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节:第六章 向理性挑战(4)
理性的原罪
哲学家们出于道德偏见,以理性为高贵,非理性为低贱,并且认定高贵者不能从低贱者生长出来。参看《偶像的黄昏》:《哲学中的理性》第4节。可是,尼采认为,一切理性的事物,追根溯源,血统并不纯洁,都是来源于非理性。&ot;凡悠久的事物,必渐为理性所渗透,使其产生于非理性的由来逐渐磨灭。&ot;《朝霞》第1节。理性之起源于非理性,尼采称为&ot;理性的巨大原罪&ot;。参看《尼采全集》第8卷,第92页。
在尼采看来,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无论认识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以非理性为基础。这个非理性基础就是人的生命本能。
&ot;我无论用善的还是恶的眼光看人,我发现他们只有一个使命,不论全体还是个人,都是要做有利于人的族类之保存的事情。诚然不是出于对此族类的爱的情感,而只不过是因为在人身上没有比这更古老、更强烈、更无情、更不可克制的本能了--因为这本能恰是我们的类和人群的本质。&ot;这种&ot;类的保存的冲动时时发为理性和精神的激情&ot;。《快乐的科学》第1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33、35页。所以,精神、理性、认识、思维、灵魂、意志,一切都是类的保存的工具。肉体是一个大理智,精神只是一个小理智,是为肉体服务的。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肉体的蔑视者》。尼采所强调的生命本能是类的生命本能,这种本能表现在个人身上,便是个人内在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必须记住的。
首先,&ot;认识是被当作强力的工具使用的&ot;《强力意志》第275、292节……人的感官并非感知一切,它只&ot;选择这样一些知觉--我们必须依靠它们,才能保存自己&ot;。所以,&ot;所有的感官知觉全都是与价值判断交织在一起的&ot;。《强力意志》第275、292节。陌生的事物威胁生命,使人恐惧,人于是要变陌生为熟悉。认识的需要就是熟悉的需要。&ot;驱使我们认识的,岂不就是恐惧的冲动吗?而认识者的快乐,岂不正是重获安全感的快乐吗?&ot;哲学家把世界归结为他熟悉的观念,就以为世界被认识了。人们总是错把熟悉当作认识,其实,熟悉即习惯,而习惯了的东西正是最难认识的。《快乐的科学》第355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295-296页。
&ot;真理&ot;同样是用我们所满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这样一种需要的产物。&ot;求真理的意志&ot;实际上是求一切存在可以思议、可以为人的精神所把握的意志,所以也就是求强力的意志。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我超越》。更透彻地说,真理是&ot;一种原则上是伪造的体系在生物学上的利用&ot;《强力意志》第328节。,是人类的一种有利于保存族类的&ot;无可非难的错误&ot;参看《快乐的科学》第110、265节……&ot;知识的力量,未尝依赖于真理的程度,却依赖于它的古老,它的习成人性,它的作为生存条件的性质。&ot;《快乐的科学》第110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50页。
逻辑也只是族类保存的一种手段。&ot;人头脑中的逻辑从何而来?当然来自非逻辑&ot;。&ot;把相似物当作相同物处理这种占优势的癖好,这种非逻辑的癖好--因为本来并无相同之物--最初创造了逻辑的全部基础。&ot;观察太精确、推论太迟缓的生物不适于生存。为了生存,宁肯决定而不必正确,宁肯错误而不愿等待,如此养成习惯而化作逻辑。《快乐的科学》第111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52-153页。
理性主义哲学把认识看作与利益无关的自我封闭过程,针对这种传统观点,尼采提出了认识本身的基础问题,并且把这个问题与主体的生命需要联系起来。尼采想强调的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都依赖于人的生命需要,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谓纯粹认识。因此,对于认识过程的考察不能局限于认识过程本身。&ot;认识只能是什么?--只能是&39;描述&39;,放进意义,--并不是&39;说明&39;……&ot;《强力意志》第321节。&ot;我们在知识和科学上优于古人的,我们称之为&39;说明&39;,其实是&39;描述&39;。我们描述得较好,解释则和古人一样少。&ot;《快乐的科学》第112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53页。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逻辑、理性范畴都只是&ot;有用的伪造&ot;。不过,即使是伪造,仍有其功用。尼采并非要我们抛弃这些理性手段,他是要我们如实地把它们看作手段,而不要看作真理,甚至看作世界的本性,把相对性绝对化了。参看《强力意志》第328节。对于我们的一切观念,只应从意义的角度来考察,即看它们表现或掩盖了我们的什么需要,服务于什么目的,是何种欲求的标记。
道德活动与类的保存的关系更加密切。道德无非是对于人的冲动和行为的一种评价和排位。&ot;这种评价和排位始终是一个社团和人群的需要的表现;于他们最有利的也就是全体个人的最高价值尺度……一社团的保存条件与另一社团极为不同,所以就有极不同的道德。&ot;《快乐的科学》第116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56页。善恶的评价完全受求强力的意志支配。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我超越》。
第47节:第六章 向理性挑战(5)
审美活动的非理性性质又要超过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ot;&39;全部美学的基础&39;是这个&39;一般原理&39;:审美价值立足于生物学价值,审美满足即生物学的满足。&ot;《尼采全集》第14卷,第165页。&ot;美属于有用、有益、提高生命等生物学价值的一般范畴之列……久远以来提示着、联系着有用事物和有用状态的种种刺激给我们以美感,即力量增长的感觉。&ot;《强力意志》第804节。
我们发现,尼采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非理性基础时,有把精神活动生物学化的倾向。他似乎过分强调了人类一切价值的生物学意义。从人类的角度看,他把真、善、美都理解为某种生物学功能;把这种观点运用到个人身上,他就对个人的精神现象做出了生理学的解释。他确实提出了哲学诊断学、道德诊断学、艺术生理学之类的主张。
例如,他曾经谈到每一种哲学不过是&ot;个人欲望的理智的曲径&ot;,是把个人的某种强烈欲望翻译为抽象的语言。《朝霞》第553节。他还说哲学在纯精神的外衣下隐藏着生理上的需求,哲学家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观点可以当作&ot;肉体的症候&ot;看,他期待有一位&ot;哲学医生&ot;,专门研究民族、种族、时代、人类的集体健康,并且下出如此诊断:&ot;一切哲学迄今未尝关系到&39;真理&39;,而是关系到别的东西,比方说健康、未来、生长、强力、生命……&ot;《快乐的科学》序。《尼采全集》第5卷,第7页。
例如,他把道德上的善恶也看作生理上健康和衰弱的结果。&ot;一个发育良好的人,一个&39;幸运儿&39;,他必须采取某种行为,而对于他种行为本能地踌躇,他把他生理上配置的秩序带进他同人与物的关系之中。公式:他的德行是他的幸福的结果……&ot;而&ot;当一个民族衰微,在生理上退化,接踵而至的便是罪恶和奢侈(这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强烈和频繁的刺激,犹如每个耗竭的天性所熟悉的)。&ot;《偶像的黄昏》:《四种大谬误》第2节。《尼采全集》第8卷,第92-93页。他又说:&ot;甚至我们的道德批评和估价,也岂非是我们尚不知道的生理作用的现象和幻影,一种惯用的发表某种神经刺激的语言?&ot;《朝霞》第119节。尼采还提出了研究&ot;犯罪生理学&ot;的主张,要求把罪犯当作病人看待,不是惩罚他们,而是给予治疗。参看《朝霞》第02节。
周国平自选集 这个历史挺靠谱 周国平论人生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爱的四重奏 另一种存在 诛仙之问道青云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笛声何处 两宋风云 人生哲思录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吾师余秋雨 塞北三朝 幸福的哲学 把心安顿好 闲情的分量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灵魂只能独行
请把投给本书的票票和点击,投给新书异仙变吧拜谢中...
霍先生遇见此生挚爱时,那个小女人心有所属,有人问他抢还是不抢?霍先生笑了抢。他是商业帝国呼风唤雨的霸主,是霍氏集团的掌舵人,手握阮城经济命脉,身份尊贵,地位显赫,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何偏偏要一个被抛弃的女人,而且还捧在手心里呵护宠爱着?他说嫁给我,我负责宠你。她问那我负责什么?他笑了笑,亲亲她的额被我宠。他对她宠溺至极。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许下承诺!她开始心动,却在此时,...
再次遇到江景程,是在五年以后。现在的周姿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周姿,任性张扬,也早就不再是周家堂堂的大小姐,现在的她,照样耀眼,是作为丰城最受欢迎节目的主持人,站在人群的中央。江景程从他的江城来了周姿的丰城。为什么来,来干什么,周姿不知道,就如五年前周姿同样看不透江景程一样,只是他一来丰城,就和另外一名女主播打得火热周姿本来想采取不管不问的政策,一个月的婚姻,她对他还没来得及了解,就已经离婚,可是他们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这个女儿,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医治这种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再生一个...
森腾集团的太子爷,突然和她闪婚了?婚后还对她各种宠?痴心三年,她曾为了一个男人,从第一童星放弃了演艺生涯,从名门千金沦落到私奔女,到头来,却只得了一个惨遭劈腿被骗公司股权的下场。...
现代人谭纵含冤而死,英魂不散,意外回到一个陌生的历史时空中去,成为东阳府林家刚考中举人性格懦弱有些给人看不起的旁支子弟林缚。还没来得及去实现整日无事生非溜狗养鸟调戏年轻妇女的举人老爷梦想,林缚就因迷恋祸国倾城的江宁名妓苏湄给卷入一场由当今名士地方豪强朝中权宦割据枭雄东海凶盗等诸多势力参与的争夺逐色的旋涡中去。不甘心做太平犬也不甘沦落为离乱人,且看两世为人的林缚如何从权力金字塔的最底层开始翻云覆雨,在哪识罗裙里销魂别有香的香艳生涯中,完成从治世之能臣到乱世之枭雄的华丽转变。...
盛誉深爱一个姑娘,爱了整个岁月。爱她天真烂漫机灵狡黠,更爱她的骄傲与偏执坚强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