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shg.tw)”!
第五章
流程思维
——普通人如何炼成学霸?
普通人想要成为学霸,不能指望某种单薄无力的秘籍,而需着眼于对流程的掌握和优化。把学习的每一个流程都做到最好,这才是成为学习高手的方法。
1秘籍型思维的误区——对于学霸,你是否存在误解?
一名学霸是怎样诞生的?二十多年前,大部分中国学生和家长还停留在天才论的观念下,认为学霸靠的是天生聪明。这一观念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显得太悲观,搞得好像普通学生就注定无法变得优秀一样。作为对这一观念的反击,某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秘籍型思维拔地而起。
什么叫作秘籍型思维?它指的是这样一种对于优秀和成功的认知谬误:
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取得比普通人好三倍、五倍乃至十倍的成就,使用常规的方法是没有用的,你需要——而且主要是依靠——某种秘籍。
秘籍型思维在不同人群里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70后”“80后”特别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小说中常常会有这种情节:一个原本武功水平很低(甚至不懂武功)的人,不小心掉进山洞或者偶然来到一处荒山上,运气爆表捡到一本秘籍,学会以后他就成为顶级高手,人生登顶了。比如《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掉进山洞,捡到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秘籍,忽然变成了顶级高手;比如《笑傲江湖》中武功平凡的令狐冲,被大宗师风清扬传授了独孤九剑的秘籍,成为一代豪杰。总之秘籍决定命运,模式非常固定。
新生代的“90后”“00后”年纪虽小,但也逃不出秘籍型思维的框架。比如,他们不喜欢武侠小说了,改看修仙、玄幻小说,就掉进山洞里捡到修仙秘籍,练气还神、破虚合道、突破天际——可比我们那个年代的武侠高手厉害多了。这大概是小说界的“通货膨胀”。
那么,这样的秘籍幻想是不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呢?其实也不是。你看看好莱坞本土的英雄电影,诸如《蜘蛛侠》《绿巨人》,一样是秘籍型思维的套路。只不过我们的秘籍是一本修仙指南,而他们的秘籍却是蚊虫叮咬、辐射变异。
如果说这样的秘籍型思维仅仅停留在小说和影视幻想里,那倒也没什么,但可怕的是它已经作为一种隐形的价值观,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在影视领域的秘籍型幻想,只是秘籍型思维广泛影响的一个微缩镜头而已。
我在读中学时就产生过秘籍型思维,看到哪个同学成绩好,就觉得他肯定有某些秘籍——一本神奇的辅导书,或者某个神秘的老师。我就会挖空心思想要找到那些秘籍。我的同学也是如此。由于我初中时成绩很好,经常是年级第一,我身边也常常围着一群想要挖秘籍的同学。当然他们什么也没找到,因为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秘籍。
2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学生有没有进步一点呢?由于我在网上写了不少学习方法类的文章,很多中学生会给我发私信,向我寻求某种学习秘籍:
老师,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不好了!就是因为没用费曼技巧!请问费曼技巧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他的学习秘籍是费曼技巧
老师,我的同桌从小看英文原著学英语,所以现在英语超厉害!我英语不好,只能指望用这个方法提高了,你有什么建议吗?
——他的学英语秘籍是看英文原著
老师,我看了另一位大神的文章,才明白自己数学学不好是因为缺乏大学的微积分知识!他用大学知识解高中题都是降维打击!你觉得我要看哪一本大学数学课本呢?
——他的数学秘籍是大学数学课本
……
你看,即便是现在,秘籍型思维的鬼魅依然在中学生间飘荡。
是不是中学生太年轻、太幼稚了,那家长和老师在秘籍型思维上就不会犯错了吗?
家长和老师指导中学生学习的时候,也会同样陷入秘籍型思维的误区。古板一点的家长和老师会特别强调要认真学习,认为认真是一切学习的核心,但凡你学习不好,肯定是学习态度有问题。有些老师还会特别强调所谓的基本功,认为决定学习好不好的只有这一个核心要素,所谓优秀中学生,无非是基本功特别扎实而已。校领导们如果持有秘籍型思维,那影响就更加广泛了。他可能听完一场宣传讲座后,认定某种“超级学习法”是学习成功的秘籍——往往是思维导图或者右脑记忆法之类的东西,然后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聘请宣讲的导师——经常是某些思维导图专家——来学校进行系统的教师培训,在校内全方位铺开。在通常情况下,这出大戏几个月后会由于老师和中学生集体抵制以及实践结果惨淡而被迫终结。
秘籍型思维的谬误,似乎从未远离人群。
进而我们要问:秘籍型思维危险在哪里?
秘籍型思维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代替复杂的成功规律。不过人类的错误观念比比皆是,秘籍型思维有什么特殊的危害,以至于需要被单独拎出来说明?
第一个危害,是它的迷惑性特别强。如果不是因为迷惑性特别强,秘籍型思维不会有那么多受众、那么广泛的市场。当某个商家机构宣传着自己有“短时间内提高100分”“普本逆袭重本”的秘籍时,无数心急的中学生蜂拥而至,这正是秘籍型思维市场庞大的表现。那么这些商家机构真的一无是处吗?未必。商家机构可能在某个小项目上确实有点特殊经验,和整体的无效掺和起来,就形成了半真半假的状态。
这就像电话诈骗一样,一看就离谱的东西容易被识破,半真半假的东西才更有欺骗性。比如最近几年数学培训界流行的“秒杀技巧”,号称别人花费10分钟做出来的题,你要是掌握了某些秘籍,几秒钟就可以做出来!其实在大部分题目中,这种秒杀技巧毫无意义,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确实可以根据出题的漏洞找到些违背数学原理、纯粹投机取巧而又有效的方法。这样半真半假地混合,结果是有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急不可耐地购买这些课程。
第二个危害可能更加严重。人的本性是懒的、回避痛苦的,能够投机取巧为什么要用真才实学?用一个简单的秘籍去代替辛劳的付出和复杂的思考,恰恰是人性所需。当某个秘籍出现时,人会本能地形成依赖,放弃对复杂真理的追求。一个只有三分作用的东西,你若是误以为它有十分作用,那你就会去投入十分的精力和时间,结果是你荒废了七分的精力和时间——本可以用来思考其他问题、尝试其他方法的精力与时间。
假设有一名学生叫作修远,他以思维导图为秘籍,认为只要做了思维导图,学习一定会变好,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他可能上课听讲时就没有那么认真了,作业也不好好写了——反正有了思维导图这个秘籍,还怕什么呢?由于修远认定思维导图就是学习的秘籍,后来他对其他学习方法的兴趣也会暂时降低,当其他同学谦虚地向真正的学霸请教学习策略时,他就会不屑一顾,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在思维上,他会变得愚蠢而狭隘;在情绪上,他会变成傲慢、恐惧、自我安慰和欺骗的混合体。由于自我欺骗的出现,要脱离这样的秘籍型思维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没有现实中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一般人很难挣脱出来。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一辈子困在其中也不罕见。
以单一的思维导图为秘籍当然不好,但如果以很多方法的组合为秘籍呢?比如,如果这名叫作修远的学生改成以一名教授学习策略的老师为秘籍,以这名老师教授的多种学习策略为秘籍,又会如何呢?
多种有效策略的组合当然比使用单一的策略好,但这与秘籍型思维的本质无关。当你迷恋某种秘籍时,就会不自觉地依靠它,然后逐渐弱化自己的努力。秘籍型思维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带来的心理迷失与自我弱化。
与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心理迷失与学习中心论有关。如果你不把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人当作学习的中心,而把某个秘籍当作学习的中心,那就叫作迷失;而自我弱化又与高强度用脑有关,过于依靠外力、放弃自我成长,你的内部力量弱化,用脑强度必然持续降低。
既然以简单的方法来代替复杂的成功规律的秘籍型思维是不好的,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呢?
宠妻狂魔:我老婆又甜又狠 我真的很顶 快穿之极品影后任务记 剑圣落无晴 平民上位笔记 冷傲仙督宠甜妻 刺客善良 医道为仙 我,百岁老人,扫扫地就无敌了 总裁爹地太专情 顶流大佬被迫营业后掉马了 母神之命 绝剑江湖路 天黑别出门 不朽神印 混在左道当散修 她的小幸运 我家老板非人哉 这个选择太棒了 中信十年经典-名企传记(套装共9册)
唯一的亲人没看到最后一眼,心有遗憾。突发车祸魂穿异界,是被算计还是被利用。屡屡遭遇祸事难到是衰神附体?瞧这个不一般的药仙如何在异界中艰难求生。...
您听过阴阳师,算命师,风水师。那您听说过迁坟师吗?您又是否知道迁坟对家族后人的影响?我叫陈安,是一名迁坟师,我这一生都在与坟墓白骨打交道。我见过迁坟之后财源滚滚的客户。我见过迁坟之后官运亨通的客户。我还见过迁坟之后族人死绝的客户。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我将为大家详细揭开迁坟师这一行的神秘与忌讳。...
神医狂妃妖孽王爷惹不起她,当代的医学鬼才,成了古代的落魄千金。还是个爹死娘死,弟弟被贩卖,自己又被追杀的千金?靠,她傅灼灼的人生岂能活的这么惨!一根银针,一身医术,她行医制药,救美男,替爹娘报仇!拿她该拿的,要她该要的!至于那些害她欺她惹她的人,便要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丧尸爆发,人类绝境来临,地球磁场瞬变,一切回归最初,回到原始。末世,我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