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样庄严肃穆的审判自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审判地,英、美、法提议将审判地定在慕尼黑,而苏联则主张在柏林进行审判。可这两座城市要么还残存着不少纳粹余党,要么已经在战火中变成了一片瓦砾,都不适合作为战犯审判地。最后,四国接受了一个折中方案——在巴伐利亚州的纽伦堡进行这次世纪大审判。纽伦堡是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它曾经是德国皇帝的行宫所在地和纳粹党的“发祥地”。1935年,纳粹党就是在纽伦堡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宣布取消犹太人的德国国籍,将迫害犹太人变成了“成文的法律”。到了1945年,纽伦堡成了盟军飞机重点轰炸的目标。战争结束时,这座城市90%的建筑物已被摧毁,但纽伦堡的法院却保存了下来。在这样一座城市审判发动战争的罪人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开庭
1945年8月12日,一批神情憔悴的人被投入了巴伐利亚州的米斯巴赫监狱。他们是:纳粹政权的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发明“狼群”战术,被希特勒称为“海上隆美尔”的海军元帅邓尼茨;被希特勒誉为“比俾斯麦更伟大的外交部部长”的里宾特洛甫;亲手签发了“巴巴罗萨”计划的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参与“最后解决”犹太人的保安总局局长卡尔腾布伦纳;参与屠杀了300万波兰人的波兰占领区总督汉斯·弗兰克;希特勒的“经济大管家”、帝国银行行长瓦尔特·冯克……
希特勒左手边的人物就是曾任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里宾特洛甫。
这些人无一不是纳粹党的高官贵戚,每一个人的手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沾满了战争受害者的鲜血。在美军管理的监狱之中,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大人物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戈林的体重从入狱时的125千克一下子降至不到100千克,凯特尔的元帅肩章被没收,汉斯·弗兰克甚至还被几个美籍犹太裔士兵打了一顿。尽管内心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仍然不思悔改,戈林甚至大言不惭地说:“60年之后,德国到处都将是我的塑像。”10月18日,一份长达10页的起诉书被分别送到了战犯手中。对此,凯特尔的反应是:“对我这样的一个军人来说,命令就是命令。”邓尼茨则在签名处写道:“这份文件是一份不折不扣的美式幽默。”
11月20日上午10点零3分,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21名德国战犯(原起诉为24人,希特勒的秘书马丁·鲍曼还在追捕中,一名战犯在狱中自杀,另一名战犯则因病重被获准不出庭)在美国宪兵的押解下垂头丧气地进入了被告席,然后是他们的辩护律师和公诉方入席。最后,4名大法官出现在庄严的审判席上。在记者席上坐着25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10点15分,审判长劳伦斯宣布:“全体注意,现在开庭。”
法庭上的较量
审判长宣布开庭之后,美、苏、英、法四国的公诉代表开始发言。美国公诉代表罗伯特·杰克逊上来就说道:“今天,站在公诉席的护栏前的不是我们4人,真正的起诉人是整个的人类文明。”紧接着,各国公诉代表轮流宣读了有关纳粹党在欧洲各地所犯的罪行,杀人、抢劫、强奸、有组织的种族灭绝等恐怖名词不断出现。特别是现场放映党卫队处死犹太人的纪录片时,法庭里响起了一片唏嘘之声,甚至有女记者当场昏厥。公诉代表刚开始陈述的时候,坐在被告席上的21名战犯们还神情自若,戈林还不时回头给身后的凯特尔一个微笑。可随着大量证据的列举,战犯们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里宾特洛甫不时地用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冯克在低声哭泣,戈林则一脸不自然地用笔记录着公诉方第多少次提到自己的名字……他们隐约感到丧钟即将为自己敲响。下午4点左右,公诉代表念完了全部起诉书,21名被告根据起诉书回答自己是否有罪,而这21个人却全部声称自己无罪,公诉方知道他们不会轻易认罪,一场激烈的较量即将开始。
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军事法庭宣判戈林死刑,戈林通过同声传译耳机听到这一判决后,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1945年11月21日上午,针对每名战犯的公诉和辩护正式开始,首先被公诉的就是纳粹政权的二号人物戈林。作为国会纵火案的导演、盖世太保的第一缔造者、纳粹政权现存的最高人物,戈林一上来就把责任推给了死人,他宣称自己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毫不知情,因为那是希姆莱一手策划的;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也没有他的责任,因为他只是纳粹党的二号人物,他必须服从希特勒的命令。戈林甚至还反问公诉方:“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有600万人死在了纳粹的集中营里?”诡辩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公诉方提供了大量的证人证言,证明戈林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建立了盖世太保和集中营,他还竭尽全力地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并尽其所能地参加整个战争,他是一个“仅次于希特勒而集全体被告罪恶活动之大成的人物”。
在戈林之后被起诉的是邓尼茨、凯特尔和里宾特洛甫。作为希特勒指定的继承人,邓尼茨的战争罪行主要集中在侵略战争上,在他的率领下,德国海军的1000多艘潜艇在整个战争期间一共击沉了1840万吨的盟军商船。此外,他还授意士兵杀害遇难船只中的幸存者。对于公诉方的指控,邓尼茨辩称自己并不清楚海军有屠杀海上幸存者的事情。陆军元帅凯特尔也是纳粹政权最忠心的爪牙,他参与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挪威等国的军事行动,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邓尼茨一样,凯特尔也以自己是一名军人,在战争中的所有行为不过是服从命令为由来推脱责任。里宾特洛甫虽然不像上述两人一样指挥纳粹军队攻城略地,但他一手策划了一系列的外交阴谋,吞并奥地利、挑动苏台德危机、迫害占领区的犹太人等行动都有他的份。最终,上述3人全部被宣判有罪。
天理昭彰
经过218天的公诉、辩论和审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一共开庭403次,对3000多份原始资料进行了核实,113人来到法庭提供了口头证言,143人向法庭提供了书面证言,整个审判记录厚达1.7万页,飞扬跋扈的纳粹罪犯们在事实面前最终低下了头颅。1946年9月3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宣读判决书,判决书长达250页,判决书中对所有战争罪犯做出了庄严的判决:21名被告中的18人被判有罪,戈林、里宾特洛甫、凯特尔、卡尔腾布伦纳等12人被判处绞刑,赫斯、雷德尔、冯克3人被判无期徒刑,纳粹领袖集团、秘密警察、保安勤务处、党卫队被宣布为犯罪组织。审判长劳伦斯在宣读完判决后声明,不服判决者可在4天之内向占领区管制委员会提出上诉。1946年10月1日下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正式闭庭。判决书公布以后,苏联对判决书提出了异议,认为判处赫斯无期徒刑,纳粹前副总理巴本、不管部长沙赫特、新闻司长弗里切3人无罪是量刑过轻。此外,德国内阁、纳粹党冲锋队、参谋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也应该被列为犯罪组织。而18名被判有罪的战犯中,里宾特洛甫、邓尼茨等人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最终被法庭驳回。戈林则强烈要求用枪决的方式处死他,这个虚荣惯了的家伙认为绞刑有损于自己的“元帅形象”,他的请求也被驳回。
1946年10月15日晚,戈林在自己的单间牢房里服下了氰化钾毒药,这些毒药是他在被捕时藏在衣服和马靴里带进监狱的。戈林服毒自杀后,第一个要被绞死的战犯就成了里宾特洛甫。1946年10月16日凌晨1时11分,里宾特洛甫第一个被处以绞刑。3分钟以后,陆军元帅凯特尔被执行绞刑,接着弗兰克等10名战犯相继上了绞架。对于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是对黑暗历史的告别,也是对往昔错误的反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批战争罪犯在国际法庭接受了法律的惩处。
柏林危机
时间1948年6月~1949年5月
人物斯大林杜鲁门
按照政治家的说法,国家和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美苏两国就由战时的亲密盟友变成了怒目而视的竞争对手。
四国共管
德国投降后,德国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别占领。德国的首都柏林也被一分为二,西柏林由美英法三国占领,而东柏林则被苏联占领。当时苏联占领区的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柏林市46%的土地和28%的人口也位于苏占区。1945年6月5日,美、苏、英、法四国成立了占领区管制委员会,委员会的委员都是朱可夫、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这样的二战名将。表面上,这个管制委员会已经是德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可几个大国都没把委员会当回事,他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算盘:美国想把占领区变成抵御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削弱苏联的力量;苏联想把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出去,防止美国借着德国来反对苏联。就这样,在这个委员会里双方互相拆台,委员会变得形同虚设。
柏林的美军检查站旧址
到了1946年,原本暗藏的矛盾开始明朗化了。这年5月,美国突然宣布不再从自己的占领区内提供战争赔偿。作为接受战争赔款最多的国家,苏联政府向西方国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1946年7月,美国提议合并美、英、法三国的占领区。1947年1月,美英不顾法国的反对,签署了《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两国占领区正式合并,苏联对此再次表示了抗议。1948年2月,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外长在伦敦召开了会议。在美国的提议下,六国签署并通过了《伦敦协议书》,准备在美英法三国占领区上成立一个西德政府。苏联为了抗议美英的行径,宣布退出管制委员会。
危机来临
退出管制委员会后,苏联决定发动反击。1948年3月30日,苏联宣布将于4月1日起对柏林进行地面交通管制。对于苏联的反击,美、英、法三国毫不理会,反而更加卖力地进行着建立西德政府的计划。6月18日,三国宣布在西方占领区内单方面发行新“德国马克”。斯大林不能忍受西方这种无视苏联存在的做法,苏联开始针锋相对地在苏联占领区发行了“D记”马克,作为东柏林和整个苏联占领区的通用货币。
6月24日,斯大林又下令全面封锁西柏林,切断所有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交通线,停止对西柏林供电和供煤。当时西柏林孤悬在苏联占领区中,城中居住着250万居民和人数不少的美英士兵,这么多人的生活可是一个大问题,每天消耗的基本生活物资就有4500吨。可西柏林自身又不能生产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交通线一旦被切断,西柏林的居民和英美士兵就将面对一场灾难。
空运对封锁
这个消息传到华盛顿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苏联会这样做,杜鲁门决不甘心将西柏林拱手相让,他直接给美军驻欧洲的空军司令下了命令,打算通过空中运输来对抗苏联的地面封锁。1948年6月29日,美国开始将大量的粮食、煤和日用品运往了风雨飘摇的西柏林。虽然当时美国空军有着世界第一的战略空运力量,但西柏林的机场有限,运输机需要有地方起飞和降落,空运的强度一直无法加强。在整个7月份,每天空运到西柏林的生活物资只有1500吨,还不到居民最低需求的13。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派出了有“空运之父”之称的空军中将威廉·特纳,他曾是盟军援助中国的“驼峰计划”的指挥官,有着丰富的空运经验。在他的努力下,西柏林机场的飞机空运效率越来越高,最高峰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有一架运输机在西柏林机场降落。斯大林本想通过封锁迫使西方从西柏林撤军,可是他没有想到,西方竟然会不惜巨资来保住西柏林。如果继续这样封锁下去,不但无法达到迫使西方撤军的目的,苏联在世界舆论面前也将处于不利的地位。1949年5月,苏联解除了地面封锁,延续了11个月的柏林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柏林危机”虽然缓和了,但是德国的分裂局面却难以挽回。不久,在德国的土地上便出现了两个打着“德国名义”的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柏林电影节
世界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小电影节数不胜数,而真正被全球影迷关注的还是戛纳、威尼斯和柏林这三大电影节。在这三大电影节中,柏林电影节是最年轻的一个,它以德国人特有的内敛、讲究艺术性的特点而赢得了全球电影人的尊重和青睐。此外,柏林电影节还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其他三大艺术电影节为莫斯科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法国坎城电影节)。
电影节成立No.1
柏林电影节原名西柏林电影节,它于20世纪由电影历史学家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每年举行一次,一般于6月至7月间举行,后来改为每年的2月至3月间举行,持续时间大约两周。到2008年,柏林电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58届。和戛纳电影节设立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设立金狮奖一样,柏林电影节也有自己的至尊奖项——金熊奖和银熊奖。其中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而银熊奖则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和美工。
步入成熟No.2
2005年,中国导演顾长卫执导的电影《孔雀》获得了第55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柏林电影节刚刚举办的时候,因为经费拮据,总共只有20个国家的电影人和百来位记者参加。而发展到今天,柏林电影节已经成了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前来报导这一盛事的记者达3000多人。此外,每年大约有1.5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来到柏林,参展的影片也从几十部增加到了2008年的数百部。
态度和宗旨No.3
柏林电影节一向以主题严肃而著称,即使在商业化电影日益泛滥的今天,入选柏林电影节的影片也大多为政治题材、社会题材的电影。同时柏林电影节的主办方还非常强调电影的原创性和艺术性。比如2007年获得金熊奖的纪录片《标准流程》就是美国纪录片大师埃罗尔·莫里斯以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虐囚丑闻为背景,亲自采访了美军第372宪兵队中5名被控虐待战俘的士兵而拍摄的。
以美国内战为题材的影片《冷山》是第54届柏林电影节的揭幕影片。
历史的教训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古代美食评论家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春禧宫谋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抱天揽月传 唐诗三百首 外挂修炼系统 我有一尊炼妖壶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圣世巫医 镯铃
他是仙墟世界人人畏惧的无敌王者,遭女友与好友背后捅刀,含恨而亡,带着太古修真秘典九转霸体诀重生于三年前从此,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喜欢惹是生非的校花,他好心救了她,可惜她并不买账,还说他是一只癞蛤蟆这就不能忍了,美女也要干!...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许多选择,小学的分班中学的入学高考填写的志愿毕业后的就业等等等等,无论向东向西是南或北人一生都会在这种无尽的十字路口面临这样的抉择问题,只要你朝任何一个方向踏出一步,人生的轨迹就会从此而彻底改变。现在,周利文就面临这样的抉择...
五年后的重逢让她措手不及,却没想到她上班第一天,就被他冠上‘他的女人’的标签。从此之后,被迫顶着他的名号作威作福,斗白莲撕绿茶,还要时不时跟他冥顽不化的长辈斗智斗勇。别人告状,他一句‘我宠的’让人没脾气。滨城人人都知道贺家二少成了妻奴,她却揉着酸痛的腰,收拾细软趁夜离开。次日一早,却见他躺在自己身边,笑得灿烂如花。你,你怎么追来了?我来给你送东西,你走的匆忙,忘了件重要的东西。什么东西?我啊!请问,这么粘人的总裁,能退货吗?...
...
...
在读学生吴桐因为打鲁克团误操作,竟然穿越到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游戏世界,第一局决赛圈就看到了同校的校花,然后被校花一枪爆掉了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