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把握市场竞争法则去产能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能过剩或者短缺是一种常态,但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行业过剩10%~20%,市场优胜劣汰,这属于良性竞争;一旦过剩超过20%,恶性竞争就会出现;过剩超过40%,几乎所有企业都泥沙俱下,形成行业性亏损。实际上所谓去过剩产能,就是要把这个行业超过30%以上的部分坚决去掉,对超过20%~30%的就把那些技术差的消灭了或收购兼并了。
(二)按照“五个一批”去“僵尸企业”
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主要有五大途径。第一类,破产关闭。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能耗、质量技术、安全生产等控制标准和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启动司法程序,实施破产关闭。第二类,兼并重组。对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延伸产业链、促进转型转产。第三类,债转股。依托资产管理公司等平台,打包承接一批银行债权和企业债务,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平稳出清。第四类,集团重整。在企业内部采取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第五类,组织调整。对一些由于管理不善而成为困难企业的,调整一下领导班子和组织体系就救活了。对不同类型,要坚决采取不同方式处理,否则时间久了就会积重难返。
(三)“四管齐下”去杠杆
目前,全国各地企业杠杆率很高,是去杠杆的重点,但操作上既不能一刀切地想两三年就解决,这容易造成糟糕型的通缩去杠杆,也不能用一种办法孤注一掷,应该多元化去杠杆。
从宏观上看,地方政府至少可以用四种办法一起着力。一是核销破产。这对企业来说是破产关闭,对银行来说是坏账核销,宏观上说是债务减免。二是收购重组。这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没有破产,但是会有一些债务豁免。比如,2000年前后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了1.3万亿元的债转股、债务剥离,当时的债转股重组中,对活下来的企业减免了5000多亿元的债务。三是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如果我国全社会融资中股权融资比例提高到50%,那么一年就增加8万亿元、10万亿元的股权,这样企业债务3~5年相当于会减少30万亿~40万亿元,一年10万亿元的话,三年就是30万亿元。四是控制好房地产公司的债务率。在我国企业类债务中,负债率最高的是房地产公司,平均达到了85%左右。比如,2017年中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80%,有的甚至达到90%。
在这方面,内地开发商要向香港地区学习。几十年来,港系房地产商负债比内地房地产开发商要低很多,基本上在20%~30%,最低的只有10%左右,最高的只有40%左右。为此,地方政府金融部门要将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控制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方面,优秀的房地产公司,要将资产负债率降低并控制在40%左右,一般的开发商也要将负债率的底线控制在50%~60%。从政府管理角度看,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率超过80%、90%,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土地部门应当停止土地供应,金融部门应当对其实行存量渐进稳妥微调、增量遏制约束的放贷措施。
四、科学合理地供给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
城市布局一般要以大都市连绵带为基础打造城市群。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带一般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在70%以上;二是大中小城市规模协调,相邻等级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内,最高不超过1∶10;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各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四是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
城市各类设施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一是承载区域枢纽功能的大交通,包括铁路、机场、港口通道等,这是城镇群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要件。二是承载城市群各城市之间连通功能的交通,如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是城镇群的动脉血管。三是承载市民日常出行功能的城市内部交通,要通过城市道路、地铁轨道及公交站场建设,确保城市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30千米,高峰时段不低于每小时15千米。四是承载各种交通方式衔接过渡的换乘枢纽。
按照大都市连绵带的框架,每个城市管理者要心中有“数”,应该掌握一些宏观的、战略性的城市规划数据,在决策时体现出经济学逻辑。比如建成区面积,国际惯例是,城市人均占用100平方米左右,包括住房、工厂、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用地。100万人口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大体就是100平方千米,低了就会拥挤,高了就是浪费。住房建设方面,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一般在30~40平方米。我国人多地少,人均3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算来,1000万人口的城市建3亿平方米住房就可以了,再多就可能出现泡沫。商业设施方面,每2万元的商业零售额可配置1平方米的商铺,每2万元GDP可配置1平方米写字楼。垃圾、污水设施方面,每人每天约产生1公斤垃圾,综合用水0.3吨并产生0.25吨污水,相关基础设施应按此配建。总之,总量控制是门学问,要求总量平衡、动态调整,只有明晰这些参数,才能收放有度。
五、有效管控土地和房产供给
土地是供给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在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又要努力保障合理的用地需求,城市用地矛盾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土地涉及房产买卖、租赁、抵押等交易活动,土地收入一般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13,是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和平衡城建资金的主要“钱口袋”。因此,必须精打细算,规范管理,优化配置,节约集约用好每一寸土地,管好用足每一笔土地增值收益。
综上所述,加强土地供给管理,应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坚持深度规划后出让,开发地块尽量做到控制性详规、形态规划、专业规划全覆盖,这能使土地出让价格提高30%,最多可达一倍以上。二是坚持生地变熟地后出让。由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动迁、拆迁,土地整治好后再出让,不仅能保障依法拆迁、公平补偿,确保各方利益,还能大幅提高土地资产价值。三是坚持招拍挂出让。这是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既能预防腐败,又可避免协议出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四是坚持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对久划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的“四久”工程土地,必须依法收回,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五是坚持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储备是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建立土地资源配置“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性机制,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也能防止公共资源增值收益流失。
具体到土地储备环节,也有五条原则。一是一步到位储备,细水长流使用。土地储备是有技巧的,必须在城市起飞阶段一次性完成,然后细水长流。二是储备权集中,储备收益各级政府共享。相对集中储备权,有利于土地整体开发利用,但土地储备不应改变公共财政收入分配比例,收益应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分配。三是储备地使用兼顾公益事业和商业开发,大体对半开。四是做好两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即土地储备手续办完后,成为有价资产,通过银行抵押融资,搞征地动迁和“七通一平”,生地变熟地;第二个循环,是“七通一平”后,及时完善规划并分批招拍挂出让,回笼资金用于清偿贷款,抵扣一级开发的成本后,增值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滚动开发或其他片区建设。两个循环正常滚动,不会诱发泡沫和债务危机。五是严格设置风险“隔离墙”,即做到“大对应、小对口”。“大对应”就是做到土地收入与城建资金需求长期总体平衡;“小对口”就是当期单个地块开发与一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间对应、资金平衡,“一个萝卜一个坑”,确保微观平衡、风险可控,以免形成糊涂账。
六、加快创新,创造新供给
本质上讲,创新就是通过创造新供给来催生新需求,一旦资本、资源、人力资本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产能过剩才能根本消除,而整个经济不但恢复平衡,而且能级会有一个大跃升。现在各城市、各大学、各开发区都在推进各类孵化器,推进过程中要把准它的脉络,如果关键环节把握不住,干到后面乱糟糟的,事倍而功半。做好创新驱动,关键是抓住五大环节。
(一)分类指导,把握好“0~1”“1~100”“100~100万”三大阶段财政、金融的科研投入
做好创新驱动,关键是针对性推动创新的三个阶段分类施策,分别予以财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入。
第一阶段是“0~1”,是原始基础创新,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无中生有的科技创新。这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在大专院校的工程中心、在大企业集团的研发中心搞出来的,需要的是国家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以及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的投入。
第二阶段是“1~100”,是技术转化创新,技术创新、是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的创新,包括小试、中试,也包括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形成功能性样机,确立生产工艺等,这是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干的活儿。这方面就要调动各类智商高、情商高、有知识、肯下功夫钻研,又接地气、了解市场的人,建立各类小微企业,在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做好技术转化创新工作。目的是形成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生产过程。
第三阶段是“100~100万”,是大规模生产力形成,是将转化成果变成大规模生产能力。比如一个手机雏形,怎么变成几百万台、几千万台最后卖到全世界去呢?既要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这是各种开发区、大型企业投资的结果,也要通过产业链水平整合、垂直整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个阶段的金融服务重点是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跟踪投资、企业IPO上市或者大型上市公司收购投资以及银行贷款发债融资等。
总之,创新有不同的阶段性,投融资的需求和性质各不相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在“0~1”“1~100”“100~100万”三个阶段以不同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分类指导、分类施策。
(二)三个“13”的专利股权分配体系,是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和专利收益分配,能够激发科技人员和机构的巨大创造活力。比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周围吸附了数千个专事成果转化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了近万亿美元产值。很重要的原因是科研成果收益分配的三个“13”。美国《拜杜法案》规定,凡是使用政府科技或企业资本投入产生的成果,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一分为三”:13归学校或公司,13归研发团队,13归负责转化成果的中小创新企业。
这跟我国有哪些不同?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一切专利归国家和集体所有;2000年以来随着科研体制的改革搞活,成果发明人可以获得25%~50%的专利权;最近两年进一步放开,成果发明人可以享有50%甚至75%的股权。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针对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加强激励。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要知道,能搞出“0~1”的不一定搞得出“1~100”,基础创新的设计发明人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人、生产工艺转化者、生产制造组织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这也是我们给了发明人50%、75%的股权,最后好像没看到太多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出来的重要原因,因为尽管他们占有50%~75%的股权专利,但由于没有太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专利效益最终体现不出来。根本原因是缺少《拜杜法案》这样的规定,缺少对转化专利的企业予以激励,创新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拜杜法案》,把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科技企业三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符合六个特征的孵化器是抓好转化基地的关键
一些地方搞孵化器,往往拿出一栋楼不分青红皂白地免除几年房租,用低租金成本吸引一批科创类企业或中小企业。“捡进篮子都是菜”的搞法,除了热闹,效果不会好。美国硅谷之所以孵化能力强,更关键的是,这些孵化器集合了六个特征。一是项目甄别。聚焦专业领域,把好准入环节,分门别类,不能散而杂。生物医药孵化器,不能弄一堆机器人或其他行业的孵化企业。二是培训指导。创新创业者经过培训,成功率一般可从10%提高到30%。三是共享服务。公共实验室、专用设备或专业设施,由孵化器提供。四是股权投资。有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引导基金等多层次投入体系,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五是收购转化。通过上市、集团收购、合资合作、成果转让等措施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六是资源集聚。孵化器应成为行业信息传递、知识交流、人才汇集的窗口。
总之,归纳美国硅谷地区办好孵化器的上述六项措施,可以启发我们:搞孵化器、加速器不是搞房地产开发,一个省的创新平台不在于各级市(区)、县开发区大批量和排浪式地搞几十个上百个平台,关键是要少而精地搞出若干个集聚上述六大功能的创新平台。一个符合要求的平台可以孵化出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优秀高科技企业。
(四)在“100~100万”阶段抓好“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工作
从经验看,“独角兽”企业往往有五个特点:一是“独角兽”企业通常是产生于“100~100万”阶段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二是成长之后市值巨大;三是成长过程不断吃钱,多轮融资,融资规模大;四是技术含量和商业模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好,成长潜力巨大;五是产品有时代意义、全球意义和巨大市场。因此,发展“独角兽”,应当重点在“100~100万”这些大规模产业化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中,选择有成为“独角兽”可能的予以支持。
(五)政府要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建立良好环境
主要有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发挥股权投资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包括出台参考《拜杜法案》的政策、VC和PE服务科技创新政策、上市公司“独角兽”制度等。二是完善股权投资的政策环境,比如,对高科技股权投资,其企业所得税可以按照15%予以征收。三是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领作用,与各类VC、PE结合,当好母基金。四是完善以资本市场为主的多层次股权投资市场,畅通股权投资的退出通道。五是推进提升VC、PE企业的品质,约束规范阻挡创新的不利因素。
改善营商环境的两个关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改善营商环境。“三去一降一补”中的“降成本”和“补短板”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营商环境,具体要从改善政府服务方式和降低要素成本两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改善政府的服务方式
改善政府的服务方式,要从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拓宽准入范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五个方面下功夫。
魔王奶团敲凶哒 知乎高赞答主:温酒的睡前故事(全2册) 夏元 莲静竹衣代表作品合集(共8册) 灵域战仙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百龙传奇:人龙传 紫金陈:少年股神(全2册) 末世:开局爆出一只貂蝉 冲出豪门似鸟飞 我的竹马是哭包 全球神邸:我随机获得万界宝物 王牌狙击手(全5册) 谢邀:人在迪迦刚成邪神 替身的我和白月光互穿了 末日求生 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 穿书之黑化反派自救手册 上班第一天,我拒绝了无偿加班! 读美文库——再别康桥
丈夫因公殉职,他的远方外甥突然出现在了唐慧敏的世界,这两条本不该相交的平行线,却在一起演绎了一场徘徊反侧的人生故事...
大学生依靠祖龙凤诀,一手独到推拿医术,让无数美女竞相倒贴...
为了游戏里的皮肤,女友竟然背着我百星荣耀王者强势回归,手把手教你上王者!...
一代兵王秦逸回归都市,本欲平凡,可命运注定他不平凡的一生,携美走向辉煌...
暮年的飞侠已经无法飞翔,生涯末期的韦德再也划不出闪电。唯独暮年林克,却比新秀赛季时还更高更快更强了。一个逆成长的巨星,将把所用荣誉收入囊中。...
入狱三年,归来后,却是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曾经的富家少爷,如今的劳改犯人,白术要用手中的医术,为自己夺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