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0]顾孟余:《忆蔡孑民先生》,蔡建国编《蔡元培先生纪念集》,第77页。
[21]〔日〕吉田熊次:《德国教育之精神》,华文祺、蔡文森、秦同培编译,商务印书馆,1916,第19页。
[22]蔡元培第一次留德期间(1907~1912)只有1911年日记以及蔡元培两篇回忆录——《口述传略》(上)和《自写年谱》可资参考。但日记记录颇为简略,两篇回忆录又多是记载大学周边的所见所闻。
[23]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16页。
[24]“1900年4月17日日记”,《蔡元培全集》第15卷,第260页。
[25]〔德〕巴留岑:《德意志大学之特色》,蔡元培译,《蔡元培全集》第9卷,第446页。
[26]〔德〕巴留岑:《德意志大学之特色》,蔡元培译,《蔡元培全集》第9卷,第448页。
[27]陈洪捷先生从译文上讨论了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参见陈洪捷《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基于译文〈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第2~7页。
[28]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册,第528页。
[29]《致汪精卫函》(1917年3月15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295页。
[30]蔡元培:《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02~203页。
[3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第37~38、106页。关于洪堡的大学理念是否真的在德国的大学中实行过,德国学术界也存在分歧,存在“洪堡神话”之说。参见陈洪捷《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6期,第24~26页。蔡元培与洪堡似乎有着同样的境遇,蔡元培所倡导的“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不断地被人们所追述,但理念与现实的差距少有人去考察。可参见〔美〕魏定熙《蔡元培与北大——还原神话背后的历史》,《读书》1998年第8期,第84~90页。
[32]〔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滕大春、滕大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第124~125页。
[33]关于蔡元培选择就任校长的原因,大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蔡元培出长北大是受命于孙中山,“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工作,是革命党隐伏在北方文化教育方面的一着棋”。参见黄季陆《蔡元培先生与国父的关系》,《传记文学》第5卷第3期,1964年9月;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93页;另一种则认为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及北京大学特定的时间、环境、条件及蔡本人‘教育救国’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参见杨琥《蔡元培出长北京大学的前前后后》,《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21~126页。也有学者认为马叙伦的叙述更接近历史真实,参见林辉锋《再论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由来》,《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134~136页。
[34]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册,第632~633页。
[35]《复吴稚晖函》(1917年1月18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285页。
[36]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9页。关于蔡元培与儒家传统的讨论,可参看〔美〕戴维翰(williajduiker)《蔡元培与儒家传统》,《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第265~288页。
[37]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1页。
[38]相关的研究,可参考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1~65页;桑兵《近代中国的地缘与流派》,《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3~40页;〔美〕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第104~190页。
[39]参见周天度《蔡元培传》,第92页;陈平原:《“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与老北大》,《北大精神及其他》,第32页。
[40]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黄山书社,2008,第18页。
[4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08~183页。
[42]梁漱溟:《纪念蔡元培先生》,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46~147、149页。
[43]蔡元培:《在天津车站的谈话》,《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30页。
[44]蔡元培:《传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75页。
[45]梁漱溟:《纪念蔡元培先生》,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45页。
[46]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上册,第327页。另有学者认为,蔡元培在此函中为陈独秀编造了假履历,参见庄森《一份特别的履历书——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前前后后》,《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第134~141页。
[47]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65页。
[48]罗章龙:《陈独秀先生在红楼的日子——红楼感旧录之一》,童宗盛编《中国百位名人学者忆名师》,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第55页。陈独秀招致反对,既有他文字学造诣并不广为人所知的原因,也与当时北大文科章太炎弟子主导下的考证学风有关,参见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第14页。
沧桑的大兴安岭 穿成替身后,我红爆娱乐圈 奇妙博物馆 王炸 这盛世,如你所愿 锯齿啮痕录 听说贤者有点忙[穿书] 老生 任正非正传 心火 沙雕学神又在用魔术欺负大佬 暂坐 白象家族 沙雕公主在线追夫 飞云渡 黑红梅方:北京风云十二年 大道和小道 离婚?甭想了 少女惹诡事件簿 花店小老板
随着灵气的复苏,原本三分大陆七分海洋的蓝水星变成了一片沙漠。在沙漠中有种神奇的宝物叫做软木塞,只要找到它,把它拔掉,便能长出一片绿洲!新世纪九十九年,这是蓝星上灵气复苏之后的第一百个年头!一名被流放到南沙海的少年,在这里拔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软木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绿洲。...
作者我是壁纸的经典小说我才不想当声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前世做了十年配音演员的易华言重生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漫画业迎来高峰,声优事业逐渐全球化。这无疑是一个声优的时代!然而有前车之鉴的他深知自己不可能胜任声优,因此只把其当做副业。直到他发现自己可以进入角色的身体里面...
为了报复渣男,夏晴天睡了渣男的大哥,然而不成想误惹饿狼总裁缠上身。...
重生之花都魔尊盛夏,江城内外阴雨绵绵。市郊的一个山沟里,磅礴的雨水不断冲刷着一堆沙泥,渐渐露出了一具被藏在下面的年轻的尸体天空闪过一道惊雷,一股紫色的闪电从天而降,生生的劈在了这具尸体上面。这道闪电直透地下,不断在山间爆闪出一连串的恐怖电光,连通了九幽冥域,引来了地府的冥雷降世...
*程牧初见陶夭。灯光流转,觥筹交错,她在跪舔别人的裤腿。程牧再见陶夭。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别人在跪舔她的高跟鞋。程牧一笑,丫头片子有点能耐。边上有人促狭道二爷,听说那姑娘在圈子里拜了个干爹。程牧呵。*陶夭说生活就像吃屎,无所谓今天吃,还是明天吃,不吃得饿死。头颅仰得太高,没用,不如低眉顺眼先活着,活着活着,一只狗也保不齐活出人样了。不曾想她将自己当成狗了,某位爷愣是想将她捧成角。角是那么好当的吗?人前,她像花瓶,香江程二爷重金打造。人后,她像抹布,二爷花样太多,总将她拧成各种形状,晚上白天,死去活来。她不想干了,肚子里多了个小祖宗。得,豪门主母这位子坐定了。*奉子成婚。陶夭小腹微凸,高调入豪门。婚礼上,她眼瞅着对面一向冷峻深沉的男人勾唇含笑,有点眼花,无语道您到底图我什么呢?想给您生孩子的女人手拉手能绕香江两圈了。程牧低笑,俯身在她耳边,一字一顿,日久生情,这种事,栽了就认了。陶夭翻个白眼,无耻。程牧看着她一脸酡红,笑而不语。他懒,这辈子所有的精力,用来调教一只小野猫已是不易,哪有闲情,再去招惹其他?*世人只知他程二爷在香江一手遮天。却不知,他乐意遮的,从来只有她头顶那片天。他庆幸,他看见了她的好。*本文又名影后成名史,男主强取豪夺,男配统统想上位,一对一结局和,清冷倔强百折不挠型女主,权势滔天冷漠腹黑型男主,豪门婚恋,娱乐圈元素,欢迎跳坑。*推荐阿锦完结暖文已出版影后重生之豪门萌妻,出版书名献给亲爱的邵先生待出版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出版书名待定。豪门暖媳,出版书名待定。搜索作者其他作品或者直接在书院搜索作者名书名均可见哈。*新浪微博浮光锦,求关注么么哒。...
一场代孕,她替一个神秘金主生下一个孩子!男人扔给她一张支票,拿了钱,儿子从此跟你再无关系!她拿着支票,眼睁睁看着他抱着孩子离开!多年以后,再次遇见与她眉眼相似的孩子!她下定决心这次要留在儿子身边,弥补他。怎么,五年前你自愿收钱生下来的儿子,如今又想要回去吗?金主男人在察觉她的身份与目的时,居高临下睨着她问。我只想照顾我的孩子!苏木木卑微奢求他。男人闻言嗤笑一声,照顾他当他的保姆?看着他叫别的女人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