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第1页)

一九七四年的一月十八日下午,我刚煮好一锅粥,等阿瑗回来同吃晚饭。校内&ldo;批林批孔&rdo;,运动正值高潮。我听到钟书的呼啸和平时不同,急促得快连续不上了。多亏两家邻居,叫我快把&ldo;爷爷&rdo;送医院抢救。阿瑗恰好下班回来,急忙到医院去找大夫,又找到了校内的司机。一个司机说,他正要送某教师到北医三院去,答应带我们去抢救病人。因为按学校的规则,校内汽车不为家属服务。

我给钟书穿好衣裳、棉鞋,戴上帽子围巾,又把一锅粥严严地裹在厚被里,等汽车来带我们。左等右等,汽车老也不来。我着急说:&ldo;汽车会不会在医院门口等我们过去呀?&rdo;一位好邻居冒着寒风,跑到医院前面去找。汽车果然停在那呆等呢。邻居招呼司机把车开往小红楼。几位邻居架着扶着钟书,把他推上汽车。我和阿瑗坐在他两旁,另一位病人坐在前座。汽车开往北医三院的一路上,我听着钟书急促的呼啸随时都会停止似的,急得我左眼球的微血管都渗出血来了‐‐这是回校后发现的。

到了医院,司机帮着把钟书扶上轮椅,送入急诊室。大夫给他打针又输氧。将近四小时之后,钟书的呼吸才缓过来。他的医疗关系不属北医三院,抢救得性命,医院就不管了。钟书只好在暖气片的木盖上躺着休息。

送我们的司机也真好。他对钱瑗说:他得送那位看病的教师回校,钱老师什么时候叫他,他随叫随到。钟书躺在宽仅容身的暖气片盖上休息,正是午夜十二点。阿瑗打电话请司机来接。司机没有义务大冬天半夜三更,从床上起来开车接我们。他如果不来接,我们真不知怎么回小红楼。医院又没处可歇,我们三人都饿着肚子呢。

裹在被窝里的一锅粥还热,我们三人一同吃了晚饭,钟书这回不呼啸了。

校医室也真肯照顾,护士到我们家来为钟书打针。经校医室诊治,钟书渐渐好起来,能起床卧在躺椅里,能由我扶着自己到医院去请护士打针。

我们和另两家合住这一组房子,同用一个厨房,一间卫生间。一家姓熊,一家姓孟。平日大家都上班或上学。经常在家的,就剩我们夫妇、孟家一个五岁多的男孙、熊家奶奶和她的小孙子。三餐做饭的是老熊和孟家主妇(我称她小常宝),还有我。我们三个谈家常或交流烹调经验,也互通有无,都很要好。孟家小弟成天在我们屋里玩。熊家小弟当初只会在床上蹦,渐渐地能扶墙行走,走入我们屋里来。

那时的钟书头发长了不能出去理发,满面病容,是真正的&ldo;囚首垢面&rdo;。但是熊家小弟却特别垂青,进门就对&ldo;爷爷&rdo;笑。钟书上厕所,得经过他们家门口。小弟见了他,就伸出小手要爷爷抱。钟书受宠若惊。熊家奶奶常安慰我说:&ldo;瞧!他尽对爷爷笑!爷爷的病一定好得快。&rdo;

可是熊家奶奶警觉地观察到钟书上厕所走过他家时,东倒西歪。房子小,过道窄,东倒西歪也摔不倒。熊家奶奶叫我注意着点儿。钟书已经抢救过来,哮喘明显地好了。但是我陪他到医院去,他须我扶,把全身都靠在我身上,我渐渐地扶不动他了。他躺在椅里看书,也写笔记,却手不应心,字都歪歪斜斜地飞出格子。渐渐地,他舌头也大了,话也说不清。我怕是他脑子里长了什么东西。校医院的大夫说,当检查。

我托亲友走后门,在北京两个大医院里都挂上了号。事先还费了好大心思,求附近的理发店格外照顾;钟书由常来看顾他的所内年轻人扶着去理了发。

钟书到两个医院去看了病,做了脑电图。诊断相同:他因哮喘,大脑皮层缺氧硬化,无法医治,只能看休息一年后能否恢复。但大脑没有损伤,也没有什么瘤子。

我放下半个心,悬着半个心。钟书得休养一个时期。那时候,各单位的房子都很紧张。我在小红楼已经住过寒冬,天气已经回暖,我不能老占着人家的房子不还。我到学部向文学所的小战士求得一间办公室,又请老侯为我保驾,回家取了东西,把那间办公室布置停当。一九七四年的五月二十二日,我们告别了师大的老年、中年、幼年的很多朋友,迁入学部七号楼西尽头的办公室。

(十四)

办公室并不大,兼供吃、喝、拉、撒、睡。西尽头的走廊是我们的厨房兼堆煤饼。邻室都和我们差不多,一室一家;走廊是家家的厨房。女厕在邻近,男厕在东尽头。钟书绝没有本领走过那条堆满杂物的长走廊。他只能&ldo;足不出户&rdo;。

不过这间房间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文学所的图书资料室就在我们前面的六号楼里。钟书曾是文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委员会主任,选书、买书是他的特长。中文的善本、孤本书籍,能买到的他都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等)的经典作品以及现当代的主流作品,应有尽有。外宾来参观,都惊诧文学所图书资料的精当完美。而管理图书资料的一位年轻人,又是钟书流亡师大时经常来关心和帮忙的。外文所相离不远。住在外文所的年轻人也都近在咫尺。

我们在师大,有阿瑗的许多朋友照顾;搬入学部七楼,又有文学所、外文所的许多年轻人照顾。所以我们在这间陋室里,也可以安居乐业。钟书的&ldo;大舌头&rdo;最早恢复正常,渐渐手能写字,但两脚还不能走路。他继续写他的《管锥编》,我继续翻译《堂≈8226;吉诃德》。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钱瑗在我们两人都下放干校期间,偶曾帮助过一位当时被红卫兵迫使扫街的老太太,帮她解决了一些困难。老太太受过高等教育,精明能干,是一位著名总工程师的夫人。她感激阿瑗,和她结识后,就看中她做自己的儿媳妇,哄阿瑗到她家去。阿瑗哄不动。老太太就等我们由干校回京后,亲自登门找我。她让我和钟书见到了她的儿子;要求让她儿子和阿瑗交交朋友。我们都同意了。可是阿瑗对我说:&ldo;妈妈,我不结婚了,我陪着爸爸妈妈。&rdo;我们都不愿勉强她。我只说:&ldo;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人,我们放得下心吗?&rdo;阿瑗是个孝顺女儿,我们也不忍多用这种话对她施加压力。可是老太太那方努力不懈,终于在一九七四年,我们搬入学部办公室的同一个月里,老太太把阿瑗娶到了她家。我们知道阿瑗有了一个美好的家,虽然身处陋室,心上也很安适。我的女婿还保留着钟书和老太太之间的信札,我附在此文末尾的附录二。

&ldo;斯是陋室&rdo;,但钟书翻译毛主席诗词的工作,是在这间屋里完成的。

一九七四年冬十一月,袁水拍同志来访说:&ldo;江青同志说的,&lso;五人小组&rso;并未解散,钟书同志当把工作做完。&rdo;我至今不知&ldo;五人小组&rdo;是哪五人。我只知这项工作是一九六四年开始的。乔冠华同志常用他的汽车送钟书回家,也常到我们家来坐坐,说说闲话。&ldo;文化大革命&rdo;中工作停顿,我们和乔冠华同志完全失去联系。叶君健先生是成员之一。另二人不知是谁。

政协委员  真历史在民间  忐忑的中国人  在无限游戏为爱成神  感觉日本  狡猾是一种冒险  欲说  原神 写同人小说的我超神了  郁闷的中国人  红色惊悸  骨傲天又在和空气斗智斗勇  雪城  冉之父  表弟  你在今天还在昨天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年轮  伊人,伊人  清官册  弧上的舞者  

热门小说推荐
猎奇风水师

猎奇风水师

三十年前,平静的小渔村中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七口人被发现死在家中,除了右颈两个小孔外,全身上下再无半点伤痕,尸体内滴血不剩,调查后却发现案发现场并无血迹残留。三十年后,滨海大学灵异社的七名成员相约前往渔村探险,最后全部失踪...

网游之我带来了亡灵天灾

网游之我带来了亡灵天灾

唯一书友群号784591037,群内每天都发红包!全网爆笑文全球争霸文野怪模板文。意外死亡的关小林获得了重生在游戏里的机会,但是他却并没有成为一个正常的玩家,而是变成了一个骷髅怪。收集生物尸骨,可以解锁召唤出新的骷髅怪手下,从最初始的骷髅战士,到最后的冰霜骨龙,骷髅大军都是关小林一点一点攒出来的。挖坟,掘墓,刨NPC家的祖坟,惹来NPC大军的围剿。关小林看着面前村长家的祖坟,抬起细小的白骨手指,扣了扣光秃秃的脑袋,陷入了沉思!!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反派奇才,霍乱世界秩序就靠你了,我这有一个隐藏职业...

神级天才

神级天才

一个从小便靠捡破烂为生的少年,饱受着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天才!他无意间获得一台电脑,于是计算机行业的基本格局被改变,整个黑客界因他而翻起了惊天巨浪!他画了两幅画,名为蒙娜丽莎姐妹的微笑,世界上的名画鉴定机构居然全都认定这两幅画出于达芬奇之手!他创作了三张歌曲...

天珠变

天珠变

人有本命珠,觉醒后或为意珠或为体珠,如手串分别在左右手腕处盘旋。天珠如人类之双胞胎,当意体双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即为天珠。修炼体珠者是为体珠师,修炼意珠者是为意珠师,而修炼天珠者自然即是天珠师。天珠师最高为十二双珠,因此,它的修炼过程也被称之为天珠十二变。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修炼着天珠变的弓箭手。...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

段先生,请奉子成婚段先生,请允许我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听完后请您再做决定是否要和我结婚。我现在23岁。虽然我结过一次婚,但我从来没有和我的前夫发生过任何关系我的家庭条件还好,从小到大都受到良好教育和熏陶。我也知道如何做家务,厨艺也是不错的我的身材有多好。你自己应该心里比谁都清楚,至于我的相貌,相信段先生也是非常满意,不是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