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不久,李泽楷便发现自己的薪水连清洁工都不如,与他在加拿大时的工资相比,更是连110都不到。他向父亲抱怨说,领到的酬劳是集团内最低的。对此,李嘉诚如此回答:“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确实,并非虚言,李嘉诚每月的袍金(即董事酬金)才5000港币。李泽楷仔细回味父亲的话,终于意识到:成功并非是继承而来的,除了奋斗,我们做什么都是徒劳;财富并非是接班而得的,除了切实的创造,我们一无所有。
但事实上,真正让李泽楷稳定地留在和记通讯公司的原因,倒也并非是父亲的榜样作用,而是他对于卫星电视未来前景的乐观估量。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止,卫星电视的普及已经遍布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要求日益增加,卫星电视因此成为新兴高科技产业的一大支柱项目。由于它具备覆盖面广,传递速度快的优势,卫星电视的投入能够为争夺广告客户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从而,投资者们纷纷开始活动。如此机遇,怀着满脑子西方先进观念的李泽楷自然也不会轻易错失。
一次机遇可能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次机遇也可能成就一个伟岸的人。正是从卫星电视起步,从美国回港任职的李泽楷,仅仅用10年的时间,创造了同辈人一辈子做不出的业绩,成为万众瞩目的商界新星,被称为“小超人”的香港第二大富商,仅次于父亲李嘉诚。
这一起步,便是斥资5亿港币创建的香港卫视。它拥有家庭用户共5300万,并且有50多个国家可以接受到它的讯号。香港卫视的这般迅速的扩大成长,无疑给李泽楷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两年后转卖香港卫视,李泽楷获利4亿美元。这样一来,创立新事业就筹备足够了,李泽楷用香港卫视带来的这笔收入建立了盈科集团,即是后来在新加坡上市后的盈科拓展,主要包含地产、酒店、保险等业务。而后,考虑到香港经济发展可以需要软件开发业务的推动支持,他自主创新,提出数码港的构想,即成立“香港硅谷”,并且顺利得到了政府的批准。这一项目发展权的取得,从此成为李泽楷事业起航的关键。
近年来,李泽楷乘胜追击,顺利收购香港电讯,进行了亚洲迄今规模最大的企业并购,成立新公司。它逐渐成长为一家市值超过长和系,达到700亿美元以上的宽带互联网集团,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仅次于中国电信及汇丰银行。
大志还未开始实现,李泽楷的最高理想是一项全球最大的宽带国际互联网业务,是走在科技发展最前沿,成为科技成长中叱咤风云的掌舵人。他的崛起,无疑成为香港经济领域的传奇。有人估量,他一天所获盈利,可抵他父亲一辈子的奋斗。李泽楷前卫的思想,深受西方影响的创新精神,已经精明的理财之道,加上他无所畏惧的勇者之风,使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就斐然的业绩,成为商界美谈。
可是,李泽楷生来就注定是要被父亲的地位所影响的。他成名之后,很快谣言也就开始蔓延。有人说,李泽楷完成的每一桩生意,都与父亲密切相关。头项业务获得成功,他就被舆论盯上了。
当时和记黄埔拒绝开发卫星电视之后,李泽楷就决定自己抓住此次良机。一从父亲那里获得资金,他马上在1990年创建了卫星电视,并且凭借良好的合作精神,与英国BBC广播公司、音乐电视MTV合资建立企业,从而扩张得迅速有力,使得小的机遇变成大的联合,小的成就成为大的业绩。但两年多以后李泽楷就将卫视转卖给了默多克,高额盈利引得商界议论大起,众人皆表示怀疑,一个方才26岁的青年,如何能谈得这样的高价。这样一来,父亲为儿子撑腰对默多克加压的说法也就一传十十传百地自然散播开来了。后来虽然有参与交易的证人出面澄清,仍无法使这样的谣言停止传播。
李泽楷即便愤怒不已,但也无法改变舆论强大力量造成的影响,只能利用一切机会重塑形象,证明自己的能力。面对各种言论,他只是底气十足地说道:“人们说我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做成了这次交易,但我是完全靠自己做成的。”言辞不多,字字铿锵。
事实上,倘若众人撇去高价不看,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李泽楷发展业务的过程上,这桩生意实际上更应是父子风格迥异的根据——李泽楷注重团结联合,其父李嘉诚则注重谈判斗争。
对此李泽楷如是解释:“在旧的世界里,如果你不战斗或者打败他人,你就干不出大事,因为市场已经成熟了,但是在一个电子商务的世界,竞争者在快速扩张的宇宙里只是些小不点儿,所以要互相合作,不要互相倾轧。”
可见,正是对市场的客观理智的思考和理解,使这位年轻的不起眼的小职员迅速成长,用他学得的西方思想,以创新、进取、无畏的姿态,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最终成为企业界神话般的风云人物。
李泽楷小档案
李泽楷,1966年11月8日生于香港。1971年,进入香港圣保罗读小学,之后升入中学部。1979年,入美国加州MenloParkHighSchool读书。1983年,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学习。1987年大学毕业,随后加入加拿大GordonCapital。1989年,李泽楷回到香港,进入和黄资产管理委员会。1991年,受父命创办香港卫视。1993年,以4亿美元出售卫电的大部分股权,一时成为焦点。之后同年,创办盈科集团。1994年,李泽楷被评选为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名新一代领袖”之一。1995~1997年,盈科在北京、多伦多、东京等地开发地产项目。1998年3月,李泽楷的盈科与Intel组合PacificCon-vergenceCorporation(PCC)。同年10月,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三十大科技巨头之一。1999年3月,获香港政府批准筹建数码港。1999年5月,李泽楷借壳上市,将数码港注入上市公司“得信佳”。1999年12月,获得《南华早报》和DHL颁发的杰出商业成就奖。财富排行跃升香港第四位。2000年2月,并购香港电讯。2008年5月14日,以私人名义,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2008年11月4日,就全盘收购电讯盈科案与网通达成协议。2009年1月,荣获2008年世界杰出华人勋章。同时获奖者还包括:中国远洋集团总裁魏家福、中国国际电力集团董事长李小琳、香港通天艺集团主席蔡洁、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程志刚、莱茵豪生酒店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范沛。
收获荣誉
1994年,《时代》杂志“全球一百名新领袖”之一;1996年,财经杂志《财富》封面人物;1998年,《时代》杂志“全球三十位科技界精英”之一;1999年,南华早报与DHL颁发的商业成就奖;1999年,香港最杰出科技大奖;1999年,英文《亚洲周刊》杂志“亚洲地区十四位领袖人物”之一;2000年,美国《时代》杂志“全球信息科技界精英”之一;2000年,《澳洲人报》“亚洲首百名富豪”;2000年,专业电讯杂志《电讯亚洲》“亚洲最佳电讯行政人员”;2000年,“北京市政协委员”;2008年,世界杰出华人勋章。
李泽楷认为: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是成功的关键。
单飞:李泽楷创盈科
1993年,李泽楷4亿美元卖掉了卫星电视大部分股权,以此收益创建了盈科集团,一直想走出父亲光环的小超人李泽楷,从此开始自立门户。
1991年,香港政府向社会发放卫星电视牌照,初出茅庐的李泽楷凭借着自父亲李嘉诚那里借来的5亿港币,投得当时香港第一个卫星电视。同年3月,香港卫星电视公司成立,总投资4亿美元。李嘉诚任主席,马世民、李泽楷任副主席,陈庆祥任行政总裁,而卫视的管理大权实际上则系李泽楷统揽。1991年4月,卫视正式试播,香港卫视从此登上亚洲传媒舞台,并日益在其中展露出自己逐日而上的王者风范。开播两年,香港卫星的业绩不菲,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辐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广告收入3.6亿美元,大通、万国宝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著名商业伙伴都成为他的广告客户商,而5个频道的年费仅0.8亿美元。“小超人”李泽楷初露锋芒。
然而李泽楷并不满足,在多番努力下,1992年7月2日,港府通过新的电视广播条例,允许开播粤语节目,同时香港卫视可通过收费电视(注:指九龙仓有线电视)的频道,经营收费类型的卫视节目。
李泽楷的卫视王国前景更被看好,商界和媒界普遍认为李泽楷似乎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了。然而,就在此时,李泽楷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和不解的决定,出手香港卫视。
1993年7月26日,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对外宣布:以5.25亿美元的价格,购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权。一半以现金支付,另一半以新闻集团的股权支付。一转手,李泽楷净赚4亿港元。港界哗然,李泽楷自此名声大噪。确实,从长远看,长实系在经营大众传媒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经验,而在具体经营上更是欠缺必要的实力。倒不如趁势良好将卫视转手,自己坐获大利。低进高出,是李嘉诚的看家本领,此番李泽楷无声无息将这一招演绎得让许多商界老手都自叹弗如。7月27日香港《经济日报》评论:“真的是后生可畏!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今番终于做出一出好戏,为和黄集团及其父带来近30亿港元利益……李嘉诚望子成龙,今次可如愿以偿了。”
1993年,李泽楷用出卖卫视所得的4亿港元创建了盈科集团,开始他的事业单飞也是腾飞期。
1994年5月,李泽楷在新加坡借壳上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盈科亚洲拓展。业务包括地产、酒店及保险等。
1999年,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获得港府的批准通过。5月4日,李泽楷购买了一家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随后将“数码港”注入“得信佳”借壳上市,并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上市伊始,就受到市场狂热追捧,盈科摇身变成高科技概念股,在此之前消息一传出,得信佳的股价很短时间内便由0.04~0.06港元反弹到0.6港元,在正式宣布恢复挂牌上市之后,几乎是在15分钟之内,股价便从0.136港元猛升至3.22港元,升幅23.6倍,其惊人之势令人瞠目,得信佳几乎一夜间成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企业,市值狂飙至600亿港元,相当于长实的23。
2002年,李泽楷又一次上演神话,在短短的48小时内,靠出售盈科数码公司的股票筹集了整整10亿美元,顺利将香港电讯收入囊中。自此,李泽楷携着他的盈科如日中天。2008年,网通和李泽楷就全盘收购电讯盈科达成协议,李泽楷酝酿已久的盈科私有化也似乎渐入佳境。
当我们试图简单梳理一下李泽楷的创业之道时,发现其实他的经营策略就是一个借助高科技网络概念,借钱生钱,将资产由虚拟转化为实体的蜕变过程。而这正是李泽楷的高明之处,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模拟化的财富理念,关键时刻,将资产固化,从而在虚拟的网络经济中免于被动。李泽楷的单飞,飞得漂亮。
育子心经:玉不琢,不成器
富家子弟往往容易被轻易划定到纨绔子弟的定义中,对此,李嘉诚内心也有担忧。他深知孩子若永远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不能承受风雨的考验。特殊的家庭地位若不配之以正确的引导,必然会培养孩子的惰性和优越感。他一早就考虑到,总有一天,在他翼下的两个儿子也会接触社会,面对各种人际压力和生活历练。因此,如何进行教育,正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投资规划。
李嘉诚最关键的教子之道,一是自小培养,从小灌输;二是言传身教,亲身实践。
儿子尚小,李嘉诚就常领他们去坐巴士,看路摊卖报的小女孩一边工作一边苦学,让他们在接触外界的过程中对豪宅外的世界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让他们从小明白人世艰辛,必须努力打拼,认真踏实。
李嘉诚说:“虽然他们还小,但是我想早期启蒙教育会让他们从小知道父亲创业的艰难,学习父亲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他们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再进行教育就迟了。我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只是想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和社会的一切。”
这种艰苦意识的培养,是作为一个富商对孩子寄予的高度期待。李嘉诚希望他倾力培养的两个儿子都能够成长为吃苦耐劳的人。他要让他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就能完成的,任何显赫的成果都需要最不显眼的辛劳来换取。因此,李泽钜与李泽楷才八九岁的时候,李嘉诚便时常让他们旁听董事局的会议,既进行了自小的商业熏陶,又能够让他们亲身体会自己成功背后的艰辛。会后,李嘉诚鼓励孩子提出疑问并耐心答疑,为兄弟俩的早期商业教育打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两个儿子在对他工作的观察中,也越来越能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李嘉诚认为,家庭的经济基础越好,孩子就越容易重心不稳,越容易被生活的残酷打垮,因此他希望他培养的两个儿子,能够像他一样,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生活中有充分的独立性,面对困苦更要有不认输、不气馁的进取精神。
想成为英雄的灵能力者 历史的教训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我有一尊炼妖壶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飞毡 德国 影后与当红歌手假戏真做了 第一快婿 中国通史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诺筱颖傅夜沉今夜星辰似你 一本书读完中外经典故事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王小波集(全8本) 穿越到未来做考古学家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张爱玲作品精选套装(8本)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意外去世的常安夫妇有三大憾事,一是没将自家闺女嫁出去,二是忘记告诉她家里有矿,三是本站为书迷更新鬼要我嫁给你最新章节,查看月光流所撰魔法鬼要我嫁给你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重生到千禧年,身为金融博士的聂文尧狂喜,他开始疯狂买地皮,收农村老物件,炒股,他这一世发誓要做超级亿万富翁。...
一个无意间得了神通的正一派门人张小妖,吊儿郎当一只百年难得一现的灵物蛤蟆豆包,狡猾好色。一个少年道士,一只灵物紫蟾,走出大山,面对灯红酒绿,看相摸骨堪舆测命,坑蒙拐骗拍黒砖斗高人淘古玩赚大钱,替天行道。置身黑暗官场,直面恩怨情仇,享受声色犬马,却俨然不知道自己身上埋藏这个一个惊天秘密让权贵弯腰,让同行低头,让明星捶腿,让黑道乱抖,让猴子翻跟,让石头冒油!被称为妖孽一般的存在,但那颗闷骚的道心,始终未变!张小妖豆包,你叫一声咱就收钱财,叫两声,咱就搂女人,怎样?豆包咕咕咕!张小妖我擦!你这劣货难道想财色双收!?(小张作品,必是精品,尽可一看!多支持,多投票!本书群号51447463,欢迎加入。)...
只要能够构建一个稳定的法术模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法师!这就是法师的终极奥义!穿越成为贵族之子,带着前世的超级量子计算机,法术模型信手拈来...
仙尊划破虚空而来,重生为都市小子! 他是叱咤风云的武道奇才,一拳震天慑地,无人敢不屈服!这一世,叶爽纵横花都,逍遥快活,仇人,恶少脚下踩!辣妞,妹子怀中抱!...
我不是小三饱受继父骚扰的我,终于逃离了那个家我害怕男人,可是生活就像墨菲定律,害怕什么来什么。初入职场,处处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