关心的是在这个整个变化的因缘当中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什么是我们所应该皈依的体性、这个理体?这个是我们在研究正见篇所应该注意的。

理体,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就是空性,就是我们从生命的变化我们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生命它是有变化性的,而整个变化的过程我们没有主宰性,从这个无常无我的观察,我们能够从这个变化的相貌当中去看到了我空法空的真理——一切法毕竟空是我们的皈依处,一切法毕竟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前面的一篇的论文就是发明五蕴皆空的道理,这是我们刚开始会从生灭变化的因缘当中找到了一个暂时的皈依处,就是空性,从空性当中把我们无量无边的惑业苦给息灭了。

但是我们如果要进一步追求无上菩提,追求诸佛菩萨的万德庄严,这个空性的理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去探讨,从空性当中再观察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更不可思议的理性,那就是真如。这以下的论文就是发明我们大乘佛法的一个不共的皈依处,就是真如佛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这当中有一段论文,请合掌:

(二)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线索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能观心性,则具一切佛法。且如此心,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缘生,岂非即空;而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齐现,无欠无余,岂非即假。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迷此一念即空,则为六凡;迷即假,则为二乘;迷即中,则为别教。惟悟现前一念,当下即空假中,则十界无非即空假中,不于九法界外别趋佛界,亦不于佛界外别有九界,是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矣!向此荐取,方知千经万论,咸非心外施设。勉之!

这以下的论文就是蕅益大师根据天台宗的观念来发明诸法实相。我们看第一科、总标: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

一、世间学问

这一段把世间跟出世间这些圣贤之道作了一个比较。先看世间的学问:世间的道理不管是科学、或者医学乃至于哲学,当然这些学问是一个方法,引导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的方法,世间的学问基本上它的道理只是扣着我们今生今世的因缘。

比如说我们讲儒家的哲学,儒家的圣贤也能够在生命当中抉择一套君子的立身处世之道,使令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儒家的思想有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个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纲领开出来八个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自利的功德,也包括利他的功德。当然这样的一个方法的确能够引导我们离苦得乐,但是它对于过去的生命是怎么回事,死亡以后又是怎么回事,就绝口不提。

就是你今生能够根据方法创造一个广大的功德,然后死了以后是怎么样,就不再提了。所以有人就问孔夫子说,这个来生的因缘是怎么样,死亡以后是什么面目,孔夫子就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这个世间的学问基本上是扣着今生今世的因缘来建立它的道理,所以这样子来说是比较浅了。既然我们不知道前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来生会有什么情况,那我们就很难找出一个会归处了,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头目。所以“似易反难”,那么我们就很难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真相,就很难理解了。

二、出世学问

“出世的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大乘佛法在抉择引导我们离苦得乐,它的义理深,它时间上讲到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讲到十法界,它不但能告诉我们今生的因缘,也告诉我们过去的因缘,也告诉我们死亡以后的因缘。大乘佛法的道理是一个无量生命的观察,所以它的义理深,但是,它有一个明确的会归处,所以“虽难仍易”,我们更能够从大乘佛法出世的学问当中明确地掌控生命的真相。

蕅益大师先把世间的圣贤之道跟出世间的圣贤之道先作了一个比较。第二段就把出世的学问的线索标出来:

线索非它,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在无量无边的因缘当中,有些人离苦得乐,有些人创造很多很多的痛苦。这个生命的差别,它的一个根源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现前”就是当下,你当下能够去听闻法义、能够去思惟法义的那个明了的一个分别心,这个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的根源。这以下

引证:

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这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宗镜录》一开始解释这个宗镜,什么是宗呢?“立一心为宗”。这个“一心”,它是一个体性。我们无量无边的因缘的差别当中,把这些差别相把它剥开以后,看到的内在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灵灵觉觉的清净本然的本性,就是一心,那么这是发明这个体性。它的作用——“照万法如镜”,它能够随顺染净的因缘变现十法界的差别,就像镜子一样。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这个真如的观念先标出来,就是“一心”,就是真如,这也是整个佛法的一个根源,一个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根本。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这个现前一念心性的相貌再详细地说明,看第二段:

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

天台智者大师他安立天台宗,是根据《法华经》。《法华经》,智者大师解释这个妙法,这个妙法当中有三个法,就是佛法妙、众生法妙跟心法妙。这当中,智者大师的意思主要的是心法妙,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一个所观境,这个法是不思议境,就是整个天台宗的所观境,就是一念的心性。

那么观察一念心性有什么好处呢?“则具足一切佛法”——你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就能够从这个观察当中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整个诸佛菩萨的功德就在你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当中能够念念地成就。这个是智者大师的观心法门。

怎么去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呢?这以下就说明了:且如此心,以下有三个观法,就是空假中三观。先看空观:

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缘生,岂非即空。

一、空观

我们去观察我们的一念心性,第一个是空观,空观照真谛理。就是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分别心,你现在坐在讲堂当中,你的生命体,当然你是一个人的果报,你这个人的五蕴当中有一个了别性,一个人的了别性,你这个了别性跟法义一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清净的信心,那么你应该要回光返照你那一念的信心,它的处所在哪里。

(一)从空间上观察:

首先我们看在内,假设我们这一念清净的心性是有自性的,有真实不变的体性,那么这个真实不变的体性在哪里呢?在身内。但是我们观察我们身体内部,是一个血肉筋骨,四大假合的血肉筋骨,找不到一个明了的分别性的体性,不在内。但是它可也不在外,假设我们的明了性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那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所以在外是不合理的。那么在内找不到,在外也是不合理,那当然不可能在中间了,这个中间是含糊笼统的说法,是一个戏论,所以说它的空间是觅之了不可得。

穿越八零:恶毒女配攻略最强军官  邪恶进化:从蜘蛛开始毒杀万物  求求你,打我吧  凌天诛神录  除我以外,全员读心  动物世界高危职业被听心后怀崽了(快穿)  从零开始的美少女攻略之路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  最强治愈师  快穿,无心大佬不懂爱  沙雕师妹卷疯整个修仙界  穿书后水泥工爆改豪门团宠  九敏,让你带娃,你秀翻娱乐圈?  为提升资质屠个村怎么了?  娱乐:人设这玩意,狗都不要!  小心那个精神体!  小球市之星[竞技]  抬头见喜  我的代穿任务  天呐!种花家拥有活体母舰  

热门小说推荐
上门女婿是土豪

上门女婿是土豪

作者摩八零的经典小说上门女婿是土豪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上门女婿是土豪那些踩我的人,可知有一天我也会将你们践踏?我爱的人,我会让你得到无上荣光!...

风云逍遥仙

风云逍遥仙

身世神秘的农家少年如何成为不死的小强?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修真界,这个淳朴的少年靠什么一步步踏上修真界乃至仙界的顶峰?我命由我不由天,看这山野少年如何与天争命!喜欢美女的,本书里有绝代佳丽娇娆美女。喜欢感情的,本书里有缠绵悱恻,铁骨柔情。喜欢YY的,那就一起来书中燃烧激情享受快感吧!!本书拟定字数300万以上,现存稿60万,绝对值得收藏!QQ403400558新建群213414190...

乡村那些事儿

乡村那些事儿

赵铁柱大专毕业回村里,一个个大媳妇小姑娘用各种理由缠上来,让他欲罢不能...

妙手仙医

妙手仙医

身具鬼谷道门奇术与医术的林煜入世修心。他通天道,知阴阳,以一手鬼谷医术纵横都市。坐拥财色天下。一手板砖,一手医经,打得了畜生,救得了苍生...

海贼之无敌仙火系统

海贼之无敌仙火系统

恶魔果实猎取系统,请不要太霸道。萧华很头痛,手上的恶魔果实太多,他挑花了眼也不知道选什么好。无论是体术霸气恶魔果实能力还是剑术枪术,这不是一个一招鲜就可以横行的世界。萧华的巅峰之路还有很远,自然系果实是要有的,六式也要有的,霸王色霸气铁定要有的这是一个主角复活老婆的故事,跟一般的海贼故事有点不一样。(欢迎大家加入仙火盟qq群146943358)...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