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六回 叛逆的老小子 下(第1页)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虽说陶谦这老小子叛逆了点儿,奇葩了点儿,但既然能让皇甫嵩和张温看上,说明他肯定是有两把牙刷的。

这不,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公元188年10月,青州和徐州的黄巾军卷土重来,四处攻打郡县。

朝廷册封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

刺史可是一把手啊!掌管着整个州的军政大权。这是陶谦第一次当州老大,也是生涯第一次为主帅出征。

陶谦一到徐州就任用臧霸和孙观等人为将,一战便灭了徐州的黄巾军。其余的黄巾军见势不妙,撒腿就往北跑了。

这些往北跑的黄巾军见徐州的陶谦不好欺负,就更不长眼的往北欺负公孙瓒和曹操去了。

这也就有了我们之前说过的公孙瓒破黄巾军于东光,曹操打败兖州的黄巾军并收编为青州军的故事了。

陶谦立了大功,徐州刺史的位置算是坐稳了。

为了感谢臧霸和孙观的帮助,陶谦册封他们为骑都尉,并让他们负责看守最关键的徐州北边的门户。

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灾荒。

大战过后的徐州百业凋零,广大百姓饥寒交迫,痛苦不堪。

公元189年,陶谦上表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

说起来这个陈登也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

陈登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为人虽说大大咧咧,遇事却很冷静沉着,而且智谋过人。

不仅如此,他从小就有扶世济民的伟大理想。

他被陶谦上表为典农校尉的时候只有二十五岁。

当时的陈登是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

陈登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也正因为如此,陶谦才觉得陈登这个人不错,定能帮助自己发展好徐州的经济。

陈登上任典农校尉以后,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等情况,使汉末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在陶谦和陈登的治理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

另外,《三国演义》将陶谦塑造成了一个朴实善良的长者,估计跟他下面的政策有关。

陶谦非常支持佛教。

一说到东汉末年的佛教,有一个人肯定是不能不提的,他就是笮融。

笮融这个人非常有意思,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当时陶谦让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的运粮问题,没想到他居然侵吞了一大批粮食。

一般人贪污都是为了住豪宅、吃豪餐、ktv、洗脚按摩、泡妞一条龙服务的。

这家伙贪污却非常的与众不同,因为他是为了建寺庙。

兽世种田:妻主大人九尾  御天邪神  召唤之水浒历险记  月神剑一  我曾经是一个小明星  宋末剑侠图  剑人孔二  军婚撩人  武道大帝  远方剑歌  绝地求生之唯我吃鸡  清宫娇蛮:皇上,请放开手  龙台剑隐  轩城绝恋  道自来  乡村透视神医  长城,长城  林海十六人  快穿,反派Boss别追我  灵战异闻录  

热门小说推荐
超级修仙之旅

超级修仙之旅

一个地球青年,一段奇幻的修仙旅途。水浒的好汉,江湖的侠客,诱人的法宝,稀奇的妖兽,上古的遗迹,仙佛魔妖的乱舞,神话传说的揭秘粉嫩新人,保证完本。...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入宫了,她的愿望很简单安安静静当个小宫女,等25岁放出去。可是!那位万岁爷又是什么意思?初见就为她吮伤口再见立马留牌子。接下来借着看皇后,却只盯着她看她说不要皇宠,他却非把她每天都叫到养心殿她说不要位分,他却由嫔到妃皇贵妃,一路将她送上后宫之巅,还让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她后宫独宠,只能求饶--...

年少有为

年少有为

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或是自卑懦弱,毫无自信或是暴力成性,锒铛入狱亦或撕裂婚姻,妻离子散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感悟后,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修真回收进化

修真回收进化

石头木头树皮粘土沙子金属。这世界上就没有张阳不能回收换金币的。金币可以干嘛?灵石丹药破境丹应有尽有。秘宝法器随手就来,被困在阵法里了?没事,张阳随手召唤传送门。被天位老祖追杀了?没事,张阳可以开无敌盾。随身带着回收系统,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