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5?《〈韩国学论文集〉新序》
这一篇我名之曰&ot;新序&ot;,有别于以前为《朝鲜学论文集》写的那一篇序。内容仍然讲,到了二十一世纪,包括韩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把全人类的共同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我在这里不仅谈了文化,也谈了经济。中、韩、日等国的一些学者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共同的看法,即: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将是亚太地区,再缩小一点范围,将是中、韩、日三国的金三角地带。经济学家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方面明确无误地论证了这个问题。
一九九三年
本年共写文章三十一篇,数量不算太多。文章中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共有十五篇。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所谓&ot;中天音旨&ot;》
前面一九九零年学术研究部分,介绍我在当年写过的一篇论文《梵语佛典与汉译佛典中四流音r&iddot;r-&iddot;l&iddot;
l-&iddot;问题》时,我曾提到,本文的第五段的题目是&ot;所谓中天音旨&ot;。但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文章已经够长,而关于&ot;中天音旨&ot;这一段的材料又特别多;因此临时决定,这一段先不写,等以后再补上。现在介绍的这一篇文章,就是偿宿愿之作。本应与上文合在一起的,但既然已经独立了,就让它独立下去吧。
本文一开始就用了颇长的一段话,介绍了《梵语佛典与汉译佛典中四流音r&iddot;r-&iddot;l&iddot;
l-&iddot;问题》的大体轮廓。接着就引用了玄奘和智广的说法,说明中天音旨的重要性。
接着我就论证了中天音旨的一些问题。我先将章节目录抄在下面。
一、中天竺在佛徒心中的地位
(一)众佛诞生地
(二)神仙说中印度话
(三)大乘诞生地
二、中天竺语发音的特点
(一)中天音兼于龙宫
(二)鼻音
三、四流音在中天的地位及其发音特点
四、中天音同余国音的关系
五、汉音与吴音中国与印度
我在下面把主要内容介绍一下,不再分章节。印度古代佛徒相信,中天竺乃众佛诞生地,众神都说中印度话,而且大乘也起源于此。他们不可能有&ot;佛教混合梵语&ot;的概念。他们知道,天竺语言有中天、南天、北天、东天、西天、胡地之别;但他们认为,借用玄奘的话来说:&ot;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气韵清亮。&ot;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呢?
当时的佛教徒相信:&ot;中天音兼于龙宫。&ot;其中当然有幻想、迷信的成分。《悉昙要诀》说:&ot;夫人有刚柔异性,言音不同,斯则系风土之气,亦习俗所致也。今案此意云:龙性刚,故其音浊欤?北天风强,故其音亦浊欤?南天风柔气温,故其音柔清欤?&ot;总之,音之清浊是由于风土和习俗之不同。
第113节:回到祖国(66)
下面,我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证明中天音的特点是鼻音。我从日本玄照撰《悉昙略记》中抄了一个完整的梵文字母汉译音表,证明了我这个说法。表很长,不便抄录。读者如有兴趣,请自行参阅。
接着我谈了&ot;四流音在中天的地位及其发音特点&ot;。慧琳是激烈地排斥四流音元音的,唐代日本僧人的著述中也多有排斥之者。可是在我抄录的那个字母表中,四流音元音却赫然与其他梵文并列,这是梵文的特点之一。原因大概是,此时梵文在佛教中已经取得了正统的垄断的地位。密宗或其他宗的经典都用梵文写成。连大师如玄奘者也不了解,古代佛典有一些是用俗语或佛教混合梵语以及中亚古代语言写成的这个情况。
最后我论述了汉音和吴音的关系以及中国和印度的对比。唐代的日本僧人非常重视二者的区别。他们所谓吴音,含义是清楚的;所谓&ot;汉音&ot;则指中国北方的音。他们认为,中天音似汉音,南天音似吴音。《悉昙三密钞》说:&ot;然中天音并以汉音得呼梵音,若以吴音不得梵音。其南天音并以吴音得呼梵音,若以汉音不得梵音。&ot;原因可能是,唐代佛教密宗大盛,诵念咒语,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就会影响咒语的神力。所以日本和尚才这样重视汉吴之分。
2?《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中国过去写历史,基本上都是黄河文化或北方文化中心论。但是,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楚文化或南方文化,或长江文化,就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编钟被称为&ot;世界第八奇迹&ot;。即以《楚辞》论,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背景,是不可能出现的。总之,写中国历史必须包括南方。中国历史必须重写。
3?《〈东方文学名著鉴赏大辞典〉序》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约略可以分为两大&ot;阵营&ot;:一个是综合大学外语系和外国语大学的老师们组成的;一个是由中文系教外国文学课的教师组成的。二者各有优缺点:前者外语水平高而文艺理论和汉语水平往往较低;后者文艺理论和汉语水平高而外语水平则较低,甚至不能通解。两个&ot;阵营&ot;如能协作,则能互助互补,其结果必有极可观者。四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两者是能愉快地协作的。由此产生了许多水平比较高的大学外国文学的教材和研究专著。这一部《东方文学名著鉴赏辞典》就是双方协作的结果。作者两个&ot;阵营&ot;里的学者都有,因此这一部辞典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4?《〈人学大辞典〉序》
人类自称为&ot;万物之灵&ot;,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道理是颇为有限的。人生于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本身的关系,人体解剖我们能够做到;但是,一遇到神经问题、气功问题等等,便束手无策。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后二者我们都没能处理好;处理不好,则对人类生存前途有不利的,甚至致命的影响。
5?《关于&ot;天人合一&ot;思想的再思考》
我在上面一九九二年13中介绍了我的《&ot;天人合一&ot;新解》,其中颇有遗漏:引古人的著作有遗漏;引今人的著作也有遗漏,因而写了这一篇《再思考》,意在弥补该文中存在的缺憾。
在&ot;补充&ot;部分,我补充了:
一、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学说,把他的《西铭》全部抄录下来。
二、日本的资料,主要是仓泽行洋的论述。
三、朝鲜的资料。我列举了一批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比如李穑、郑梦周、郑道传等等。我特别介绍了权近的关于&ot;天人合一&ot;的学说。
统观我的《新解》和《再思考》两篇文章,中、印、日、朝(韩)等主要东方国家,都有&ot;天人合一&ot;的思想,这现象很明确,很值得重视。我说,&ot;天人合一&ot;思想是东方思想的特征,不是没有根据的。
下面我介绍了李慎之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哲学的精神》。慎之先生说,原来他认为我们的意见&ot;大相径庭&ot;,后来又发现&ot;我们的看法原来高度一致&ot;。但是一致中还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现在专谈不一致。首先,在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副作用问题的看法上,我们不一致。他认为我看得太多,我认为他看得太少。其次,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问题上,我们的意见也不一致。从人类历史上来看,文化一旦产生,必然就会融合。我当然不会反对融合,问题是&ot;怎样融合?&ot;他的论点似乎是东、西文化对等地融合。我则认为,融合有主次之分。过去的融合,以西方为主;二十一世纪的融合则必以东方为主。这就是我经常说的&ot;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ot;。对于这两句话,慎之先生激烈地反对,屡屡形诸文字。然而,回顾一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历史,回顾一下汉唐时期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事情就一清二白,皎若天日了。最后还有一点分歧。李先生认为,西方科技所产生的弊端,只要西方科技进一步发展就能够铲除。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西方科技,如不改弦更张,则越发展,弊端也会越多。语云&ot;解铃还得系铃人&ot;,这话在这里用不上。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病榻杂记 阅世心语 留德十年 学问人生 大唐西域记 另一种回忆录 一生的远行 白说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真话能走多远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贤行润身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谈人生 牛棚杂忆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下单员付正义。俗人重生的付正义。挥舞着银行本票被视为‘野蛮人’的付正义。这是一个前世因为债务而堕落颓废的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今生想要与世界首富掰腕子的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被视为将慈善事业做至巅峰的故事。这是一个想要让身边女人幸福的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想要挽回前世所有遗憾的男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老套,但是个相当精...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让我随风而逝的经典小说赎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一个肥宅穿越回了十七世纪。这是一个平行世界。这里有神奇的武功,也有原始资本的萌芽。肥宅如何在古代生活下去,还能过得舒服一点呢?朝庭想生活,你就得跪着。你不跪着,就不能生活。肥宅大人,时代变了!怀旧风格,致敬经典,寻找一同怀旧的老伙伴们。...
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或是自卑懦弱,毫无自信或是暴力成性,锒铛入狱亦或撕裂婚姻,妻离子散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感悟后,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