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作为南朝威名赫赫的人物,柳仲礼当年被擒之后,虽然被李泰一番公审批斗搞得其人在汉东随陆之间声名狼藉,但在进入西魏朝廷之后,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礼待。
毕竟柳仲礼成名已久,王僧辩、陈霸先等俱是其晚辈,而且就连当年的贺拔胜都曾在与其交战的时候吃过瘪,所以在关中也是颇有几分知名度。
当年宇文泰并没有直接启用柳仲礼,但宇文护却将其召入麾下,并且在之后坐镇河东的时候,也对柳仲礼多有倚重。之前柳敏还曾向李泰吐槽过,柳仲礼在河东乡里时不乏有仗着宇文护声势而作威作福之举。
不过在柳仲礼的讲述中,则又是不同的版本。据其自述,当年在被宇文护招至门下并任职河东时,为了宣扬政令、压制当地不法豪强而遭到乡人忌恨诽谤,所以在之后也并没有安居乡里,而是又跟随宇文护一起返回关中。
按照李泰对双方尿性的了解,觉得这双方所言估计都是真的,同时也肯定各有水分,并不是全部的事实。不过对此他也懒于追究计较,倒是对柳仲礼因何定居西河郡比较好奇。
在追随宇文护重返关中之后,柳仲礼过了不久便被任命为由敷城郡改设的敷州刺史,而敷州便恰好与西河郡接壤、位于西河郡的南面。据其所言在任上时,治内乡士们感其治功,故而在其离任之时赠予一份位于西河郡的资业,而他也因喜欢陕北的民风氛围,就此选择定居西河郡。
李泰作为新上岸的大硕鼠,当然听得明白柳仲礼言中未曾述及之事。身为一地刺史方伯,想要给自己搞点产业那可太简单了。
而柳仲礼是在去年年末自己进入关中之后,主动上表请辞敷州刺史之职,还算比较识趣。之后估计也是因为担心没了靠山之后,再返回河东乡居估计会遭到乡人们打击报复,所以干脆便定居在了西河郡内。
李泰在听完柳仲礼的自述后,也不由得感叹真是时过境迁、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
但使柳仲礼当年解救建康之危时能够得力一点,不让侯景之乱扩大糜烂下去,那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勤王功臣、南梁第一名将,何至于如今窘迫的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人总觉得自己行恶也不会即时获得什么惩罚,从而一再放低道德标准,但所积攒的恶果最终都会以某种形式降临下来。
李泰本来就想找一户田庄去看一看具体经营的情况,既然遇上了柳仲礼这么个熟人,于是便提议往其家中去看一看。
柳仲礼听到这话后却是陡地脸色煞白,尤其见到李泰身边那一众全副武装的卫队,更是吓得额头冷汗直沁,大概是担心唐公仍然不肯放过他,想要借此将他满门抄斩。
李泰见他吓得这副模样,便又笑语道:“柳侯居国已有数年,于我事迹想必也有所闻。但使奉公守法,自不必担心会遭到官府无端戕害。梁家国业都已成前尘,我与柳侯还有什么旧怨化解不开?”
“罪、小民多谢、多谢唐公仁义恩典!”
柳仲礼听到这话后,神情又是几作变幻,旋即便又一脸激动、语调哽咽的叩拜说道,这才又站起身来在前方带路,向着自己家行去。
柳仲礼的庄园位于郡城西南处不远的位置,水陆交通都很便利,环境也很清静宜居,可见在挑选的时候也是用了心。
整座庄园建筑加上耕地与桑田等等,约莫有十几顷的面积,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土地多是平坦肥沃的水浇地,加上陂塬长势颇佳的几十株桑树,有此优渥的耕织基础,养活一两百人那是绝不在话下。
因有亲兵先一步入此巡视警戒,当唐公仪驾抵达此间的时候,柳仲礼一家人都已经在庄前站立相迎了。户中男女三十几人,除了柳仲礼的妻儿兄弟等亲属之外,还有二十多个士伍男女,这家庭成员数量倒是跟李泰初入关中时差不多。
所以古代尤其是中古时代说某些人家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倒也不是真的已经穷到精光,真正的赤贫之家连获得一个籍民户口、做个自耕农都困难至极,更不要说什么飞黄腾达。
实现阶级跨越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凭着年少力壮和一腔勇气,投身豪强之家做个苍头家奴,混到北齐刘桃枝那种地步就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人生赢家了。
李泰对柳家人口倒是不怎么感兴趣,沿途便一直在询问柳仲礼这座庄园的经营细节。
柳仲礼对此也不敢有所隐瞒,详细介绍道:“得益唐公治水利耕,库利川两岸多成肥田,一岁勤耕细作,亩收粟可达两石有余,收菽则可三石。寒家拥田近九顷,扣除粮种并人畜食料,岁终仍可盈收七百石有余。积粮备荒两百石,余者尽可输官,可得盐引短则二百斤、长则百十斤,入市沽之,又可得利折粟百余石……”
陕北地区主要种植的作物乃是小米、高粱与各种豆类,柳仲礼一家人口三十多,还有饲养的牛马数头,每年自家消耗粮食估计就得上千石,再扣除作物种子等消耗,九顷田地每年还能盈收七百石,这样的收成那是非常不错了,基本上是耕作三年便可有两年积储。
古书讲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技术和亩产量也在提升。再加上柳仲礼一家并不是寻常的自耕农,其部曲乃是隐户,有劳力而无租调,有这样的收成也算是比较正常的水平。
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是以运输销售的距离区分,能运的远那自然价格和利润更高,反之则就低。但也并不是所有人获得盐引后都会去提盐销售,像柳仲礼家搞个百十斤的盐引根本就不够折腾的,所以不如干脆直接卖给那些大盐商们,如此也是一份收入。
但柳家这座庄园显然不只是单纯的种田,就李泰所见的范围便有十数顷之多,除了那将近九顷的耕地之外,还有数顷桑田果园。
南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很多达官显贵也都不讳言商,甚至亲自经营庄园产业与商贾买卖,所以柳仲礼介绍起自家园业来也是很有条理。
“三年之桑,一株一岁可采叶三十斤、收实五十斤,亩植桑株参差二十之间,桑椹可以当食、叶则饲蚕,一亩桑饲得蚕茧五十斤、得丝二十斤有余……”
对于唐公的问题,柳仲礼自是极尽详细的作答,但却不知道他讲的这样详细,已经是触及到唐公的知识盲区了。
李泰虽然也是苦日子熬上来的,但还真做不到像柳仲礼这般对于庄园中所有产出和数据都如数家珍,按照他自己能够理解的数据换算一下,那就是一亩桑树养蚕制成的绢每年大约在二十匹左右。
当然实际的换算肯定没有这样简单,尤其这当中每一个流程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不可等同于一亩桑收绢二十匹。
就连官府在征收户调的时候,都有绢、绵和布、麻这样的选项供人选择,就是因为对许多均田户而言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和时间将绵麻纺织成为绢布,只能上缴半成品作为户调。
柳仲礼家虽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奴婢,但也并没有将所有桑田都遍植桑树,因为养蚕织布根本就忙不过来,如果仅仅只是出卖丝麻等半成品,那所得利润完全不如种植别的更高经济属性的作物。而这当中,柳仲礼就着重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茶园。
“小民旧居襄沔,因有饮茗之疾,本以为离乡之后恐怕便要疏远此味,却不料北州亦多士民嗜好此味。因此之前便托人于汉中觅得几株茶树良品,移植于此庄园之内,虽然失时失地,以致茗叶回甘甚短、苦味悠长,但因此乡品类殊少,收采市卖也得利不少!”
柳仲礼将李泰引至茶园中,指着园中那几十株长势不一的茶树介绍道。他虽然去年年末才请辞,但这座庄园经营不只一时,正因经营的已经颇有成绩,所以才在辞官之后干脆定居于此。
李泰听到这话后,忍不住便指着柳仲礼笑语道:“称贤何必言陶朱,柳侯治事亦功力不浅啊!饮茗之风普及此乡未久,柳侯竟然已经有查并因之得利。”
饮茶之风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隋唐之际才兴盛起来,而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贸商品,则就一直到宋明时期才奠定起来。而李泰之前在兴建师佛寺的时候,便已经有意用宗教仪式在稽胡当中推广饮茶的习俗,几年时间下来也是略有成效。
他在山南的时候,已经开始进行茶叶的种植与品种改良,并且也在将之当作重要的商品向关中以及其他地区进行推广,不只是为了单纯的牟利,也是希望能够借此加强区域之间的文化风尚和饮食习惯上的交流。
没想到在这西河郡中,柳仲礼也是无师自通的感受到这股风潮,并且已经展开了以谋利为目的的本土化经营,不得不说这商业嗅觉也是很灵敏的。
隐婚后偏执大佬步步沦陷 茗门世家叶雅茗 斗罗之罗马时代 代天行道 妖怪里店 幸孕三宝:九爷,霸宠小娇妻云卿卿封九枭 快穿天界:帝圣的老婆 主角是自己 武道踏仙 网王之重生越前龙马 得罪了老板怎么办 我有亿万亿极品灵石 厉先生的替嫁娇妻柳笙笙厉云州 一个人的武侠江湖 霍爷,太太她又作妖了 傅医生每晚都想招惹我 七零团宠真千金 全职法师冰玄凌主 表妹每天都病怏怏 王妃挣钱不争宠
意外失身,恶毒后妈还要把她嫁给传说中翻手云覆手雨的阴狠帝王。他,帝国总裁,商业霸主,大婚当日,他的心还全部都在那夜的女人身上,不断凌辱着自己的妻子果然是个不知羞耻的!他以她失贞为由,百般折磨。她却不知,这场婚姻只是一个惊天阴谋罢了。我们离婚。好她潇洒离去,在华丽转身的回归时,她身边竟多出了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坏宝宝...
主角是唐笑笑姜闫的小说叫做霸道甜妻要独占,它的作者是揽月创作的婚恋生活类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管家看着姜闫和唐笑笑,不由得直叹气,两人若是开诚布公的话,指不定现在有多琴瑟和谐。但是姜闫和唐笑笑的性格所有人都知道,看来这事儿也只能好事多磨。唐笑笑抱着睡衣来到了房间里。她看着这件精致复杂的刺绣性感...
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木叶三大家族之一日向分家的人,白眼发生变化,获得了内视的能力在内视状态下拥有主宰体内的一切的能力偶然间发现先祖的秘密,从此走上和六道仙人不同的路新书从给鸣人治病开始已经上传!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
协禾医院。叶玄因为拒绝给一个顶流女网红让位,瞬间遭遇到了那网红直播间里无数脑残粉的谩骂抹黑和网曝。一时间,叶玄成为众矢之的,被疯狂人肉。贴吧论坛里,充斥着对于叶玄的指责和唾弃。甚至就连叶玄所在的大学,都承受不了巨大的舆论狂潮,准备对叶玄进行退学处理。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叶玄即将面临社会性死亡之时。九大媒体,...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传奇教父由作者比尔盖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传奇教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