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这表现为,一方面,夏季心气最易于受伤出现相应的疾病,即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凡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高温的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或死亡;另一方面,人体亦处于心气的功能状态影响之下,心的功能在夏季表现最充分。那么,心的功能有哪些方面呢?根据《内经》,心有以下功能:一是官为君主而司神明。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情绪等皆是由大脑所主,大脑是主持人体精神情绪思维的主要组织,但《黄帝内经》认识人体,并非单纯依靠解剖手段,取象比类也是其认识人体的重要方法,在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时,就借用了古代君主体制的各种职位与职能,即借社会体制之象,来类比人体脏腑的功能。在这种类比中,把心比为君主之官,其在人体的地位,像一个国家的君主一样高高在上,不仅主宰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也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黄帝内经》称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动五脏六腑皆摇”。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在主持着。这种观点,不限于中医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习惯于用“心”来表达与思想、情感等相关的活动,诸如“心想事成”、“心情”、“心思”、“心斋”、“心虚”等,“心”是精神活动的代称。因此,到了心主令的夏季,人的精神自然变得非常饱满,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夏季出生的人,都是外向的性格,比较活泼爱动,思维敏捷,情感外露;相反,冬季出生的人,则多偏于性格内向,思维缜密,做事不动声色,因为冬是主于闭藏的季节。二是主持血脉的运行。人体血脉系统的功能活动是由心主持的,血脉周流是否通畅,与心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观察血脉的功能状态,医生可以摸脉,也可以望诊从面色上就可以观察出来,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的面部是血脉最丰富的部位,称为“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因此,心气充足、心功能强的人,一般面色红润;而心气虚的人,就会面色苍白;心血瘀阻的人,又会面部两颧暗红。以前风湿病发病高的时候,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很多,这种人一看脸就可以诊断出来,因为,风湿病的面容呈现出两颧部的暗红充血,颇似高原面容。三是开窍于舌。五脏在体表都有开窍的部位,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等。一说窍,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孔穴样的组织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口等,舌明显不是这种空窍,但也被称为心之窍官,其原因,是《黄帝内经》所用“窍”的含义是其后世的引申义,即关键之意。我们现在所说的诀窍、窍门之“窍“,就是关键的意思。心开窍于舌,实则表明舌是观察心的功能状态的关键部位。因此,临床上,我们往往会说,舌尖红是心火盛,舌质淡是心血不足,舌上有瘀斑是心血瘀阻,可以见于冠心病的患者。当然,如果舌体僵硬,我们又认为是痰浊蒙蔽心窍,是心主的精神神志异常的结果。
二、夏季宜养“长”气
夏季是一年中生物的“生、长、化、收、藏”中“长”的季节,表现为万物的茁壮与盛大,其内在本质,是自然界的阳气到了这时达到最盛大的状态,因此,我们的养生原则,就要顺应阳气的这种特性,促进人体阳气的长养与发散,这就是养“长”气的含义;同时,基于心气通于夏,我们就要注意长养心气。《黄帝内经》给予了我们以下启示:
再结合《黄帝内经》其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养生要领:
(一)起居作息——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时间比之春季进一步延长,到了长夏季节,白天的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白天时间长,意味着自然界阳气最盛,发散的最充分,因此,要顺应这种变化,《内经》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要求我们睡眠的时间要减少,活动的时间要增加,并且,夏季昼长而炎热,容易使人倦怠而沉湎于睡眠中,因此,《内经》特意对此进行了提示,要尽量顺应夏季的自然属性,多活动,少睡眠,促进阳气的长养。夏季晚起床,易使人四肢沉滞,精神昏蒙。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夏季睡得越多,就越感到疲惫、无力,精神怠多,这就是阳气和心气被抑制的表现。
由于夏季白天时间长,人体的阳气总处于一种发散的状态,午时为阳气最盛大的时段,其发散的态势就更强,因此,很多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是心阳虚,平时易于出现心悸、胸闷的人,极易在午时出现不适。调整的方法是在夏季的中午,进行适度的午睡,这样可以缓解一下阳气的过度发散,同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一天中心气主令的时段,适度的睡眠,也可以养心气。每天中午睡眠的时间一小时左右为佳,不可太长,过长的午睡就违背了夏季的养生总则。
(二)精神调养——饱满热情
《内经》对夏季的精神要求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若所爱在外”。夏季阳气亢盛,气候炎热,极易情绪烦躁,动则怒气上冲,但大怒又极易迫使阳气上逆于心胸及头面部,而出现脑中风及胸痹的危重病症,因此,夏季尤要“戒怒”。不仅如此,在夏季还要注意保持精神积极、饱满的状态,《内经》所谓“使华英成秀”的含义就是如此。“华英”,本指树木的花卉,此处指认的精神;秀,是结出的果实。夏季要求的“华英成秀”,指人的精神要饱满、热情,积极向上。其后文“若所爱在外”,就是对这一状态的形象要求,就如同对周围的一切均充满了兴趣、充满爱心一样,只有保持这种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才与夏季的养阳的要求相吻合。
(三)饮食调养——减苦增辛慎寒凉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因按照《内经》理论,夏季心气盛而肾气虚,因此,应在饮食上减少入心之苦味,增加入肾之辛味。同时,苦味之品性主沉降,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发散。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有人主张夏季多食苦瓜,认为苦瓜有清解暑热的作用,但按照中医理论,苦瓜过食,对人体也有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体现在阳气受损伤。因此,对于阳虚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将苦瓜列为夏季的主要蔬菜。
《内经》在治疗思想上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之论,远,即避开的含义。强调不仅治疗上要注意用药的寒热之性应回避相应的季节气候特征,饮食亦应如此。因此,夏季不应服太多热性食物,诸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否则,一方面极易导致阳热过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偏于浮于表,胃肠的阳气并不足,很容易导致不能消化饮食的腹胀、腹泻等病症。所以古人认为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一则暑热外蒸,一则腹内阴冷,饮食稍有不慎,极易罹患腹泻。当然,《内经》虽然主张夏季的饮食不能过热,同样亦不可过食寒凉,因为夏季虽然体表阳热之气偏盛,但体内的阳气并未亢盛,大量的冷饮、瓜果等易于戗罚人体的阳气,这就违背“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因此,在夏季,妥当的饮食,应以清淡味上,以蔬菜、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多食用粥类食物,避免过分的寒凉与温热。下面介绍一下适宜于夏季饮用的粥类食品:
扁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白扁豆一百克、山药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的作用,山药可以健脾胃,化湿浊。适用于夏季服用,对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尤为适宜。
苡仁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苡仁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美容、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夏季任何体质人群服用,有减肥轻身之用。
百合粥
成分与做法:百合五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五十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干咳少痰,或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绿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绿豆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绿豆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平素火热偏盛的人群,以及中暑及皮肤疮疖等病症。
荷叶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鲜荷叶半张煮成粥。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阳气、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症。
丝瓜粥
成分与做法:丝瓜一百克,粳米二百五十克,精盐三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任何体质的人群。
(四)使气得泄——夏季出汗才健康
在夏季,趋寒避暑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习惯,但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汗孔处于开泄状态,这时纳凉不慎,极易导致寒邪内侵。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提示是“使气得泄”,意为夏季不可过度贪凉,应保持一定程度的汗出,这样方是夏季养阳的体现。《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指出纳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檐下过道之凉风、星夜露宿之凉气,均易于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需要躲避。
当然,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来说,檐下过道、星夜露宿之寒冷均不多见,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最大损害是空调发出的冷气,这成为新时代造成人体疾病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外面天气极度炎热的情况下,人的汗孔处于开泄的状态,从外面进入室内时,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便极易导致寒邪入侵,轻则出现外感寒邪的感冒,重则肩背、肢体关节等疼痛不适,女孩子出现月经紊乱等。另一方面,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地发泄与长养,逐渐会形成阳虚体质,而罹患各种慢性疾病,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很多人的疾病与夏季空调有关,可以称为“空调病”。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在空调房间停留的时间,并要注意不要把温度开得过低。
(五)房事调养——节制情欲
夏季阳气亢盛,又加之人们普遍衣着裸露,诱惑性强,因此,夏季是人们性欲最为旺盛的季节,一般而言,夏季房事活动比之其它季节增多是正常的现象,但对于房事活动,需要从两方面加以注意。一是房事后不可用凉水冲凉,因房事导致人体精气先泄,又大量汗出,房事之后身体处于最虚弱的状态,此时凉水冲洗,极易导致寒邪内入,变生疾病。一是对于“苦夏”的人,到了夏季表现为饮食不下,身体消瘦,气短懒言者,则要注意不可房事过频,否则,更易导致身体的虚衰与损伤。
(六)运动养阳——运动不可停止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因汗出过多,运动之后大量汗出,常易导致中暑或虚脱,所以很多人进入夏季后,便逐步停止了身体的运动。这样做是不符合《内经》的夏季养阳要求的。因为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同时,汗出亦有发散阳气的作用,因此,夏季的进行适度的运动是必须的。但基于夏季高温暑热的情况,运动可以选择比较凉爽的晨起进行,运动的量比之春季,也可以稍有减少。另外,亦可以选择比较特殊的运动方式,比如到山涧散步、垂钓,或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带旅游等,均有助于人体阳气的长养。
(七)夏季特殊养生法
①长夏防湿热
长夏季节是指每年过了夏至之后的农历六月份,包括小暑、大暑两个节气,这个时段,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而且,也是湿气最甚之时,尤其是南方,恰处于梅雨季节,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交争,是一年中使人最难忍受、感觉尤为漫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长夏”。
中医学认为湿性重浊而粘滞,最易困厄清阳,导致阳气不能上升,因此,在长夏季节易于出现头目昏沉不清利、胸闷气短为常见的症象。同时,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可以见到恶心、厌食、腹泻等,所谓“疰夏”的情况也多发生在这个季节。因此,到了长夏,防暑湿入侵便来得很重要,可以常服一些去湿的中药来预防,如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妥当的说,只有到了长夏,室内适度的开上短时间的空调方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因为,空调既能降温,又能除湿。
②你适合“冬病夏治”吗
我,被迫营业大明星,只想退圈 巅峰龙医 典藏华夏:古今直播 三国:从抢蔡文姬开始 原神之璃月奉香人 斗罗:从千仞雪陪练开始 重返1991 豪横人生从出狱开始 带着地球电影穿星际后我封神了 乱世凌神 一品高手 1635汉风再起 走进不科学 诸天:从神武三国开始 回到三国当纨绔 我!睡觉就能无敌 都市逍遥狂医 麻衣神婿 开局签到人皇道统 开局被倒追:你管这叫高冷校花?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郡主。不顾身份高低信守婚约嫁给他,却落得个家破人亡,死无全尸的下场。一朝醒来,浴火重生。前世你们一层一层撕我的皮,这一世我便一点一点剜你们的心。但首先得要找个由头来退婚。传言,镇国侯家的郡主竟然思慕摄政王多年。百姓真真是有胆大不怕死的,和摄政王定亲的都惨死了,还敢思慕阎王爷。摄政王难得郡主倾心,本王不敢辜负。楚玥我只是借摄政王威名一用。肃奕临郡主莫要害羞,安心待嫁。...
一场大火,她被奸人陷害,为查真相重回逍遥山庄,虐小妾,收拾恶婆婆。只是这个一直贴上来的男人怎么回事儿?喂喂,你已经下堂了,好吗?他跟她要挂在腰间的骰子。这是我脚趾骨做的,你要?她一副无赖状…男人一脸正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知啊!...
...
作者花十玖的经典小说帝少追缉令萌妻哪里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老婆,儿子说想要个妹妹。手术台上,男人笑容邪魅的抓住简艺安的手,在唇角亲了一口。老公,我觉得你的肾有点多余,要不切掉一个捐了?传闻蓝都最有权势的男人,娶了仁禾医院心外科的一把手,每天都被母老虎用手术刀威胁,还差点丢了一颗肾。某宝站出来叉腰不用传闻了,都是真的。...
美女厨神穿越成农家女!面对后娘的刁难,妹妹的奚落,继兄的骚扰,秦苏毅然决然地走上冲喜之路。她想过了,夫君虽是个药罐子,可也是个妥妥的富二代,等她把小相公熬死了,她就继承他的遗产过她的快活日子去。可是新婚之夜,传说中已经病得下不了床的小相公却笑着说娘子,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快死了?秦苏是真没想到冲个喜还能让病老公活的越来越强壮,看来等着继承巨额遗产的美梦是做不成了,怎么办?...
倒霉催的被医闹牵连丧命,沐惜月有幸穿越,却从一名自立自强的外科医生成了山村弱女,原身被继母虐待的年近十八没来葵水,未婚夫退亲,继妹顶替她嫁人,母亲嫁妆被夺沐惜月为原身报仇,靠医术发家致富的同时,嫁了个猎户汉子,对她宠溺无度小生活美滋滋,岂料猎户不仅是战场归来的小将军,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