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么这现在就有问题了。第一,刘备托孤说得很清楚:&ldo;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do;交待得清楚,两种可能,他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他不能辅佐再怎么办。那么,根据前面分析看,刘禅也不是一个不可以辅佐的人,所以诸葛亮辅佐了他。但毕竟你是辅佐,不是自取,为什么不还政于君呢?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解释是这样的,它的原文是这么说的:&ldo;政由葛氏,祭则寡人。&rdo;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请相父去做,寡人只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接着下面一句话是:&ldo;亮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rdo;这个&ldo;闲&rdo;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熟悉。就是诸葛亮也因为刘禅还熟悉行政事务,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治国经验,这才总揽全局。那么我们要问,如果刘禅&ldo;闲&rdo;了呢?是啊,他现在是没有经验;他将来有经验呢?再说了,你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哪来的经验,他不是永远没经验吗?经验只能来自于实践啊。所以我历来主张的,这个家长对小孩子不要管太多,不要怕他犯错误,让他自己去学,哪怕他碰个钉子摔个跤,它也是人生的一个经验教训,他自然就会成长起来。你老是说这孩子他小,他不会,他没经验,你老包办代替,他永远长不大。这给人感觉这个时候诸葛亮就老是把刘禅包在自己的翅膀里面保护他,当然心是好的,用心是好的,但是刘禅不能成长。所以我们就要问到底是为什么。
也只能提出一点儿猜测性意见,我的猜测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我猜,诸葛亮是想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呢?就是皇帝作为全国统一的象征,不处理日常的具体的政治和军事的事务;日常的政治的军事的事务由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来叫宰相,由他们来处理,五日一朝。而且这个时候是三公会议已经把处理方案做好了,递上去给皇帝,皇帝认可一下。那么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让皇帝当橡皮图章。这个制度我称之为虚君实相,皇帝是一个象征,实权在宰相那里。
这个制度我个人认为是中国帝国史上最好的制度。为什么是最好的制度?因为它是一个可以问责的制度。就是我们拿今天一家公司来比方,好的公司一定是董事长不管事的,管事的是总经理。应该是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选举董事长,董事长任命总经理,然后这个公司就交给你了。一旦你做坏了事情,董事会可以代表股东,就是产权的主体,问责于总经理,甚至可以罢免。这就责任有人可问,有人可担。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他讲得也很清楚,请陛下授臣以什么什么之权,如果臣没有做好的话,请陛下问责于臣。这是一种最好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后来给破坏了。那么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人,他是不是考虑到要恢复这样一个西汉初年建立的最好的制度呢?那我也没有证据,没有证据说明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第二个呢,就是任重道远,不敢放手。我们去读《出师表》,《出师表》里面说:&ldo;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夫不效,以伤先帝之明。&rdo;就是诸葛亮接过了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他的责任心是很重很重的,他深怕有差错,他不敢放手让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去做。这是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呢,就是这个时候的蜀国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这个我们也是可以从《出师表》里面读出来的话外之音,《出师表》一开始就说:&ldo;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rdo;话说得非常地严重,危急存亡。但是通常的理解,都理解为外部的压力,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有孙吴,不怀好意。而益州这个时候,也就是蜀汉这边,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已经先后去世了,人才也匮缺。所以感到很危急,这是通常的理解。其实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还有一个危急,这就是他们的内部矛盾。蜀汉政权的问题就在于它内部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正是这个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所以诸葛亮接过了刘备交付的这个重担以后,除了要处理好他和后主刘禅的君臣关系以外,他还必须处理好蜀汉政权当中他的同僚们,那些来自不同的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集团利益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之间的严重分歧,最后导致李严被废。
那么李严被废又是怎么回事?在李严被废的事件当中,隐含着蜀汉政权怎样的内部危机和隐忧呢?请看下集‐‐难容水火。
第三十八集难容水火
刘备在永安托孤之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ldo;亮正严副&rdo;的辅臣结构,也就是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但刘备去世以后,李严不仅没有起到辅臣的作用,相反还在八年后被废黜和流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精彩品三国之‐‐难容水火。
易中天先生在以前的节目中曾经讲到,刘备为了给关于报仇,发兵攻打吴国,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不久病逝于永安。在病逝之前,刘备精心安排了后事,留下了一个&ldo;亮正严副&rdo;的辅臣结构,也就是以诸葛亮为正,尚书令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刘禅。
从这个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也是蜀汉的重臣。但李严在刘备死后,不仅没能起到辅臣的作用,在八年之后还被废黜和流放。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蜀汉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诸葛亮手中,幼主刘禅只是名义上的皇帝。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想独揽大权、排除异己,还是另有原因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ldo;难容水火&rdo;。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了诸葛亮处理的第一种关系,就是他和刘禅的君臣关系。这一集我们要讲诸葛亮如何处理他的同僚关系。
而在诸葛亮的诸多同僚当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李严。李严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同为顾命,并受遗诏。《三国志&iddot;先主传》记载得非常清楚,刘备临终之前&ldo;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rdo;也就是说刘备托孤的这样一个结构,是一正一副,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而且,&ldo;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rdo;还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记载在《三国志&iddot;李严传》里面。
这样的一个托孤结构或者说辅臣结构,和孙策死后江东集团的情况非常相似。孙策托孤于谁呢?长史张昭;然后呢?周瑜为中护军,和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所以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这两个结构的比较。在孙策那边,是张昭为长史,周瑜为中护军;在刘备这边,是诸葛亮为丞相,李严为中都护。长史和丞相都是文官,主管行政。中护军和中都护都是武官,主管军事。也就是说,孙权这边是张昭为正、周瑜为副,张昭为文、周瑜为伍;在刘禅这边,是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诸葛亮为文,李严为武。周瑜与张昭共掌众事,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这真是何其相似乃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就是他的周瑜,或者说他希望李严能够起到当年周瑜的作用。李严的地位能不重要吗?
孤女俱乐部 记忆与印象 我与父辈 丁庄梦 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 病隙随笔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活着的事 女生贾梅 为人民服务 务虚笔记 受活 汉代风云人物 灵魂的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山顶上的传说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十六岁少女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仟浅的经典小说扎纸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为何曾经闻名天下的鲁班后人只能从事扎纸匠?为何盛名一时的李氏家族会归隐山林?当血脉之力重新在一个少年体内苏醒,诅咒?还是人祸?天命难违?李水生偏不信命,逆天改命,搏出一线生机…...
花心的萧逸天因为不遵守洞房前对老婆许下的誓言,结果被玉帝逮住,差点儿挂掉。好不容易说动玉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条件是风风光光的为玉帝过一次生日!学会了玉帝看家神功的萧逸天,将给世界给家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quot...
亲爱的陆先生作者单渝薇陆泽承作品状态连载中深爱闺蜜男友陆泽承,为了闺蜜之情,单渝薇压抑自己的感情,压抑的心肝脾肺肾都疼了。为了逃避分手的事实,闺蜜出国,四年后,突然回国想要挽回旧爱。可是单渝薇已经成了陆泽承的炮友。陆泽承,景诗回来了。那又怎么样?陆泽承将她单薄的身子揽进怀里,声音懒懒,我爱的是你,上的也是你。...
活剥她皮,覆以野猪皮,残害她父皇,毒哑她弟弟重生归来,她誓要把仇人剥皮拆骨,血债血偿!她卯足力气,准备大杀四方,却遇到他战无不胜的罗刹王,他冷情,铁血,杀伐果断。他将她压在墙上,嘴角含笑眼底冰冷道,要么死,要么,做本王的女人。她眼底嫌弃,只当一桩交易。但不知何时,在利益的夹缝中,他们却缠绵出了感情。他将要另娶他人,却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说,念念,这次玩儿票大的,敢不敢来?...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都市情缘小说,它如长河般的悲壮凄美,主人翁江梦远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西楚艳演绎了一场生死永相随,不离亦不弃。爱到白头老,相守亦相望那份纯真纯美的生死之恋。后来,西楚艳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他让他伤心欲绝。从此,主人翁江梦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他将情归何处呢?...
大婚之日,一场阴谋,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上海滩贺三少。一入候门深似海,她知道,不进便是退。父亲遭遇离奇车祸,初恋蜕变后强势归来,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小妾婆婆及妯娌的栽脏陷害,让她丢开天真烂漫,东海扬尘,凤凰盘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