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收购大战巧妙收购李超人善意始终(第3页)

于是,到1983年,随着地产的全面崩溃,置地的欠款已高达13亿,这种情况,已经足以将它的公司拖垮。果然,母公司怡和的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立即暴跌80%,同时引得怡和内部人员马上有了巨大的变动。任职8年的置地大班纽璧坚在大股东凯瑟克家族的责备中默然离开了服务30年的怡和。

这样一来,置地的大班继承人成了西门·凯瑟克。对此,社会舆论众多,各大媒体大幅报道和预测怡和未来发展趋势。面对社会舆论的各种说法,李嘉诚仔细研读各类报道,静坐分析怡和的情况。潜在的竞争必然会始终存在,作为有力的竞争对手,坐怀不乱着实是李嘉诚令人钦佩的素质。他了解了关于凯瑟克家族的大量信息,对于不久之后将和怡和展开的竞争的现况和未来发展,已早有盘算。

当时李嘉诚已与尚未正式加盟和黄的马世民有了密切的接触,在收购港灯问题上,两人不谋而合。曾在怡和有14年工作经历的马世民很清楚,怡和的致命弱点,正是高层的“恐共症”。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置地陷入困境时,两人都看到了从其手中夺过港灯的可能性。但此时的李嘉诚是清醒的,他知道可能性事件自然有其发展趋势的必然性,主张以温和的谈判来取胜,毕竟,已经可以预见,怡和出售港灯是早晚的事。加之纽璧坚任大班时李嘉诚已曾表过态有意收购港灯,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成熟了。

李嘉诚在这一时期也针对凯瑟克反复研读了许多相关报道,初步构思已有所把握。但此时的李嘉诚仍旧不做任何表示,按兵不动,等待事态的自然发展。

到了1984年,和黄收购了Davenham公司,李嘉诚委任马世民为董事行政总裁,即和黄第二把手,马世民正式加盟长实系。他的加入使得长实的盈利额又进入一个空前辉煌的阶段。

这时,西门·凯瑟克为缓解怡和的财务紧张状况,出台了一系列计划,欲出售部分海外资产及在港非核心业务。而置地作为怡和的核心业务,其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但在当时,汇丰银行已开始穷追不舍地向置地要债,使得西门无措,不得不舍弃港灯以减轻债务。

既有此打算,首先考虑的出售对象必然是财大气粗的李嘉诚。李嘉诚向纽璧坚表达对港灯的觊觎之意时,凯瑟克当时恰也在场,深知此人有能力出理想的价钱,也确信此人有意收购港灯。但令人费解的是,一年来李嘉诚丝毫没有任何音信,凯瑟克疑惑万分。前景十足看好的港灯,他岂会弃之不取?

然而李嘉诚仍旧静待时机,耐心坐观局势,最终凯瑟克还是按捺不住了,主动派人员前往李嘉诚办公室讨论转让港灯股权的问题。约16个小时之后,和黄正式决定斥资29亿港元现金从置地收购34.6%的港灯股权,成为中英会谈后港市首次的大规模收购。同时,6.4元的折让价使这次收购为和黄省下了多达4.5亿港元。和黄全面掌控了港灯。一时全港哗然,有人分析,李嘉诚闪电完成收购,实则“蓄谋已久”。李嘉诚以静制动,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上他是做足了功课,对于港灯最终归入长实,李嘉诚早已胸有成竹,只是他比别人更善于忍耐,或者说更懂得欲擒故纵,所以他能够在最佳时机以最合理的代价完成收购。就如同李嘉诚自己所言:“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当然,李嘉诚的每一次收购都没有“血战沙场”的味道,事实上他更奉行互惠原则,他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同年3月,包玉刚完成对英资洋行会德丰的收购。至此,英资四大洋行中——和记黄埔和会德丰先后归入华资。当时,这在港内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包、李二人据此更是声名大振。

李嘉诚这次斥巨资收购港灯,作为华资进军英资四大战役中的一役,对恢复港人的信心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马世民仍就此事对李嘉诚称道:“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可见策略之于李嘉诚,才是取胜的关键。他自己也曾说:“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家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确实,李嘉诚对形势判断精确,才使得这位出色的商人能够在商业前锋不断胜出。难怪马世民如此诚挚地赞叹他——“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更有经济评论家高度肯定:“不必把商业行为太往政治上扯,别忘了他们是商人,当然是出色的商人。”

潮起潮落,携手众商合战置地

李嘉诚曾经在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提出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置地在市场上实力强大,是香港民间第一大地主。世人言,“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其地位之牢固。所以李嘉诚的海口遭到了很多人的怀疑。的确二者实力相差悬殊,仅就地盘物业比,长实仅有35万平方英尺,而置地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事实能够证明一切。到1979年,长实的地盘物业迅速增至1450万平方英尺,置地则仅有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拥有的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20世纪80年代,长实的四大屋村,规模庞大,成绩不俗,令人刮目。《信报》在1986年初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位居首位,李嘉诚兑现了自己当初赶超置地的宏愿!

尽管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但是华人财团与置地的商战却愈演愈烈,硝烟弥漫,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

置地拥有怡和旗下的最大的资产。“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从这句足见怡和在香港的重要地位。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系统。怡和系囊括了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涉足物业、酒店、超市、连锁店等领域。凯瑟克家族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着怡和10%~15%的股权。基于此,怡和被视为凯瑟克家族的基业。

20世纪70年代,怡和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在香港巨额投资,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当时的香港市场低迷,致使原本实力雄厚的置地也偿债无力。在银行逼债情况下,凯瑟克亦无力扭转乾坤,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持有的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相继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1984年间,怡和、置地更是举步维艰,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价滑落。当时,怡和市值仅有30亿左右;置地也才仅有100亿港元。

而此时华资财团逐渐崛起,趁势急剧扩张,先后收购了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如今,置地面临困境,华人财团会不会趁势将其吞并呢?

此时,香港许多实力雄厚的华商翘楚,无不虎视眈眈、跃跃欲试,欲将吞并置地这头昔日雄狮。民间传言,当时的股市狙击手刘銮雄兄弟,也有意出击置地。因刘氏向怡置大班提出拟以16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的置地股权,结果遭到了西门·凯瑟克的断然拒绝。同时,也有很多公司相继与凯瑟克接洽。凯瑟克使出的招数也是故弄玄虚,既吊足大佬们的胃口,也不轻易出手。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与置地的商战到底鹿死谁手?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此时也在待机出马。李嘉诚久负盛名,凯瑟克也非常谨慎。李嘉诚提出愿意以17元股的价格收购25%的置地股权。比起置地当时10元多的市价,李嘉诚的报价高出6元多。即使如此,西门·凯瑟克仍不满意。双方分歧较大,只能等待下次谈判。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冲击,一路飙升的香港恒指,骤然下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无奈停市数天后,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港商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保成为首要任务,不敢再有收购的非分之想。凯瑟克更是焦虑不安,置地股票跌幅约4成,前途难料。

李嘉诚在危急中提出“百亿救市”的策略,外界纷纷猜测,庞大的资金是否能指向收购置地之用。

1987年末,一泻千里的恒指开始回攀,地产行情逐渐好转。

传言,李嘉诚等华商在1988年二三月间,多次与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接触。李超人为何在大股灾中按兵不动,反而在股市好转时动手呢?这样的话,岂不置自身于不利地位吗?事实上,依据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必须高于或者等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所以,李嘉诚此时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6个月前的提价。而6个月期满后,就不受这条限制了。

股灾发生6个月后的4月中旬,置地股从谷底回升后,徘徊在8元左右,但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此时有利于收购方收购。

李嘉诚在4月初首次向舆论透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目的是做长期投资,并不打算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此言一出,华商翘楚“吞并”置地的传言纷纷扬扬。4月底,华资新财团由于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而底气十足致函置地,要求置地在6月6日的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议案,即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消息一出,置地股价犹如被注射了强心剂飙升到8.9元,出现了股灾之后,日升幅最大的一天。

凯瑟克与包伟士见此情景,也毫不示弱,以反收购策略应对。4月底,怡和策略持有所控的文华东方股权从略低于35%增至41%。此举就表明,怡和之后将会实施一连串的反收购措施。

事态发展对华商很不利,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人再次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但是,双方的谈判互不相让,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置地收购战在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只能在市场上较量。

1988年5月6日,怡和宣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价格是每股8.95元,共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从略过25%攀升至33%多。怡和牢牢抓住控股权,协议中有个附带条款,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收购的结局令社会各界大失所望,甚至一些报刊将这次收购视为“一场不成功的收购”、“华商滑铁卢”。令外界感到不解的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为何不背水一战,决出胜负就偃旗息鼓呢?

不得否认,李嘉诚毕竟是个商人,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李嘉诚成功收购过多家企业,善于伺机而动,极富睿智、耐心,经常上演以“弱小”胜“强大”的结局。但是,他始终秉承着“善意”原则。收购对方的企业,也是充分尊重对方,通过心平气和的谈判达成共识。一旦遇到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会理智地放弃,他不会以一些条件作为“要挟”,陷对方于不利境地,更不可能逼迫对方达成收购目的。当时的置地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实力尚在,一味穷追猛打,反倒适得其反,于己于人都不利。正如林世明所言,李嘉诚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正是李嘉诚在冷酷无情的商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善意”,常常使得更多的人甚至是对手愿意在后来的合作中选择李嘉诚。

收购香港电讯

1991年,李泽楷受父亲李嘉诚之命创办卫星电视,两年后又高价出售,并以此成立了盈科动力。自此李泽楷气势如虹,开始正式进军更广阔的媒体市场。半年时间里,又将盈动改名电讯盈科,并成功在新加坡上市,证实了“新经济”,即以网络、信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将带动市场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新型领域。

想成为英雄的灵能力者  历史的教训  影后与当红歌手假戏真做了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德国  一本书读完中外经典故事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中国通史  张爱玲作品精选套装(8本)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第一快婿  诺筱颖傅夜沉今夜星辰似你  我有一尊炼妖壶  飞毡  穿越到未来做考古学家  王小波集(全8本)  

热门小说推荐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一场意外,他被跟自己相亲的女人强行破了童子身!他是谁?权倾京城的太子爷!传闻,他冷艳高贵倾国倾城,引无数名媛淑女竟折腰,却洁身自好不近女色。她是谁?不受宠爱的豪门长女,他说你想要韬光养晦,不...

霸道老爸独宠妻

霸道老爸独宠妻

伊诺作为准新娘,即将嫁入豪门,却因为一场蓄意迫害,与陌生男人欢度一夜,事后事情曝光,她被抛弃,远走他国,七年后,她带着IQ超高的儿子归来,萌宝一心想给她做媒,凡是长得帅,有钱,素质高的,他都不放过这不,前男友,现任上司全被她的宝贝儿子招惹来了,一个愿为她赴汤蹈火,一个可给她如画江山,他们到底谁才能入宝贝儿子的法眼呢,谁又是他的亲生爹地呢?...

一往情深:小叔吃上瘾

一往情深:小叔吃上瘾

结婚当晚老公出轨自己的异母妹妹,顾心柠守了一年多活寡。  不甘寂寞的她酒吧寻欢,却不想睡了最不该睡的人。  小叔叔,我可是你侄媳妇。  怕什么,反正不是亲的。  惹来的男人甩不掉,只能继续维持地下情。  可是  傅池渊,说好的不准告诉别人我们的关系呢?  男人邪魅一笑,凑近咬着她的耳垂,说别人‘不小心’发现,跟我有什么关系。  顾心柠咬牙切齿那你到底怎样才肯放过我?  等我睡腻了。  傅池渊把人压在床上,肆意侵入  看着身下人意乱情迷的模样,他轻笑,已经吃上瘾了怎么可能腻。...

景言景晨星

景言景晨星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法医大人眼神不太行

法医大人眼神不太行

一开始,我觉得你眼神不好。后来发现是误会?后来发现,她嘴一撇,委屈巴拉你是瞎啊!嗯?鼻腔里哼出一个单音节,蓄着淡淡的笑意。我这么好看,既上进又努力还自爱,并且拥有人类如此美好的品质善良但是你,连这样的我你都不喜欢,你瞎啊,你是真的眼瞎啊!...

拯救儿子反被

拯救儿子反被

拯救儿子反被由作者城前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拯救儿子反被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