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 秦帝国骤然灭亡的两个最重大原因(第3页)

凡此种种鸿沟,意味着这时的社会心理尚处于巨大的分裂状态。

帝国政权的统一,距离人心的真正聚合,尚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从总体上说,天下民众确定无疑地欢迎统一,并欣然接受了统一。始皇帝大巡狩刻石中的“皇帝并一海内,天下和平”并非虚妄之辞。然则,历史与社会的复杂性便在这里:对于一个魄力宏大且又洞彻天下的政权而言,上述种种社会鸿沟都可能在妥善的化解中渐渐趋于平复;而对于一个不知深浅的恶变政权,上述种种社会鸿沟,则可能立即从潜藏状态骤然转化为公开状态,精神鸿沟骤然转化为实际颠覆。

就其实质而言,秦帝国统一初期,整个社会心理仍旧处于一种不定型的可变状态,天下对秦帝国一统政权尚未形成稳定的最终认可。渴望重新回到战国大争时代的精神需求,仍然是一股普遍而强劲的社会思潮。无论是帝国中央在确立郡县制中爆发的“诸侯封建”说,还是六国贵族在当时的复辟言论与复仇暗杀行动,以及山东民众与当年封主的种种联结,甚或对贵族暗杀行动的实际掩护、民间流言、反秦石刻生发不息等等,都证明了这种可变性的强烈存在。

唯其如此,在后世看来相对寻常的种种事变,在这个时期都具有数倍数十倍放大的强烈反应后果。如秦二世胡亥般低能昏聩的君主,前世有之,后世更多有之。然则,其时社会反应之迟钝缓慢,远远无法与秦末之激烈快速相比。自西汉末期的绿林、赤眉农民军暴动起,任何时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反复酝酿多年方能发动,发动后又长期转战,很难得到社会有效支持,至于普遍响应,更是极其罕见。此种现象,愈到中国后期愈明显。宋王朝享乐庸主多多,且内忧外患频仍,农民反抗经久不断,却数十年不见天下轰然而起。明代昏君辈出,首代杀尽功臣,此后外患政变迭出,后更有“家家皆净”之号的盘剥皇帝嘉靖,而明代酿成农民大起义,却竟然是在二百余年之后。纵观中国历史,其对昏暴君主的反应差别之大,直教人怀疑战国华夏族群与后世国人简直就不是一个种族。

此间根本,正在于活历史中的时代精神的巨大差别。

关注的根本点,便是直接延续于秦帝国时代的战国精神。

春秋战国时代乃“多事之时,大争之世”,普遍的生命状态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当此之时,世风刚健质朴,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对国家大政的评判既直截了当,又坦荡非常。春秋战国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国有昏君暴政,则人才立即出走,民众立即反抗,或纷纷逃亡。这种刚健坦荡精神,既包括了对昏聩政治的毫不容让,也包括了对不同政见者的广阔包容,因之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奇观。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可以因政见不同而流亡,并能在流亡中寻觅时机以再度夺取政权。也只有这一时代的政治失败者,能在被贬黜流放中再度崛起,重新返回权力场。也只有在这一时代,士人阶层能以政见理念为标准,选择效力的国家,能“合则留,不合则去”,其特立独行千古罕见。也只有这一时代的民众,可以自由迁徙,“危邦不居”,可以对自己不能容忍的暴政一挥手便走,否则便聚而抗争。也只有这一时代的民众,真正地千刀万剐过昏暴的君主……凡此等等奇观,皆赖于这一时代的根基精神,皆为这一时代的社会土壤所开出的绝无仅有的奇葩。

这一时代现象,便是天下问政的风尚。

这一风尚的实际内涵,是对失败者的宽容,对在位者的苛刻。

在秦统一中国之后的十二年里,这种春秋战国遗风仍然以浓烈的历史传统,存在于现实社会。整个社会对已经灭亡的六国,并没有因为向往和平与统一而从精神上彻底抛弃。对具体到个人的六国贵族的复仇,更没有因为遵奉秦法而一概冷落。至于对复辟旧制带来的恶果,则因为没有复辟大毁灭的历史先例,其时尚无法深切体察。其时,天下民心对帝国大政的基本态势,仍然是春秋战国的价值法则:你果真高明,我便服你;你果真低能,我便弃你。始皇帝雄风烈烈大刀阔斧开天辟地大谋天下生计,谁都会看在眼里,好,帝国施政纵有小错,民也容忍了。秦二世低能昏聩杀戮重臣,享乐与聚敛并发,大谬也,是可忍孰不可忍!在那个时代,没有漫长的忍耐与等待,没有基于种种未来与现实利益而生发的反复权衡,没有“臣罪当诛兮,天子圣明”的愚忠世风,没有“窃以为如何如何”的萎缩表达方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都是简单明了的。

轰然之间,社会直感立可爆发为巨大的社会风暴。

这便是社会土壤,这便是时代精神。

就历史事实说,始皇帝以战止战而一统天下,民众无疑是真诚地欢迎,真心地景仰。一个新政权堪堪立定,便致力于破解人身依附、取缔封地旧制、决通川防、修筑道路、消除边患、建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统一田畴等等天下生计作为。再加上帝国君臣上下同心,政风清廉,遵奉法度等等后世罕见的清明政风。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锤炼的天下臣民,不可能没有分辨力,不可能不真诚地景仰这个巍巍然崛起的新帝国。唯其如此,天下臣民容忍了相对繁重的徭役,容忍了相对繁重的赋税,也容忍了种种庞大工程中夹杂的与民生无关的奢华工程,如拆毁六国都城而在咸阳北阪写放重建。甚或,也容忍了勤政奋发的始皇帝任用方士求仙采药而求长生不老的个人奢靡与盛大铺陈。

归根结底,人民是博大、明智而通达的。事实上,人民在期待着始皇帝政权的自我校正。毕竟,面对始皇帝这样一个不世出的伟大君主,人民宁可相信他是愿意宽政待民,且能够自我校正的。这种天下心态,虽非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精神,却也是基本的复杂人性的活化事实,既是正常的,也是前世后世屡见不鲜的。

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不惜以累积民怨为代价而追求宏大功业,是极为常见的。这种君主,其归宿大体不外三途:其一,暮年自我校正,且能清醒善后,战国如秦昭王,后世如唐太宗;其二,有所悔悟而来不及自我校正,却在生前能清醒善后,择贤君而立,故其弊端被后世继承者校正,后世汉武帝为此典型;其三,既来不及自我校正,又来不及清醒善后,骤然撒手而去,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导致巨大的颠覆性恶变。

无疑,始皇帝属于第三种情形。

始皇帝身后的恶性政变,既滑出了始皇帝的政治个性逻辑,又滑出了帝国法治的常态稳定性逻辑,本身便是一个历史罕见的偶然性。且作一条历史的延长线:若没有陈胜吴广的农民暴动及其引发的复辟恶潮,度过胡亥赵高的恶政之后,由子婴继位秦三世,帝国政治能否恢复平稳状态?应当说,答案是肯定的。果然如此,后世对秦政、秦文明的评价又当如何?这一假设的意义,在于展现历史逻辑,在于清楚认识恶性政变并非因始皇帝时期的秦政而发,并不具有必然性。当然,秦帝国的法治并非高端文明时代的法治,其自身逻辑的历史展现力是相对脆弱的,其法治原点的高度集权性,具有足以破坏其稳定传承性的力量。法家学说之慎到派之所以注重对“势”的研究,盖出此因也。

于是,历史的逻辑在这里突然断裂了。

偶然的恶性政变,遭遇了深厚的历史传统。

强大的惯性力量,绞杀了本质上具有可变性的历史逻辑。

这便是秦帝国突然灭亡的历史本质。

……

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逝于历史的天宇,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巨大变数。

伟大的原生文明淡出高端文明视野,是中国文明史的一幕深刻悲剧。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我们民族的历史脚步在艰难泥泞中并未停歇。虽然,我们对那个伟大的帝国及那个伟大的时代,有着太多太深的误解,但是,我们毕竟在那个时代的光焰所照耀的旅程上走了过来。时空渐渐深邃,光焰渐渐暗淡。是历史的烟尘淤塞了遥远的文明之光,还是现实的纷扰遮蔽了我们的视野,抑或,我们已经飞入了历史的太空,再也不需要民族传统的根基?

蓦然回首,遥望帝国,一掬感动的热泪盈眶而出。

有哪一个时代,承受了无尽的指控,却依然坚实地支撑着她的后世子孙们!

日夜浮生  再世为凰:侯爷请留步  超神学院之赤乌  太子他总是缠着我  大唐:长乐被我宠上天  末世:我用植物控制全球  重生女天师:傲娇总裁小萌夫  北渊仙族  末世卡徒  沉鱼落雁非倾国 胤禛凌若  笨丫修仙记  变声怪主播  余路有淮安  万维灾难末世处置中心  狼王有妻:我家王妃会驯兽  末世网游:开局一柄氨合金秒杀战斧  新生活从决定复读开始  绝品医武赘婿  都市:系统让我壕无人性  大唐:长乐放弃了治疗  

热门小说推荐
猎奇风水师

猎奇风水师

三十年前,平静的小渔村中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七口人被发现死在家中,除了右颈两个小孔外,全身上下再无半点伤痕,尸体内滴血不剩,调查后却发现案发现场并无血迹残留。三十年后,滨海大学灵异社的七名成员相约前往渔村探险,最后全部失踪...

网游之我带来了亡灵天灾

网游之我带来了亡灵天灾

唯一书友群号784591037,群内每天都发红包!全网爆笑文全球争霸文野怪模板文。意外死亡的关小林获得了重生在游戏里的机会,但是他却并没有成为一个正常的玩家,而是变成了一个骷髅怪。收集生物尸骨,可以解锁召唤出新的骷髅怪手下,从最初始的骷髅战士,到最后的冰霜骨龙,骷髅大军都是关小林一点一点攒出来的。挖坟,掘墓,刨NPC家的祖坟,惹来NPC大军的围剿。关小林看着面前村长家的祖坟,抬起细小的白骨手指,扣了扣光秃秃的脑袋,陷入了沉思!!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反派奇才,霍乱世界秩序就靠你了,我这有一个隐藏职业...

神级天才

神级天才

一个从小便靠捡破烂为生的少年,饱受着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天才!他无意间获得一台电脑,于是计算机行业的基本格局被改变,整个黑客界因他而翻起了惊天巨浪!他画了两幅画,名为蒙娜丽莎姐妹的微笑,世界上的名画鉴定机构居然全都认定这两幅画出于达芬奇之手!他创作了三张歌曲...

天珠变

天珠变

人有本命珠,觉醒后或为意珠或为体珠,如手串分别在左右手腕处盘旋。天珠如人类之双胞胎,当意体双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即为天珠。修炼体珠者是为体珠师,修炼意珠者是为意珠师,而修炼天珠者自然即是天珠师。天珠师最高为十二双珠,因此,它的修炼过程也被称之为天珠十二变。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修炼着天珠变的弓箭手。...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段先生,请允许我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听完后请您再做决定是否要和我结婚。我现在23岁。虽然我结过一次婚,但我从来没有和我的前夫发生过任何关系我的家庭条件还好,从小到大都受到良好教育和熏陶。我也知道如何做家务,厨艺也是不错的我的身材有多好。你自己应该心里比谁都清楚,至于我的相貌,相信段先生也是非常满意,不是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