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类似的思考也可在蒋梦麟主编的《新教育》杂志上寻得共鸣。[27]但是,较之此种理性思考,学潮已渐有泛滥之势。1923年初,杨中明在《民国十一年之学潮》中列举的前一年各种起因的学潮就达123次之多。[28]梅光迪观察到,“五四运动以来,教育界虽略呈活泼气象,而教育根本已斫丧不少。人性莫不喜动而恶静,乐趋乎呼嚣杂遝、万众若狂之所为,而厌平淡寂寞、日常例行之事,少年尤然。聚众罢学,结队游行之乐,盖胜于静室讲习,埋首故纸万万”。[29]然而,五四后军阀政府更为严酷的压迫和威胁,反而为学生参与社会运动制造了理由。这点在教育经费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薪潮、学潮互为作用,扰攘不安,[30]无疑是蔡元培最不愿意看到且无力解决的局面。由此,他逐渐萌发的辞职念头,终于在遭遇“罗文干案”后爆发。所以他说此次辞职不牵涉个人意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是外部环境的恶化使蔡元培治校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那么,由北大内部的讲义费风潮而引发的蔡元培心态上的变化,更让其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北大校长生涯。所谓“讲义费风潮”,是指1922年10月17日至24日,北大部分学生因不满讲义收费而围攻校长办公室,并由此引发从校长蔡元培到总务长蒋梦麟及其他行政负责人沈士远、李大钊、李辛白等随同辞职,全体职员也宣布暂停办公,校务陷于停顿的事件。蔡元培将其定性为“多数学生的暴动”,足见此事在他心中所占分量。[31]可以说,自讲义费风潮之后,蔡元培在心态上已开始倾向于悲观,而“罗文干案”的发生更使他“痛心于政治清明之无望”,才会有“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的决绝和不忍于此种教育当局之下,“支持教育残局,以招国人与天良之谴责”的感慨和行动。[32]
1920年前后,教育经费问题“实一最大而最要之事”。[33]国立八校为“饭碗问题”引发的索薪风潮就未曾中断过,甚至酿成了1921年6月3日的“新华门惨剧”。虽然蔡元培认为,“为教育所凭借的经费而逼到罢教”是“世间最痛心的事”,但在事关国立八校教育经费问题上,亦不惜代价与其他七校同进退。[34]国立八校曾多次尝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经费,但仍是一筹莫展。风潮发生前一月,各校索薪又未果,致使八校校长全体辞职。此时“岁达一万余元”的讲义费,也就成了北大一项颇占分量的开支。其实,蔡元培早在就任之初就提出过改良讲义的想法,也曾在北大引发过讨论,只因存在部分意见并未达成一致,未能完全执行。[35]1922年10月18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朱希祖等人与蔡元培讨论讲义收费的来往信函。众人皆希望“将所收讲义费,尽数拨归图书馆,供买学生各种参考书之用”。蔡元培也表示赞同。他所署回信日期是17日,应是上午写就付印,此时风潮还未发生。蔡元培同意讲义收费,一方面是因有学生“恃有讲义,往往有听讲时全不注意,及平时竟不用功,但于考试时急读讲义等流弊”;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学校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希望“于讲义未废以前,即以所收讲义费为补助购书之款”。[36]讲义收费案,本是评议会已讨论通过的议案,但仍未公布,写信众人并非当时参与讨论的评议员,自然无从知晓。[37]在学校经费愈来愈拮据的情况下,《北京大学日刊》此时刊载这样的讨论,可看作讲义即将实行收费的信号。
蔡元培这样描述10月17日下午的风潮:“有学生数十人群拥至会计课,对于职员肆口谩骂,并加恫吓。及元培闻风到校,该生等业已散去。十八日晨,复有学生数十人,群拥至校长室,要求立将讲义费废止,复经详为解释,而该生等始终不受理喻。复有教职员多人出而劝解,该生等威迫狂号,秩序荡然。”[38]据在场的顾孟余回忆:“蔡先生辞呈中,说此事只有数十人;其实当日为首者虽只几十人,而附和者实有几百人;其中虽有多数是来看热闹的,然大家拥挤不肯走散,遂使当日秩序大乱。”[39]蔡元培平日给人的印象是休休然的谦谦君子,但当日却对学生挥拳作势,怒目大喊“我给你们决斗”,已呈剑拔弩张之势。可以想见,蔡元培目睹学生“暴举”应是气愤到了极点。《京报》记者邵飘萍曾在风潮后建议“征收讲义,不如尽废讲义”。蔡元培阅后回信,解释北大讲义收费是在区分不同学科的不同需求基础上进行的,与私立学校强迫收费不同,认为“似乎体谅学生已极周到”。[40]显然,蔡元培已是认定,学生应该十分清楚学校正面临诸多难题,但学生不仅未能体谅,还从“内部破坏”,所以“很抱悲观”。
五四后,蔡元培就曾向蒋梦麟表示过自己的担心,认为北大“今后将不容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了”。[41]蔡元培这种担心可谓颇具远见,1921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日刊》第1版刊载了一则“校长布告”,正可说明他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布告说,北大部分学生“在讲堂或实验室中,对于教员讲授与指导方法,偶与旧习惯不同,不能平心静气,徐图了解,辄悻悻然形于辞色,顿失学者态度。其间一二不肖者,甚至为鄙悖之匿名书信、匿名揭帖,以重伤教员之感情”。蔡元培对此种不尊重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并且语气甚为严厉地责问学生:“为教员者虽抱有满腔循循善诱之热诚,然岂能牺牲其人格自尊之观念。万一因少数者不慎之举动,而激其不屑教诲之感想,则诸君之损失何如?本校之损失何如?返之于诸君自爱及好学之本心,与爱护母校而冀其日日发达之初志,安耶否耶?”[42]事情的缘起,可从11月5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的北大教授燕树棠、王世杰致教务长顾孟余的信中窥知一二。燕、王两位教授在法律系讲授行政法、国际法时,由以往的“纯粹讲义制”改为采用“简单讲义方法”,即“使其自作笔记,并以余暇翻阅参考书籍”,结果招致学生不满。为此,两位教授以公开信的形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认为所采用的“教授方法殊难变更”,并声明“如竟不能得学生诸君一部分或全体的谅解,学校自有维持纪律义务。如竟不能维持,杰、棠等亦不愿牺牲正当方法,备员讲席,以至有负学校之委托”。[43]蔡元培之所以会如此“兴师动众”,正是因为不能容忍学生们“宜顺一时冲激,有自损人格之举动”。在这场争执中,蔡元培担心的正是学生们这些“外乎情理之举动”逐渐显露出的激进趋向与态度。
花店小老板 少女惹诡事件簿 穿成替身后,我红爆娱乐圈 奇妙博物馆 沙雕公主在线追夫 王炸 心火 黑红梅方:北京风云十二年 飞云渡 离婚?甭想了 锯齿啮痕录 白象家族 任正非正传 暂坐 这盛世,如你所愿 沙雕学神又在用魔术欺负大佬 大道和小道 听说贤者有点忙[穿书] 沧桑的大兴安岭 老生
随着灵气的复苏,原本三分大陆七分海洋的蓝水星变成了一片沙漠。在沙漠中有种神奇的宝物叫做软木塞,只要找到它,把它拔掉,便能长出一片绿洲!新世纪九十九年,这是蓝星上灵气复苏之后的第一百个年头!一名被流放到南沙海的少年,在这里拔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软木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绿洲。...
作者我是壁纸的经典小说我才不想当声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前世做了十年配音演员的易华言重生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漫画业迎来高峰,声优事业逐渐全球化。这无疑是一个声优的时代!然而有前车之鉴的他深知自己不可能胜任声优,因此只把其当做副业。直到他发现自己可以进入角色的身体里面...
为了报复渣男,夏晴天睡了渣男的大哥,然而不成想误惹饿狼总裁缠上身。...
重生之花都魔尊盛夏,江城内外阴雨绵绵。市郊的一个山沟里,磅礴的雨水不断冲刷着一堆沙泥,渐渐露出了一具被藏在下面的年轻的尸体天空闪过一道惊雷,一股紫色的闪电从天而降,生生的劈在了这具尸体上面。这道闪电直透地下,不断在山间爆闪出一连串的恐怖电光,连通了九幽冥域,引来了地府的冥雷降世...
*程牧初见陶夭。灯光流转,觥筹交错,她在跪舔别人的裤腿。程牧再见陶夭。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别人在跪舔她的高跟鞋。程牧一笑,丫头片子有点能耐。边上有人促狭道二爷,听说那姑娘在圈子里拜了个干爹。程牧呵。*陶夭说生活就像吃屎,无所谓今天吃,还是明天吃,不吃得饿死。头颅仰得太高,没用,不如低眉顺眼先活着,活着活着,一只狗也保不齐活出人样了。不曾想她将自己当成狗了,某位爷愣是想将她捧成角。角是那么好当的吗?人前,她像花瓶,香江程二爷重金打造。人后,她像抹布,二爷花样太多,总将她拧成各种形状,晚上白天,死去活来。她不想干了,肚子里多了个小祖宗。得,豪门主母这位子坐定了。*奉子成婚。陶夭小腹微凸,高调入豪门。婚礼上,她眼瞅着对面一向冷峻深沉的男人勾唇含笑,有点眼花,无语道您到底图我什么呢?想给您生孩子的女人手拉手能绕香江两圈了。程牧低笑,俯身在她耳边,一字一顿,日久生情,这种事,栽了就认了。陶夭翻个白眼,无耻。程牧看着她一脸酡红,笑而不语。他懒,这辈子所有的精力,用来调教一只小野猫已是不易,哪有闲情,再去招惹其他?*世人只知他程二爷在香江一手遮天。却不知,他乐意遮的,从来只有她头顶那片天。他庆幸,他看见了她的好。*本文又名影后成名史,男主强取豪夺,男配统统想上位,一对一结局和,清冷倔强百折不挠型女主,权势滔天冷漠腹黑型男主,豪门婚恋,娱乐圈元素,欢迎跳坑。*推荐阿锦完结暖文已出版影后重生之豪门萌妻,出版书名献给亲爱的邵先生待出版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出版书名待定。豪门暖媳,出版书名待定。搜索作者其他作品或者直接在书院搜索作者名书名均可见哈。*新浪微博浮光锦,求关注么么哒。...
一场代孕,她替一个神秘金主生下一个孩子!男人扔给她一张支票,拿了钱,儿子从此跟你再无关系!她拿着支票,眼睁睁看着他抱着孩子离开!多年以后,再次遇见与她眉眼相似的孩子!她下定决心这次要留在儿子身边,弥补他。怎么,五年前你自愿收钱生下来的儿子,如今又想要回去吗?金主男人在察觉她的身份与目的时,居高临下睨着她问。我只想照顾我的孩子!苏木木卑微奢求他。男人闻言嗤笑一声,照顾他当他的保姆?看着他叫别的女人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