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第1页)

11?《新博本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1?42张译释》

这是一篇译释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文章。前面已经谈过几次,后面还将会谈到。因此,本文用不着再介绍。它只说明,我对这一部吐火罗文残卷的译释工作没有放松。

12?《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这是一篇讲座报告所使用的稿子。文化交流是我一生中最爱谈的题目之一,研究的时间颇长。这一篇报告很长,讲的问题也多。一,文化交流的必然性。我首先给&ot;文化&ot;下了个定义。又区别了&ot;文明&ot;和&ot;文化&ot;的含义。我主张文化产生多元论。多元文化一旦产生,必然交流。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讲了三个小问题:(一)研究的方法;我倾向于影响研究,认为平行研究难免玄乎。(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表现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交流表现文化的时代性。外国汉学家撰写的《中国晚清史》中所谓&ot;历史继承&ot;指的就是传统文化,其所谓&ot;现实创造&ot;指的就是文化交流。这与&ot;体用之争&ot;与&ot;本末之争&ot;也有联系。(三)全盘西化;我们现在非西化不行,但决不能也不会全盘。下面我举了&ot;糖&ot;的交流,梵文s&39;arkar?,印地文ci,以及西方国家语言中的&ot;糖&ot;字,说明了交流的复杂。

第94节:回到祖国(47)

13?《关于神韵》

在中国文学史上,&ot;神韵&ot;是一个常常出现的词,论诗,论画,论书法,甚至月旦人物,都使用它。到了王渔洋笔下,他论诗主&ot;神韵说&ot;,与袁子才的&ot;性灵说&ot;,翁方纲的&ot;肌理说&ot;,还有其他一些学说,并驾齐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流派。

但是,&ot;神韵&ot;二字确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有点像&ot;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ot;,哪一位诗人或理论家都没能够完全说清楚。连主&ot;神韵说&ot;的王渔洋,也没有能完全说明白。他用来说明&ot;神韵&ot;的,仍然不出严沧浪那些老话,什么&ot;镜中之像&ot;,&ot;水中之月&ot;,&ot;羚羊挂角,无迹可求&ot;,如此等等,仍然令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想援引印度古代文论的说法,来解释中国的&ot;神韵&ot;。

印度古代文艺理论有长久的发展史,在世界文论中能自成体系,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是发展的全盛时期。九世纪出了一位文艺理论家欢增,写过一本著名的书,名曰《韵光》,把语法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分析诗的形式和内容上来。十世纪又出了一位文艺理论家新护,他的名著是《韵光注》,继承和发展了欢增的理论。他从注重形式转到注重内容上来,创立了新的&ot;诗的灵魂&ot;的理论,也就是暗示的韵的理论,为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开一新纪元。

这个理论的轮廓大体是: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种意义:

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

二、指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义,转义);

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以上三个系列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说出来的,包括&ot;一&ot;和&ot;二&ot;;二是说不出来的,包括&ot;三&ot;。在一和二,也就是表示功能和指示功能耗尽了表达能力之后,&ot;三&ot;的暗示功能就发挥作用。这种暗示就是所谓&ot;韵&ot;。这种暗示义,也可以称之为领会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而且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ot;韵&ot;就是产生美感的原因。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人们就越容易感觉到审美客体的美。印度文艺理论家喜欢举的例子是&ot;恒河上的茅屋&ot;,详细解释,这里从略。总之,在印度的文艺理论中,凡是说不出来的或者说出来的,具有暗示功能或领会功能的东西,就叫做&ot;韵&ot;。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有与印度极为相似的情况。因为中国文艺理论,不像欧洲那样进行细致入微或者接近烦琐的分析,也不像上述的印度式的分析,而是以形象的语言,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我前不久写过一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讲的就是这个现象,这里不再详谈。中国古代文论中喜欢用&ot;不著一字,尽得风流&ot;、&ot;羚羊挂角,无迹可求&ot;、&ot;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ot;等等词句,来描绘说不出的或者无法可说的东西。这种做法同印度的暗示功能、暗示义或领会义,几乎完全相同。印度人称之为&ot;韵&ot;,我觉得,这就等于中国的&ot;神韵&ot;。

在本文中,接下去讲了中国一些书名和印度书名颇有类似之处。中国有《文心雕龙》、《法苑珠林》之类,而印度则有《文镜》、《情光》之类的书名,也颇含有一些暗示的意义,而西方书名则缺少这种现象。

14?《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拉到了地面上》

世界上各种学问都有争论,但是美学的争论似乎更多。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是其是而非他人之所是。美学仿佛是处在太虚幻境里,令下界凡人莫测高深。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有两位学者是例外,一个是朱光潜先生,一个是宗白华先生。他们讲美学讲得真切,讲得实在,令人读了明白。所以我说,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里拉到了地面上。

(这是我几年前对中国美学研究的看法。最近我的看法有了突然的转变。我认为,中国美学家跟着西方同行走进了死胡同。我写过一篇《美学的根本转型》,下面再谈。)

第95节:回到祖国(48)

15?《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

在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之余,我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四十多年来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不怀偏见的人必须承认,现在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比不上解放前。其故焉在?这是我们必须总结的,然而到现在还没有人去做。

16?《〈五卷书〉在世界的传播》

这是一篇讲《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情况的论文。同样的内容,我曾在一九四六年的一篇论文《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里讲过。在现在这篇论文里,我增添了一点新东西,这就是:我讲到了《五卷书》同德国学者的关系特别密切。第一个把梵文本译成了德文的,并写了一篇极长的导言追踪《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的情况的,是德国学者本发伊。这是十九世纪的事情。到了二十世纪,又有一位德国学者海特尔(johaness

hertel)写了一部书,名叫《五卷书--它的历史和流布》。这里面不一定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偶合,然而却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有趣的偶合。

17?《关于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

这篇文章颇长,讲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吐火罗文剧本的情况;二,印度戏剧的发展;三,印度戏剧在中国新疆的传播;四,印度戏剧与希腊戏剧的关系;五,中国戏剧发展的情况;六,吐火罗文剧本与中国内地戏剧发展的关系。从标题中大体上可以看出本文的内容。最后,我对比了中国戏剧和印度戏剧的特点:(一)韵文和散文杂糅,二者同;(二)梵文俗语杂糅,中国有,但不明显;(三)剧中各幕时间、地点任意变换,二者同;(四)有丑角,二者同;(五)印剧有开场献诗,中国有跳加官;(六)大团圆,二者同;(七)舞台形式不同;(八)歌舞结合,同。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病榻杂记  大唐西域记  白说  季羡林谈写作  另一种回忆录  学问人生  阅世心语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贤行润身  留德十年  一生的远行  真话能走多远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谈人生  牛棚杂忆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热门小说推荐
万兽灵王

万兽灵王

人非全善,兽亦非全恶靠着掠夺弑兽得到的实力我不祈求,也不想要!我要按照自己的规则去变强!如果,这一定是这片大陆的生存法则的话,那我毕生的心愿,就是改变这片薄情的大陆!陈末Tags万兽灵王二干01万兽灵王txt全集下载万兽灵王无弹窗万兽灵王最新章节万兽灵王txt全文下载万兽灵王全文阅读...

镇北龙主全文免费阅读

镇北龙主全文免费阅读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游戏人生

游戏人生

随身携带训练场银行医院和保险柜,且看仙二代丁浩如何游戏人生,振兴家族,俘虏美人心。书友群309668984...

俺寻思这挺科学的

俺寻思这挺科学的

胸口装着LED灯外面套着铁壳满天乱飞的花花公子,穿着蒙面紧身衣在高楼大厦间不停荡秋千的四眼宅男,为了找回小右变成蜥蜴的断臂医生,在北极躺了七十年还身材健美的过期冷鲜,背上插着四根机械触手假装章鱼的秃头博士,能随意变化身体大小的资深窃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克拉夫特所生活的世界中,出现了一大堆利用科学而变得不科学的特殊群体。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能打败科学的只有科学。于是,克拉夫特李决定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事业中。读者群要相信科学854917188...

九零后基因砖家

九零后基因砖家

九零后大学生方浩患上了一种怪病,浑身肌肉逐渐无力,属于他的人生还有两年。结果意外获得神秘黑匣子,能够将人类基因用电脑程序的方式优化改进。为了自救方浩开始钻研黑匣子的使用,想要通过基因药水治病,哪知第一瓶药水用下就变得力大无穷,第二瓶药水用下变成黑人,第三瓶没等用就被黑道老大盯上,非说他那药水是新式毒品,要把黑匣子抢走获得这宝贝的方浩陷入了诸多纷争中,随着钻研更多匪夷所思的功能被开发出来人体整形体质强化,甚至异能超术的开发渐渐地,一个有关世界存亡的大危机在他眼前揭开,而黑匣子就是拯救世界的关键!且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方浩,如何在其中拼搏,活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重生八零团宠小福包

重生八零团宠小福包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朽陌的经典小说重生八零团宠小福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狐族小公主穿到缺衣少食的八零年代,好在有爷奶家人宠,顿顿吃的香香的,小脸蛋那是一个娇嫩萌软。奶奶说这女娃是她的心肝儿,是神仙派下拯救她老陆家的小福宝。村民嗤之以鼻,都说这陆家把个女娃当宝养,这女娃娇滴滴的肯定把陆家吃的穷困潦倒,没落于此。只不过,后来他们没等到陆家哭泣悔恨,却看到陆家盖起红砖房,年年丰收。这方圆百里唯他陆家福运接连不断,财气旺盛。面对贫瘠的环境,小公主叹了口气,还好肚子饿想吃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