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十二章经》最快更新[630kan.com]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四面,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
唯识学说,我们生命的相貌是恒转如瀑流,生命是一条没有止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再从现在流到未来,在这相续的水流中,有两重因果在相互的作用:
(一)过去业力创造今生果报:
有些人积集善业强,所以今生的果报特别尊贵安乐;有些人过去生累积罪业重,今生所召感的果报是卑贱痛苦。因此在生命的相互作用中,我们现在受用由过去业力所创造的果报。
(二)今生果报创造来生果报的业力:
我们在面对今生果报时,又创造了新的因地,这新的因地又会召感当来的果报。在这相续又变化的水流中,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生灭点上,既受用果报,又同时在创造因地,如是构成的生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追求现前的安乐果报;第二个是创造未来的良善因地。
古德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一般颠倒众生对生命的目标,是追求现前果报的安乐,而为了现前果报的安乐,不惜牺牲因地,他不在乎为了追求安乐的果报,而累积烦恼罪业,所以他日后要为这样的因缘,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智慧的修行者,选择修学良善的因地,他对于果报是持着随缘消旧业想,因为果报是无常生灭相,他所重视的是面对果报的每一个剎那,如何创造良善的因地,这才是生命的重点。
如何成就善良的因地呢?本经讲出两个重点:
(一)甚深见:这是内心的观照力。
(二)广大行:依止甚深见的观照智慧,修学戒定慧的广大行,这是行动力。
若想成就善良因地,必须要有智慧的观照,佛法中智慧关照的重点有两个:
(一)从假入空观:
从现前生灭变化的五蕴身心中,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生灭法,它是假借因缘而生,本身没有自性,所以从本性上的观察,它的体性是毕竟空。这缘起性空的智慧,把我们这一念有相分别心,带到无相的真如体性,在真如体性中,这一念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任何的对待与差别相。这样的空性体验,对我们的修学非常重要,因为从这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体验中,能很明确的体验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从这清净心的观察,自己可以了知,一切烦恼可消灭,一切善法可成就。这样的从假入空观,可建立自己大乘的信心。
(二)从空出假观:
这是从平等无差别的体性,又回到有相的个体生命,这当中的因缘果报有种种的差别,如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则召感三恶道的果报;造作五戒十善的业力,则召感人天安乐的果报;修习四谛十二因缘法,则召感偏空涅槃;若修习六波罗蜜法门,则成就菩萨的万德庄严。当我们从空出假,明了自己身口意的造作,成就了十法界的差别因果,所以生命有十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可以成就。由于这种从空出假的智慧观照,使令我们能善知取舍,知道什么该追求,什么该舍弃。
当我们这念心能从假入空,同时也能从空出假,空假双照,如此对生命已能建立正确而不颠倒的智慧,这也就是中道的智慧。有了智慧后,应进一步付诸行动,修学广大行,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法门,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以上是成就善良因地的两大重点:(一)甚深见。(二)广大行。这也是本经修学的主要法门。其它的次要法门,从广大行中开展出助道法,从第三章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助道法门,其中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偏重成就人天的善业力,这是透过布施、持戒、忍辱而成就善业力的修学;从第十六章以后,偏重成就出离心的出世功德。在修学出离心中,前面几章是修出离心的信心,思惟贪欲的过失,以下的几章正式修出离心,对治贪烦恼,成就出世的功德,这是说明对治的方法。
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的无着,与平常所说不着相的意义不同,这里是指在修学圣道过程中有很多障碍,我们对障碍要能无着,这有出离对治的力量。
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凡夫的修学圣道,从苦恼的个体生命,转成圣人清净安乐的生命,在这转换过程中,大智慧的佛陀讲出一个巧妙的譬喻:犹木在水,寻流而行,有一块木头,这木头譬喻我们的菩提心,内心透过甚深见智慧的观察,我们生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这愿力能产生很多作用,犹如木头能做成桌子、椅子的功能,这木头(菩提心)起初是在杂染的生死水流中流转,但它有增上力,想顺着水流进入清净的真如法性大海。木头想要摆脱染污水流而入清净大海,这过程中要离开以下众多的障碍:
(一)不触两岸:木头不能碰触左右两岸的岸边,若碰触两岸,则无法前进。
(二)不为人取:盗贼在河岸两边会夺取木头,若被盗贼所夺,则木头也不能入大海。
(三)不为鬼神所遮:河岸边有山神、树神,木头若被鬼神的神通力所遮障,它也不能入大海。
(四)不为洄流所住:木头不能进入漩涡中,若入漩涡中,只能在原地打转,就无法前进。
(五)亦不腐败:木头的材质要有耐久性,不为水所腐化,木头若腐败,就会破碎不能使用。
木头若能通过这众多障碍的考验,就能从生死的河流中,进入真如法性大海,受用种种的功德庄严。佛陀讲完这巧妙譬喻后,他合法说: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修学圣道是在具足无量无边烦恼罪业与生死的身心中,生起道心,若要把道心转成功德庄严,在这过程中须离开以下的障碍:
(一)不为情欲所惑:
情欲是指前面所说的不触两岸,藕益大师说,众生有贪着有与贪着空两种情欲,贪着有的人欢喜修福报,他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等善业,结果却被善业所召感的富贵安乐果报所障碍;有些人贪着空,经常从假入空,对十法界假名、假相、假用的因果法则不加以观察,有时就会忽略业力的力量。所以明朝时很多修禅大德,因经常修空观,故不欢喜求生净土,藕益大师对这些人提出警告说,修空观虽对身心世界有调伏力,但也不要忽略阿赖耶识中,尚有无量无边的三恶道业力种子,尚未得果报,我们不能忽略这业力的潜伏功能,因此应该先求生净土成就圣道,这样会比较安稳。所以若执着空性也会有障碍,容易使人退转。菩提心若能远离有相福报的执取,或空性的执取,这即是不触两岸,不为情欲所惑。
(二)不为众邪所娆:
藕益大师说,邪是指邪见,我们不要被内心的邪见颠倒所障碍,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人取、鬼神所遮。《瑜伽师地论》说,众生有两种邪见: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重生00我卖盒饭挣了999套房 我亵渎了神明 被读心吃瓜后小千金成了团宠 因一见钟情发展的恋情 我装的但她真疯[快穿] 被迫和死对头贴贴续命 黄庭诡仙 快穿:总是被病娇大佬要求负责 你惹他干嘛?他是邪神走狗啊! 此地禁止装乖 好想把他偷回家藏起来怎么办? 枭雄渣爹再娶后,我带亲娘去逃荒 柯学在彭格列里不管用 【综】我不想和主角团贴贴 在笔下烂尾文里封神[星际] 玩家提姆德 我在星际的日常 一胎四宝而已,王爷竟以身相许 病娇:让你去冲喜,没让你当渣男
...
霍向空意外的被天外仙屋砸中了,原本乏味的生活从此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妹妹御姐萝莉女星等各种各样的美女一个接一个进入他的视线,并争当仙屋女主人。...
为了五百万,她出卖自己的灵魂,做了代孕,孩子生下就被迫与她分离,多年后,某总裁看着眼前的小女人。拐走我的女儿,你可真是胆大包天!现在又来拐走我的儿子。总裁大人邪佞一笑老婆,也把我拐走吧!…...
他是多金而又帅气的总裁,因缘际遇她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他。她是年轻貌美的安盛集团首席设计师,她要展开疯狂复仇。因为意外她成为了他的租客加职员,可他却从未正眼瞧过她像你这种心机重拜金势力的女人我见得多,我的人跟我的心永远都不可能属于你。一夜缠情之后,当她一身冰冷如斯的以复仇之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乱了,而她的情是否也会跟着乱了呢?...
真身红莲的邢星在祭火灼天会上崭露头角,可却遇到了强劲对手凤离公主。涅槃圣火下,是师哥离尘飞上辉阳台救下邢星,却灰飞烟灭。人间相守一石心,爱人总比那无情守的寂寞见明月,...
一场爆炸,她被贱人害死在无人区厂房。重生后她脚踩继妹,掌掴后妈,一手结婚证,一手股权书,在A市嚣张横行。只是某天,男人冷眼扫过她一身的酒气,逼问你昨晚跟谁在一起的,嗯?宁夕捂脸这正牌老公每天都在吃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