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无价(第3页)

我与你想象的不同,毫厘千里。

何人将跟我同去?

哪个会献出热忱,任我挑选,眷顾?

前程不定,结果难知,生死未卜,

你必须放弃他人,只有我一人,或许是你的独一无二的准则。

纵然如此,你的见习期也将漫长而令你筋疲力尽,

你过去一切生活理念和你熟悉适应的周围一切,

必须抛弃。

因此先把我放开,不要再自寻烦恼,

让你的手离开我的双肩,

放下我,

动身赶你的路程。

合上书,我告诉学生们我要在星期五晚上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朗诵三首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里的诗,短、中、长各一首。由于会场的空间有限,我对他们说,我决定拍卖门票。我分发了表格让他们出价买门票,在出价之前,我要问他们一个问题。

我要求一半学生写下,他们是否愿意付10美元听我10分钟的朗诵。又问另外一半学生,是否愿意收我10美元听我10分钟的朗诵。

这当然就是锚了。然后,我请学生们为我的朗诵会门票出价。你觉得最初的锚会影响他们随之而来的出价吗?

在得到答案之前,你们首先要考虑两件事。第一,我朗诵诗歌的水平算不上一流,因此让学生们付10美元听我朗诵10分钟相当于服一年刑。第二,尽管我问过学生们是否愿意付钱买票参加我的朗诵会,但他们并非必须出钱。事实上,他们还可以反客为主,要求我付钱给他们。

现在我来宣布结果。被要求回答是否愿意付钱听我朗诵的那些学生果然愿意出价。他们的平均出价是:付我一美元左右听短诗朗诵,两美元左右听中等长度的,三美元左右听长篇的。不过,那些被锚定我付钱请他们听朗诵(而不是付钱给我)的人又怎样呢?正如你们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果然向我开出了听我朗诵的价格:平均下来,他们要求收取1.3美元来听我的短诗朗诵,2.7美元听中等长度的,4.8美元来忍受长篇(好坏姑且不论,除了学术研究,我还可能靠朗诵谋生呢)。

与汤姆·索亚非常相似,我能够把一桩两可的体验(如果你们真的听过我的诗歌朗诵,就会明白这种体验是多么的两可)任意地转换成令人愉悦或者痛苦的体验。两组学生都不了解我的诗歌朗诵水平是否值得他们付钱来听,或者我付的钱是否值得让他们忍受这一体验(他们都不知道它能令人愉悦还是令人痛苦)。可是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他们出钱听还是我付钱请他们听),模具就已铸成,锚也已经设定。不但如此,一旦做出首次决定,以后的决定就会遵循一种似乎合乎逻辑、前后一致的方式。学生们不知道听我朗诵诗歌这一体验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他们的第一决定是什么,他们都把它作为锚定值,依据它来做随后的决定,并为三种长度的诗歌朗诵提供一种一致的回答模式。

当然,马克·吐温得出过同样的结论:“如果汤姆是一个聪明的哲人,如同那本书的作者一样,他此时就能悟出这个道理:‘工作’是一个人被迫做的事情,而‘玩耍’则不是他非做不可的事情。”马克·吐温进而观察到,“英国一些阔绰的绅士夏季每天都要驾着四套马车沿大路跑上二三十英里,这样做会花掉不少钱;可如果付钱雇他们驾车载客,将消遣变成工作,他们是不会愿意干的。”

这些想法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首先,它们说明了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不论是不经意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锚都在其中起作用:我们决定不买麦当劳巨无霸、抽烟、闯红灯、到巴塔哥尼亚度假、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辛苦地准备博士论文、结婚、生孩子、住郊区、投共和党的票,诸如此类。根据经济学理论,我们做出上面的决定是基于自己的基本价值判断——喜欢或不喜欢。

其次,我们能从这些实验中获得哪些对一般生活有益的教训呢?我们自己仔细雕琢出的生活难道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任意的一致”的产物吗?我们在过去的某一时间做出了任意决定(如同幼鹅把洛伦茨当成它们的父母),并且把我们以后的生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最初的决定是明智的且一直遵守,有这种可能吗?我们难道就是这样选择职业、配偶,决定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发型的吗?归根结底,这些决定都是明智的吗?或者它们中有一部分只是我们追随最初印记的一时冲动?

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但如果我们只是自己最初无知的任意行为的集合物,又会怎么样?

这些问题确实难以解答,但从个人生活来说,我们有能力积极改进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我们可以从认识自己的脆弱开始。比如你打算买一个超薄手机(带300万像素、8倍变焦的数码摄像头),或者每天买一杯4美元的极品咖啡。你可以首先从质疑这种习惯开始。它是怎么开始的?同时,问一下自己,你能从中获取多大的快感。这一快感真的就如同你预期的那么大?你能不能把预算压低一点儿,更好地把省下的钱用在别处?事实上,你做一切事情都应该进行自我训练,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在手机的问题上,你能否从超薄型后退一步,减少点儿花费,把一部分钱用在别的地方?说到咖啡——不要问今天你想喝哪种极品混合咖啡,自问一下,你真的应该养成动辄来杯高价咖啡的习惯吗?

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我们所做的首次决定,它在日后能形成一长串的其他决定(关于衣服、食品等)。它从表面上看只是个一次性的决定,对未来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事实上,首次决定的威力可能非常巨大,它的长期效应会渗透到未来我们所做的很多决定里。考虑到这一效应,首次决定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或许现在到了清点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印记和锚的时候了。即使它们在某一时间是完全合理的,但现在,它们仍然合理吗?一旦对旧的选择做了重新考虑,我们就会向新的决定、新的一天、新的机会敞开大门。这似乎是有道理的。

锚和幼鹅的这一切,比消费者偏好的内涵更加深远。传统经济学假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两股力量的平衡:每一个单位价格的产量(供给)和每一个单位价格的购买欲望(需求)。这两种力量交汇点的价格决定了市场价格。

这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信念,但它的核心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上述两股力量是各自独立的,并且共同形成市场价格。本章里的实验结果(以及“任意的一致”这个概念本身)对此提出了挑战。首先,根据传统的经济学架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需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大要素之一。但是,如我们的实验所证明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以很容易地被操控,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偏好,以及他们愿意为不同商品和体验付出的价格。

其次,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架构假定供给和需求这两股力量是各自独立的;另一方面,我们上面见到的那种锚的控制作用却暗示它们事实上是互相依存的。在现实世界中,锚来自厂家的建议零售价格、广告价格、促销、产品推介等因素——所有这一切都是供方变量。因此,似乎不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了市场价格,因果关系在此有些颠倒,而是市场价格本身反过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表明事实上,需求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供给。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在“任意的一致”的架构里,我们看到,市场供求关系(酸奶打折人们就多买)不是基于偏好而是基于记忆!下面是对这一概念的说明。想想你现在对牛奶和酒类的消费情况。假设从明天起要实行两种新税,一种使酒价降低50%,另一种使奶价提高100%。你认为会发生什么?这种价格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消费,少喝点儿奶、少摄入点儿钙,很多人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再假设一下,如果伴随新税而来的是人们对从前的奶价和酒价的遗忘,那会怎样?如果两种产品的价格同样变化,你却记不起这两种产品从前的价格了,那又会怎样?

我料想,如果人们记得住从前的价格并且注意到它的涨价幅度,价格变化就会对需求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人们记不住过去的价格,那么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即使有也会很小。如果人们根本不记得牛奶和酒过去的价格,对牛奶和酒的消费就会保持基本不变,就像它们的价格没有变一样。换言之,我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对过去价格的记忆,以及我们想与过去决定保持一致的欲望,根本不是对我们真正偏好或需求大小的体现。

自由市场与宏观调控

如果有一天政府决定加税,汽油的价格因此翻一番,上述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这会削减需求。但真的会吗?当然,人们首先会把新价格与锚做对比,然后大吃一惊,有可能会减少汽油消费,甚至换一辆混合动力车。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消费者适应了新价格,把锚做了调整(就如同我们适应耐克运动鞋、瓶装水等),我们的汽油消费,在新的价格上,就有可能恢复到加税前的水平。不仅如此,就像星巴克的例子一样,调整适应过程会随价格变化带来的其他变化而加快,例如新标号的汽油、新品种的燃油(如玉米乙醇燃油)等。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汽油价格翻番对消费者的需求毫无影响。但是,我确实认为它对需求的长期影响比我们仅依据价格提高所预测出的短期市场反应要小得多。

“任意的一致”的另一内涵是与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好处有关。自由市场是指:如果你认为我手上的某样东西有更高的价值,譬如说沙发,那这样的交换就对你我双方都有利。也就是说,交换行为是否互利取决于市场上的交易双方是否真正清楚所交换物品的价值。

但是,如果我们的选择经常受自己最初的锚的影响,就如我们从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的选择未必能准确反映我们从这些产品中获得的使用价值与快感。换言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在市场上做出的决定可能反映不了我们对不同物品能够带给我们快感的多少。这样一来,如果我们无法准确计算快感的价值,而仅仅跟在任意的锚后面走,就无法弄清交易是否能让我们受益。例如,由于某一次不幸的初次锚定,我们可能就会错误地拿真正能给自己带来很大快感的东西(但可惜,初次的锚定价较低)去交换仅能给自己带来较少快感的东西(初次的锚定价反而较高)。如果说决定我们行为的是锚以及对锚的记忆,而不是偏好,那为什么还要把交换看作个人利益(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呢?

因此,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不能依赖供给和需求这两股市场力量建立理想的市场价格,也不能指望自由市场的机制来帮助我们把使用价值最大化,那我们就需要另寻出路了。对于社会基础问题,例如健康保险、水、电、教育,以及其他的重要资源,尤其如此。如果你接受市场力量和自由市场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调控市场这一前提,那你就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即政府(我们希望是理性的,考虑周到的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即使这样做会限制企业的自由经营。不错,如果我们都是真正理性的,那么建立在供给、需求基础上,而且没有摩擦的市场就是再理想不过的了。但是,如果我们不是理性的,那么,制定各种政策时就必须考虑这一重要因素了。

无敌奶爸在都市萧尘柳妃萱  医武高手两小无猜  大明孤忠李定国  龙血圣帝  开局签到武当山  血族猎手  铁血丹神  我成了恶魔蜗牛  贞子小姐不要啊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在仙界被当高人签到  穿梭在诸天万界  双宝妈咪超高调安盛夏权耀  必备英语口语2000句  乡村鬼事  无敌奶爸在都市全文免费阅读  妈咪快到怀里来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萧尘柳妃萱小说免费阅读  司少宠妻入骨  

热门小说推荐
至尊豪婿

至尊豪婿

作者石中月的经典小说至尊豪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曾经的豪门弃少沦落为毫无地位的上门女婿,受尽羞辱,十多年后强势回归,曾经你们对我的伤害,我会一一奉还!...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R18多人运动ABO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些最终没有逃过ABO文的宿命,在不得不奉子成婚,认命真香之际,原本逆来顺受的温柔O突然性情大变,分手甩钱带球跑,反而把她给渣了。  江楚些等等,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不对?  顾灵均不对就对了。  世界名画苦情女主在等待降生→苦情女主在等待长大→苦情女主的未来配偶们都被女主她爹搞破产啦→苦情女主爹猛妈强她无敌,一点儿都不苦情。  备注虽然设定是ABO原教旨,但并未涉及开车内容,可无视。不是母女文,主角CP是原配,有养女儿剧情。  10月5号开文。  预收文越界完结文流落荒岛怎么办?,奇怪的恋爱,天使之域,温柔以待,多谢款待,女王陛下,偏爱,胭脂错等。立意根正苗红大好青年努力扭转书中世界不良风气!...

萌宝助攻,总裁老公请宠我

萌宝助攻,总裁老公请宠我

顾柒月车祸醒来发现我老公是帅气多金的总裁大人!附加十级妈控大萌宝!哈哈,人生赢家等下,我是谁来着?啥?她是温城第一恶媛?现代版潘金莲?大佬老公太高冷,不高兴,要离婚。她扯着衣角楚楚可怜,要想生活过得去,哪能没有一点绿。当晚顾柒月被赶出家门,隔天某宝背着书包偷偷摸摸的找上她,一件件掏出宝贝。妈咪,这是爹地的,身份证房产证驾驶本银行卡银行卡银行卡银行卡户口本都交给你。某天某人想扯证了,却找不到自家户口本,某宝狡黠道,户口本在妈咪那。某人扯下脸皮,老婆大人,该要二胎了!...

转生为史莱姆

转生为史莱姆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每周一更新...

幸孕成婚:老婆,乖一点

幸孕成婚:老婆,乖一点

男友劈腿,一夜宿醉,居然一不小心惹上了沈氏集团的太子爷沈耀。沈耀是何等人物,却被拒之门外。如此上等的人物,却偏偏缠上了她,景夕怕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嘛,麻溜的带着球逃之夭夭。从此,消失在他面前。再次相遇,是在三年后,她已经蜕变成圈内第一名模,身边男人无数不说,还多了一个软萌的团子。这些男人是什么鬼?这个小团子又是什么鬼?沈耀怒了沈太太,这颗心,你还要不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