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话说回来,后世儒家的知识分子,因此都不肯自力谋生,只想作领导人‐‐作官的毒素也种因于这种思想流弊了。实因误解孔子的教学生主旨所致。
因此,下面便说到从政与个人修养: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
孔子说,学识的修养基本,要先读诗。并不是要政治家成为一个诗人,因为春秋战国以上的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时代的《诗经》,可以说是包括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所谓虫鱼鸟兽的名称,以及人情风土的知识,由诗的内涵中都可以了解。培养一个政治人才,必须先使他有充分学识,成为通才,样样都会。在古代知识范围,比现在简单。读诗读得好,学识渊博,不一定做事做得好。所以读诗以后,要授之以政,给予经验了。
如果所学与行政配合不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不能通情达理,那就要外放出去,使于四方,各处去多经验、多历练。这就和后来司马迁&ldo;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do;的道理一样,经验不够,就使于四方,到处去增加人生的经历,然后再回来考察他,如果处理事情还是不能专精、深入,那么再培养、训练也没有用。这种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从唐代以后,多半是打入翰林院。明清两代,进士出身进翰林院的很多,进了翰林院,就是进入研究院去研究研究,有很高的名望,很高的待遇,可是难得外放作官。在过去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待在翰林院里,如果经翰林院出身,而能再从事地方行政的,我们从清朝两百多年的史实来看,多半成为双料大员,纵不能成为国家了不起的能臣,至少也不太错。看看清朝翰林院的制度,是非常妙的,仅仅书读得好的人,就只好翰他一笔在此林中了。所以孔子说,书读好了的人,从政经验不够,就派他到外面多经历人情世故。回来还不能深入,就不是从政的大才,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由此可见人的才具与学识,不一定能够完全配合得起来。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领导人本身端正。(正字包括的意义很多,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是没有用的。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这是孔子对当时历史文化的一个批判。他生长在鲁国,也继承了鲁国的文化,鲁国文化要保存周朝文化和周公流风遗政的精神。后来孔子多半在卫国,在卫国住得比较久。由卫国回来以后,才正式从事著作,删诗书,定礼乐。他认为卫国的文化、政治,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还能始终保存着周代封建当初的&ldo;兄弟之邦&rdo;的精神。孔子这句话是感叹,也是赞美。总之,言下之意,颇多感慨!
斗屋升基之争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
有,曰:苟美矣。
孔子在卫国看到一位世家公子,并不是近代语所谓的公子哥儿。古代的公子是世袭的,大体上都由长子继承。除非这个家族犯了罪,否则是代代相传下去的。例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等等,这些都是公子。他在卫国看到一个世家公子名字叫荆,这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包括他的思想观念和修养,都很值得推重。譬如在修缮房屋这件事上来说,刚刚开始有一点可住时,他便说,将就可以住了,不必要求过高吧!好比有一幢配给的房子,虽然小了点,人口多住不下来,将就在走廊前加一小间,马马虎虎够了就好。后来又扩大一点,修好一点,他就说,已经相当完备了,比以前好多了,不必再奢求了!等于原来配的房子只有十二个榻榻米,现在改了第一期的国民住宅,好了一点。他说好了,已经很受用了。后来又扩充一点,他又说,够了!够了!太好了。
孔子讲这件事,在我们初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岂但卫公子做得到,我们大家都做得到。所以有时候读《论语》,觉得把这些话都记载进去,好像圣人的经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读书要与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的增长相互配合。我们要知道,古代一个世家公子,可不那么简单。据我所了解,有些朋友因家庭出身不同,吃的穿的硬是很讲究。有一位朋友,年纪相当大,名望地位也很高。他托人买一件汗衫,因为是老牌子,找遍了香港、英国,后来在香港一个老店才买到,价钱非常贵。代买的人也买了一件,穿起来的确舒服。这位先生对日常生活,就是如此考究。他也有他的理论:没有钱宁可不买,要买就要买好的。譬如皮鞋,一双好的皮鞋,又舒适,又漂亮,又牢固,可以穿两三年。花两百元买一双普通皮鞋,几个月换一双,计算下来,花的钱一样,既不舒服,又不好看。皮鞋如此,其他也是一样。这就知道,世家公子的习气,确是不同,由此也就了解到人生,所谓&ldo;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rdo;一个穷子小出身,渐渐环境好了,自然会奢侈起来,这种习惯容易养成;用惯了以后,一旦穷了,再要想俭省,就困难了。
所以孔子提出卫公子荆的这个观念,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的四书五经,教年轻人去读,在他们是一件痛苦的事,实在难懂,像这些必须要配合人生的经验去体会。如果在学校里教这些书,仅从文字上讲解,学生听了自然会反感的。这实在难怪学生,只好责怪&ldo;人生&rdo;了。
其次说到盖房子,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讲到郭子仪:唐明皇时候,安禄山作乱,唐室将垮的政权,等于他一个人打回来的。在历史上,唐代将军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个人。他退休以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在兴工建筑的时候,他闲来无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郭子仪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这番话,拄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这个泥水匠讲的,是祖孙三代的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就想透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达了。
第二个故事,唐末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退休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们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看。杨玢看了,便在后面批说:&ldo;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rdo;他的家人看了就不去告状了。
第三个故事,和杨玢的类似,据说(待考)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间的桐城人张廷玉。他是清代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据桐城朋友说,桐城有一条巷子名为&ldo;六尺巷&rdo;。张廷玉当年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便立刻把这件事写信到京里报告相爷,希望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张廷玉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回来,这首诗说:&ldo;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rdo;张家的总管于是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那个邻居看到张家居然退让了三尺,他也让了三尺出来,于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
如何修证佛法 历史的经验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烈狗 小崽崽他超行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你妈就在那里 何如 卿宓 温故而知新 孟子旁通 一树海棠压梨花 严拓 修车沦陷 猫犬系男子 唯识与中观 易经杂说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桃色镜头 我爱吃肉肉
身为上门女婿,陈阳有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偶然间的一次机会,陈阳化身为龙,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部都将诚服在我脚下,而我爱的人,将由我陈阳来护佑她们一世安宁。...
作者青山白的经典小说逆战狂兵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逆战狂兵全华夏第一至尊兵王,只因一场秘密任务的失败,导致身边兄弟尽皆身亡。叶狼重回花都,至此肩负起了保卫战友妹妹安全与暗中调查凶手的重大责任!龙游花都,只手遮天!且看叶狼如何辗转于各大势力之间,再塑兵王传奇!...
三界谁大?唯我独尊。废物刘笑天因被人谋害而命丧毒龙崖,却遇一只怪物玄龟,在玄龟的帮助下,从此在修炼上平步青云,一路高歌猛进,遇魔,诛,遇神,斩,遇美女,收,不服,踩且看刘笑天怎么笑傲苍穹,抒写不朽传奇的光辉征程!...
...
大道本无术,御灵以借之!这是一个末法的时代,也是一个御灵之道繁荣的时代。从青眼苍狼,白羽雷鹰,赤鳞火蟒,到鬼眼妖虎,火云猞猁,碧眼金蟾,再到九婴,相柳,应龙,鲲鹏各种神秘莫测的天地之灵,惊天动地的绝世荒灵,邪异奇诡的凶魔妖灵,纷纷呈现。各方修士,开启了御灵修仙的全新篇章。以放心追看,请大家多多推荐收藏订...
被未婚夫渣了以后,她成功地嫁给了未婚夫哥哥,祝福的婚礼上,他对她极尽宠爱,让众人羡慕不已。嫁给我,从今往后,我负责虐渣打脸,你负责。如顾总所言,叶歌婚后果然过...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左妻右妾的经典小说校花的极品狂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异术在手,美女我有!天降大运,关浩被异界医师灵魂附体,成为奇术邪医撩妹高手,开始医修之路,从此御姐护士女神萝莉等各色美女与之纠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