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每年从南方发往北京的四百万石漕粮是明朝的命脉,张献忠对江南的攻击,导致扬州以南的漕粮全都运不出去了。现在崇祯能收到的漕粮,仅有河南三十八万石,山东三十七万五千石,淮安府十万四千石,凤阳府六万石,徐州四万八千石,连一百万石都不到,京师的粮食供应马上要发生严重的危机。畿辅一带刚刚被清军蹂躏,又发生了秦军兵变,大宗商品粮都被抢光了,拿着银子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买粮。
虽然张献忠占领皇宫,杀戮勋贵,对于大明朝来说已经十恶不赦。可是看在这三百多万石漕粮的面子上,说不定朝廷真的能同意他割据江南。
不过,和钱谦益从贼相比,张献忠给朝廷发漕粮这件事也没那么离谱了。
方以智头脑中一片混乱,钱牧斋就这样降了?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钱谦益的想法,毕竟降贼和降虏还是有区别的。此时站在他身后的黄宗羲就曾经说过,就算是中国的盗贼来统治中国,那也比外来侵略者强得多了。抨击明朝官修《元史》中尊蒙元为正统,而把韩林儿、刘福通、徐寿辉称为“贼”的做法简直荒谬绝伦。
毕竟“盗贼”只要当了皇帝,他们的屁股最多一代人的时间就会坐到地主阶级这一边,但民族压迫持续的时间却常常要以百年计。黄宗羲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元“无为而治”的时代,自然体会不到当年的士绅的感情。朝廷统治能力低下,在基层严重依赖乡绅来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的年代,才是乡绅们最怀念的年代,至于皇帝是哪族人,他们并不关心。
因为大量南方官绅降闯,江南士人对降贼之事早就有过讨论。虽然绝大部分人还是义愤填膺,痛斥这些降贼之人不守臣节,但内心深处其实也没到认为这帮人十恶不赦的程度。比如说顾炎武,就私下发过牢骚,皇帝姓什么,与天下何干,刘李赵朱、汉唐宋明来了又去,天下还是这个天下。如今东虏肆虐京畿,卢象升战死,孙传庭下狱,大明栋梁尽摧,若有永嘉、靖康、崖山之事,乃至于以夷变夏,道统断绝,那才是最可怕的。
当初这种言论也就是敢私下说说,现在贼真的到了面前,刀架在脖子上,情况也就不一样了。钱谦益给大家找好了台阶下,张献忠在这奉天殿上听了钱谦益的“劝谏”,许诺不再滥杀士绅,开科举,甚至请明朝册封,就算是表演痕迹这么重,一样卸下了很多人心里的包袱,让他们成功地自己说服了自己:张献忠既然肯用读书人,肯招揽名士,那他就是个正常的诸侯了,而且还马上要受皇封了,既然如此,向他投降怎么能说是从贼呢?就像当年江东士人追随孙策兄弟,能叫叛汉吗?
钱谦益这个江南士林领袖都开头了,其他人也就放开了,陆陆续续有人上前表示效忠,站到了东首。不过方以智注意到,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平素言论对皇帝多有抨击,对“贼”有些同情的人,反而站着没动,倒是那些过去慷慨激昂,满口忠君报国的人,很多都站到了东首去。
站到西首的人也不少,钱谦益的同乡瞿式耜一言不发,默默站到了西边,从松江府华亭县来的陈子龙和夏允彝也都站到了西边。侯承祖大步走到西首最前面,还向东边啐了一口。但相比之下,还是东边人多,西边人少。
很快,人群分成了三部分,东边占四成,西边占三成,还有三成留在原地未动。张献忠笑道:“中间的这些先生们,待着不动可不是办法,事到临头,终究是得有个选择的。”东西两边都有人劝说自己的熟人到这边来,劝说很快变成了争论,又迅速上升到对骂,开始人身攻击,张献忠只是拈须微笑,并不干涉。
平心而论,即便是一开始就站到东首的人,也有很多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在另一时空对抗剃发令时,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死。但是仅仅为了不投降张献忠就死,他们觉得实在有点不值当。
方以智看到,自己的好友吴应箕也站到了东首。就算他不知道另一时空吴应箕抗清殉国的事迹,他也清楚吴应箕绝非小人。没想到,张献忠居然还听说过吴应箕,和他聊了起来。
吴应箕在天启末年外出游历,曾见到河南一带土地大规模抛荒,十室九空的景象。他做了一些调查,并写成了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天灾,而是税赋、徭役太重,再加上地方官府不顾百姓死活,上级官员和监察部门不闻不问。在江南士人的圈子里,吴应箕的文章也曾引起过一些反响,但是大家只是感慨一番,很快就去注意新的流行了。
没想到张献忠说,在北方义军中,很多人都知道吴应箕这篇文章,张献忠甚至能背出其中三段话:
“多盗卖出境者,无牛因以无佃,此其一端也。又本县马户差徭苛急,每报一人,人不堪役,则先卖其牛弃其地,久之而其人亦逃矣。人去则田无主,故不耕。人去而粮犹在,则坐赔于本户,户不堪赔则坐之本里,或又坐之亲戚。此被坐之家,在富者犹捐橐以偿,至贫者则尽弃户而去。故今村落为墟,田亩尽废,皆由此耳。”
“夫差徭政为有田地者苦耳,今赔者欲弃其产而不得。况受其业,而粮即派其家,能堪之耶?于是相率而逃,相率而荒,日甚一日,故遂至此极矣。”
“此县令多举贡,日暮途穷,贪得为念,又衙门弊多,度力不足以区处,遂日操鞭扑,设法扳坐,只求粮完,自免上司谴责耳,何暇顾人户之逃、田亩之荒也。甚至有告理者则反笞之,所以百姓虽愁怨,率无敢言者。”
张献忠还命人取来了一张纸,这是一张河南郑王府的旧文书,在背面写了吴应箕这篇文章,已经揉得破破烂烂。很明显是别人背下来之后又默写的,除了最重要的这三句话之外错误百出,很多地方都换成了俗话,但对吴应箕的原意是没有改变的。
张献忠说:“孤不仅要造反,还要弄清为何天下有人造反,才能还天下于太平。先生能问百姓疾苦,还想到这么多,写成文章,与那些酸腐之辈大不相同。竟然考了这么多年还只是个秀才,足见明朝不重人才。你这三段话,该当写进书里,让后世做官的都学,免得重蹈明朝的覆辙。”
吴应箕虽然依旧觉得张献忠是贼,自己投降是为了保命迫不得已,但是抵触情绪已然没有了,作为一个屡试不第之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文章竟然有这么多读者,甚至有当权者认为应该按照这篇文章的内容治国,这份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吴应箕只是比较正确地指出了问题,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然而,这么简单的事情在此时的大明也是凤毛麟角,高谈阔论、没有丝毫正事才是读书人的常态。要说他们有正事,那也是研究八股试题,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居然没有几个士大夫能像吴应箕这样关心一下农民为什么不种地了。要说完全没有,那也太偏激,但这些干正事的人的确是少数派。
天启七年的时候,方以智也读过吴应箕这篇文章,当时他并未在意。现在想来,十二年前,如果有当权者能像吴应箕这样在农村调查一下,哪怕是看了吴应箕的文章之后有所警醒,关心一下农民为什么逃荒,又何至于今天被这些逃荒的农民打进南京城。张献忠手下的兵,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河南灾民。
然而,当初吴应箕描写的“四十里中一望皆黄茅白草”的恐怖景象只被当成外地的奇闻异事,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些“奇闻异事”发生的地方离自己其实只有一千多里。
现在,故事的主角们来了,而且还是带着刀来的。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全职高手]来磕软糖吧 九幽界 三好宝宝小美丽 穿成摄政王的炮灰女配 做个好梦嘻嘻 林清重生记 身处现代的逗比白狐 学霸之寻常故事 人在斗罗已娶教皇 幽鬼翻盘靠谱么 盘龙之成哈德利 大国养母 全球神祇虫族降临 我的宇宙超级战舰 看我无敌 重生后成了九皇叔的掌中宝 那些年被我演过的前任 那个平行世界的我 我的男友是竹子精 刀剑女子手札
作者石中月的经典小说至尊豪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曾经的豪门弃少沦落为毫无地位的上门女婿,受尽羞辱,十多年后强势回归,曾经你们对我的伤害,我会一一奉还!...
比起穿进R18多人运动ABO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些最终没有逃过ABO文的宿命,在不得不奉子成婚,认命真香之际,原本逆来顺受的温柔O突然性情大变,分手甩钱带球跑,反而把她给渣了。 江楚些等等,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不对? 顾灵均不对就对了。 世界名画苦情女主在等待降生→苦情女主在等待长大→苦情女主的未来配偶们都被女主她爹搞破产啦→苦情女主爹猛妈强她无敌,一点儿都不苦情。 备注虽然设定是ABO原教旨,但并未涉及开车内容,可无视。不是母女文,主角CP是原配,有养女儿剧情。 10月5号开文。 预收文越界完结文流落荒岛怎么办?,奇怪的恋爱,天使之域,温柔以待,多谢款待,女王陛下,偏爱,胭脂错等。立意根正苗红大好青年努力扭转书中世界不良风气!...
顾柒月车祸醒来发现我老公是帅气多金的总裁大人!附加十级妈控大萌宝!哈哈,人生赢家等下,我是谁来着?啥?她是温城第一恶媛?现代版潘金莲?大佬老公太高冷,不高兴,要离婚。她扯着衣角楚楚可怜,要想生活过得去,哪能没有一点绿。当晚顾柒月被赶出家门,隔天某宝背着书包偷偷摸摸的找上她,一件件掏出宝贝。妈咪,这是爹地的,身份证房产证驾驶本银行卡银行卡银行卡银行卡户口本都交给你。某天某人想扯证了,却找不到自家户口本,某宝狡黠道,户口本在妈咪那。某人扯下脸皮,老婆大人,该要二胎了!...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每周一更新...
男友劈腿,一夜宿醉,居然一不小心惹上了沈氏集团的太子爷沈耀。沈耀是何等人物,却被拒之门外。如此上等的人物,却偏偏缠上了她,景夕怕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嘛,麻溜的带着球逃之夭夭。从此,消失在他面前。再次相遇,是在三年后,她已经蜕变成圈内第一名模,身边男人无数不说,还多了一个软萌的团子。这些男人是什么鬼?这个小团子又是什么鬼?沈耀怒了沈太太,这颗心,你还要不要?...
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