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重建德意志(第2页)

除了对以上人员提起诉讼,鲍尔还试图追踪那些最关键、最邪恶的纳粹分子,战争结束后,他们都销声匿迹了,比如希特勒的助手马丁·鲍曼、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医生约瑟夫·门格勒(他直接在囚犯身上做医学实验,人称“死亡天使”),还有阿道夫·艾希曼,他是执行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即种族灭绝)的负责人。鲍尔未能成功找到门格勒和鲍曼,前者于1979年死在巴西,后者后来被证实早在1945年和希特勒在差不多时间自杀了。

不过,鲍尔成功获得了艾希曼所在位置的信息,原来他逃到了阿根廷。鲍尔决定,他不能直接把这一信息告知德国的情报部门,以使其对艾希曼实行追捕及惩处,因为他担心德国情报部门会暗中向艾希曼通风报信,从而使艾希曼逃走。于是,鲍尔将艾希曼的下落转告以色列情报部门,该部门最终成功地在阿根廷抓捕了艾希曼,用一家以色列航空的飞机将其秘密运送至以色列,对其进行公开审判,并最终将其绞死。这件事不仅让世人把目光聚焦于艾希曼,还使人们开始正视那些对纳粹罪行负有责任的所有个体。

鲍尔对纳粹分子的起诉在德国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最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一行为向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人揭露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德国人在纳粹时期都做过些什么。那些被鲍尔起诉的纳粹分子为自己辩护时所用的借口如出一辙:我当时不过是听从命令;我只是遵守了那个时候我身处的社会的准则和法律;我不应该对受害者负责人;我仅仅参与了把从犹太人运往灭绝营这件事;我不过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一个药剂师(或者保安人员);我本人没有杀害任何人;我因为信任权威,被纳粹政府宣扬的意识形态蒙蔽,所以当时无法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

在庭审现场和其他公开场合,鲍尔再三对这些辩解做出回应。他指出,那些被他起诉的德国人犯下的是反人性的罪行,纳粹当局颁布的法律是非法的。因此,一个人不能以遵守这些法律为由为自身的犯罪行为开脱。没有任何一项法律能够允许反人性的罪行。无论一个国家的政府宣扬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明辨是非的意识,并坚守这种意识。在鲍尔看来,类似奥斯威辛集中营这样的杀人机器,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有罪的。不仅如此,诸多被鲍尔带上法庭的被告都宣称自己是被迫行事,但实际上,他们在做出那些行为时并未受到强迫,而是出于自愿。

回到现实,鲍尔起诉的案件中,许多(或者可以说大部分)都未成功:哪怕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些被告还是通常会被德国法庭宣告无罪释放。鲍尔则频繁地成为大众言语攻击的目标,甚至他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不过,话说回来,鲍尔做出的努力的意义在于,作为一名德国人,他一次又一次在德国的法庭上,通过揭示那些痛苦的细节,向德国民众展现了纳粹时期德国人的信仰与所作所为。纳粹政府的斑斑劣迹并不仅仅是几个邪恶领导者的“杰作”。相反,大量的德国普通士兵和官员(其中包括许多后来在联邦德国政府身居高位的人)执行了纳粹的命令,他们因此犯下了反人性的罪行。鲍尔的这些努力形成了1968年德国学生运动的一个必要背景,下文将会详细讨论这一事件。

1982年,距离我上一次旅居德国过去了21年后,我猛然直面了德国人对纳粹时期的观念变化。那一年,我和妻子玛丽到德国度假。正当我们驱车沿着高速公路向着慕尼黑行进时,前方的公路出口标识指向了城郊的达豪,那是之间一个纳粹集中营的旧址,后来被德国人改建为博物馆。我俩之前都没有参观过纳粹集中营旧址,但通过玛丽的父母(他们都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讲述的故事和我在童年时代看到过的新闻片段,我们对纳粹集中营也算有一些了解。尽管如此,这“区区”一个博物馆的陈列展依旧让我们深有感触。万万没想到,我们会被德国人对纳粹集中营的解释(或辩解)方式打动。

事实上,这趟前往达豪的参观经历可以说令人惊心动魄——至少跟我们后来去参观更大、更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时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展览不是由德国人布置的,因为它是在波兰。照片和德语文本栩栩如生地刻画和描绘了达豪集中营当年的场景及其背景:1933年,纳粹势力崛起;20世纪30年代,纳粹对犹太人和非纳粹德国人进行处决;希特勒步步为营,开启战火;达豪集中营本身的运作,还有其他纳粹集中营系统的运作。丝毫没有推诿责任,这场展览印证了弗里茨·鲍尔的格言——“德国人要对自己做出审判”。

我和妻子在达豪的所见所闻正是德国的孩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都要了解的内容。在学校里,学生会从老师那里详细地了解到纳粹的暴行,许多孩子在学校组织的郊游中参观了像达豪这样的、后期被改造为博物馆的前纳粹集中营。能对自己国家过去的罪行做到这般的举国正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在我的认识里,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哪怕能稍微像德国这般严肃认真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印度尼西亚的学生依然对1965年发生的大屠杀(见第五章)一无所知;我认识的日本年轻人告诉我,他们的教科书里没有提到过日本的战争罪行(见第八章);在美国,没有哪一条国家政策规定,老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认真地讲述美国人对越南人、美洲原住民还有非洲奴隶犯下的恶行。在1961年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德国人对自己国家的黑暗过往并未有足够的认识。如果要问哪一年可以被当作德国人观念转变的标志性分水岭,那应该是我们接下来会看到1968年。

1968年学生运动

20世纪60年代,抗议和示威运动在自由世界里大行其道,学生在其中充当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一开始是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还有“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简称“学民社”)发起的“新左派”运动。学生示威运动在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呈现一片星火燎原之势。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的这些示威运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年青一代与上一代的对抗。然而,这种代际对抗在德国以尤为暴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其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上一代的德国人经历了纳粹时期,这便意味着两代德国人之间的鸿沟远比美国人之间的要严重。其次,传统德国社会的权威主义色彩使两代人对彼此都嗤之以鼻。整个20世纪60年代,德国见证了引领自由主义的示威运动的生根发芽,1968年正是这些示威运动积聚到最高点,进而爆发的一年(见插图6.4)。为什么是1968年呢?

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美国,每一代人都因自己特殊的经历而获得了各异的称呼。在美国,我们常常会谈论婴儿潮一代、X一代、千禧一代等。不过,德国逐年发生的变化要比美国深刻得多。当你结识一位美国朋友,两人分享或比较各自的生活经历时,对方大概不会一开始就说:“我出生在1945年,光是了解到这一点,无须我多言,相信你就能对我的人生和我的人生态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是,德国人当真会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比如,他们会说“IchbinJahrgang1945”,意思是“我出生于1945年”。这是因为所有的德国人都知道,出生和成长于不同时期的德国人有着迥异的人生经历。

我要举的例子是和我岁数差不多的德国朋友的经历。他们在1937年前后出生,他们的成长经历在我们美国人或者年青一代的德国人看来是非正常的。因为战争,在很小的时候他们便都经历了诸多不幸。比如,我有6名在1937年前后出生的最亲近的德国朋友:其中一人因为当兵的父亲牺牲,便成了孤儿;一人从远处眼睁睁看着父亲生活的街区被轰炸,好在他的父亲活了下来;一人因为父亲是战犯,从1岁到11岁期间都未能见到父亲;一人因为二战失去了两个哥哥;一人整个童年时期都在桥洞里过夜,因为他所在的小镇每晚都遭受炮轰,当地居民无处安眠;还有一人被自己的母亲指派,每天到铁路调车场上去偷煤,好让家人不至于被冻僵。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在1937年前后出生的德国人有着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他们的年纪足够大,曾亲身经历战争带来的创伤,也曾经历战后的混乱与潦倒,他们曾因战争而无法在学校接受教育;他们的年纪又足够小,因而尚未被纳粹青年组织——希特勒青年团用纳粹思想洗脑。1955年,联邦德国组建起新的联邦军队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太年轻,因此未被征召入伍。1937年生的德国人正好是被卡在征兵年龄线外的那一批人。

在不同时期出生的德国人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会在1968年发生那样一场暴力的学生运动。算起来,参加1968年德国学生运动的示威者基本出生在1945年左右,正好是二战结束之际。他们是如此年轻,没有被培养为纳粹分子,没有经历过二战,对战后的混乱和潦倒也没有记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时间正是德国经济复苏之后、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时期。他们未曾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他们享受着充分的闲暇与安逸,因而有足够的精力投身于学生运动。1968年,这些年轻人正值20来岁。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他们还只是青少年,而弗里茨·鲍尔揭露的正是他们父母那一代人的纳粹罪行。这些示威者的父母大部分出生于1905—1925年。这就意味着,在1945年左右出生的德国人看来,他们的父母曾投票给希特勒,曾顺从于希特勒,曾为希特勒而战,或者曾被希特勒青年团控制下的学校组织灌输纳粹信仰。

青少年普遍会有批判和挑战自己父母的倾向。当弗里茨·鲍尔在20世纪60年代向大众公开他的调查结果时,大部分在1945年左右出生的年青一代德国人的父母对纳粹时期的那段经历缄口不言,他们往往选择躲在工作和战后经济奇迹的背后。要是他们的孩子问道:“爸爸妈妈,纳粹时期你们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和1961年的时候那些老一辈德国人对我说的话是相似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根本无法想象在极权国家中生存是什么样的体验,那时的人没办法随心而为。”当然,这般托词并未让年青一代的德国人满意。

结果是,1945年左右出生的德国人不信任自己的父母一代,认为他们是纳粹分子。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中的另外两个侵略国——意大利和日本,也发生了由学生组织的暴力示威事件。相反,1945年左右出生的美国人视自己的父母一代为战争英雄。不过,这并不是说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青少年比起其他地方的青少年在挑战父母的权威方面有所收敛,而仅仅是说,前者不会以战争犯的说辞来讨伐自己的父母。

1968年的德国有一个被众人铭记的标志性时刻。一个名叫贝亚特·克拉斯菲尔德的年轻非犹太裔德国女性(比1945年左右出生的那代人要大几岁)嫁给了一名犹太人,该犹太人的父亲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被用毒气毒死。1968年11月7日,贝亚特朝着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库尔特·基辛格尖叫一声“纳粹”,并往他的脸上扇了一巴掌,因为库尔特曾是一名纳粹党人。尽管1945年左右出生的德国一代视自己的父母为纳粹共犯,并因此而看不起他们,但这并不是导致1968年德国学生运动的唯一原因。德国学生更多的是与1968年的美国学生和“嬉皮士”抗议相似的主题:越南战争、权威、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本主义、帝制,还有传统的道德观念。1968的德国示威者觉得当代德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法西斯社会,而老一辈的德国保守派则将这些年轻的暴力左翼叛乱者称为“希特勒的孩子”,因为他们仿佛是当年暴力且狂热的纳粹冲锋队和党卫军的化身。许多抗议者是极“左”分子,部分人实际上移居到了民主德国,从而为其在联邦德国的拥趸提供资金和信息支持。老一辈的联邦德国人这样回应那些叛逆的年轻人:“好啊,你们不喜欢这里,就上民主德国待着去吧!”

1968年,德国学生中的激进派比同时期的美国学生制造了更严重的暴力。部分德国学生前往巴基斯坦接受了恐怖分子的培训。在德国的恐怖分子群体当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一个自称“红军旅”的组织,这个组织还被叫作“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以该组织的两名恶名远扬的头目乌尔丽克·迈因霍夫和安德里亚斯·巴德尔命名。这些恐怖分子起初是在商店里纵火,继而开始绑架,投放炸弹,大开杀戒。那些年间,被他们绑架或杀害的人中包括德国“建制派”的领袖人物,例如西柏林最高法院的一把手和西柏林的一名市长候选人,还有德国的联邦检察官、德意志银行的负责人,以及联邦德国雇主协会的会长。结果,甚至大部分的德国左翼人士都感受到极端左翼带来的威胁不断加剧,因此他们不再支持极端左翼。联邦德国的恐怖主义势力在1971—1977年达到顶峰。1977年,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汉莎航空的客机,以换取被囚禁的恐怖分子的自由。此次恐怖主义行动失败后,安德里亚斯·巴德尔和另外两名“红军旅”成员在狱中自杀,把联邦德国的恐怖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随后,陆续有两波恐怖主义浪潮再次袭来,直到1998年,“红军旅”才宣布解散。

学生运动的余波

在某些场合,1968年的德国学生运动被形容为“虽败犹荣”。意思是,虽然学生激进分子的两个目标——以不同的经济体系代替资本主义体系和推翻联邦德国民主政府都失败了,但他们确实间接地达成了部分目标,因为他们呼吁的部分议程被联邦德国政府采纳,他们的许多想法也被主流社会吸收。时移世易,一些参加了1968年学生运动的激进分子后来成为联邦德国绿党中领衔的政治人物,例如约施卡·菲舍尔,他从昔日活跃的激进分子一跃成为西装革履、美酒在手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部长,后来还升任联邦德国副总理。

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传统德国是权威型社会。这些特点早在希特勒之前便存在已久,但纳粹社会因强调“Führerprinzip”,即“领袖原则”,而使权威主义特点更为明显。在纳粹统治之下,全体德国人民不仅要向被正式称为“领袖”的希特勒起誓,而且要在政治上对他无条件服从,同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对他无条件服从。

尽管在二战中的惨败使德国权威型政体的信誉有所下跌,但老一辈德国精英及他们的思想在战后德国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1961年住在德国的时候,曾观察到一些与政治无关的现象。比如,体罚儿童在当时的德国是很普遍的,父母不仅可以打孩子,而且还将其视作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我曾在德国的一所科研机构工作,那里有120名科学家,他们的职业生涯走向完全由该机构的主任一个人说了算。比如,要想在德国的大学找到一份教职,你首先得拿到一个博士以上的学位,这个学位叫作“特许任教资格”(Habilitation)。可是,我所在的那个机构的主任每年只批准这120名科学家中的一人获得这个特许任教资格,而且这个人选完全由他来决定。不管你走到哪里——大街上、草坪上、学校里、私人或公共建筑里,都能看到一些标语,上面写着禁止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有一天早上,我的一名德国同事气冲冲地来上班,因为前一天晚上他回家的时候发现公寓大楼前的草坪被带刺的铁丝网(在德国,铁丝网不禁会让人想起集中营)围了起来,而这片草坪原来是他家孩子玩耍嬉戏的乐园。当我的这位朋友质问公寓的经理时,后者毫无歉意地回应道:“禁止踩踏草坪,但是那些被宠坏的小孩还是在草坪上走来走去,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架起铁丝网来阻止他们继续这么做。”

回想起来,在我结束1961年德国之旅时,德国人的权威主义行事方式和态度已经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62年的“《明镜周刊》事件”。当时,经常对国家政府进行批判的《明镜周刊》发表了一篇质问德国联邦国防军实力的文章,阿登纳总理的国防部部长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以富有权威主义色彩的傲慢态度做出回应,逮捕了《明镜周刊》的编辑,并以怀疑其犯了叛国罪为由没收了他们的文件。该事件引发德国公众强烈的谴责,迫使政府放弃镇压政策,施特劳斯不得不下台。然而,施特劳斯依旧手握权势,1978—1988年,他一直担任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州长,还在1980年参加了德国总理的竞选(最终被击败)。

1968年以后的德国,自由化趋势日渐强盛。在1969年,这股趋势导致了保守党的落败,该党此前在德国已连续以联盟形式执政长达20年。今时今日的德国比起1961年的德国,在社会层面要自由许多,再也没有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了,实际上,现在体罚孩子在德国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德国人的穿着打扮变得更为随性,女性地位的不平等程度有所缓解(参见德国政坛中的常青树——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称呼上,人们更多地使用非正式的代词“Du”(你),而不再经常使用正式的代词“Sie”(您)。

然而,现在我去德国时还是会被那些铺天盖地的“禁止××”的标语困扰。我的那些德国朋友在去过美国之后的感受各不相同,他们中有的人认为如今德国的权威主义色彩比美国要淡得多,有的人则认为目前德国依然存在许多令人惊恐的权威主义行为。反过来,当我询问去德国旅游的美国人是否认为德国是权威主义国家时,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或之后的美国游客,因为未曾见证过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凭直觉对今日的美国和德国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德国仍旧处于权威型社会。像我这样较为年长的美国游客因为见证过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德国,则会拿现在的德国和当年的德国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今日德国的权威主义色彩已经大大淡化。我觉得这两组比较都很准确。

勃兰特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1968年的德国学生运动中,学生呼吁的许多目标在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任下通过和平政府加速达成。勃兰特总理出生在1913年,曾因政治观点不同被迫从纳粹德国逃亡,二战时期待在挪威和瑞典。1969年,在康拉德·阿登纳所属的保守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连续执掌总理之位20年之后,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SPD)一把手的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第一位左翼总理。在勃兰特的带领下,德国开始进行社会改革,政府追求的目标涵盖了当年学生提出的一些主张,例如淡化德国的权威主义色彩、提高女性地位等。

不过,勃兰特最辉煌的成就是在对外关系领域。在他上台之前,联邦德国政府由保守党执政,政府拒绝承认民主德国政府的合法性,并坚持称联邦德国政府是德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除了苏联,联邦德国政府未同其他任何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邦德国政府拒绝承认奥得河与尼斯河以东的原德国领土已然丧失的事实——其中东普鲁士被划归苏联,余下部分则被波兰占去。

勃兰特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外交政策,不再全然坚持上述的立场。他与民主德国政府签订条约,同波兰及其他被称为“东方集团”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他承认奥得河–尼斯河线为波兰与德国的边界,也因此接受了该边界线以东的原德国领土都已无法收回的事实,这当中包括那些一直以来都属于德国并且对于德国的国家认同至关重要的区域:西里西亚、普鲁士的一部分和波美拉尼亚。放弃对这些区域的所有权是德国迈出的沉重一步,对德国国内的保守党——基督教民主联盟而言,这是无法忍受的,该党宣布,如果能赢得接下来1972年的大选,它将会在重新掌权后废除上述条约。事实上,勃兰特的所作所为正合德国选民的心意,他所在的政党以高于上一届选票的多数票赢得了1972年的大选。

勃兰特职业生涯中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1970年访问波兰首都华沙之时。波兰是二战中国民丧生比率最高的一个国家。最大的纳粹集中营就位于波兰。波兰人有千万种理由去憎恨那些不知悔改的纳粹德国人。在1970年12月7日访问华沙时,勃兰特参观了华沙犹太区,这里的犹太人曾于1943年4月和5月发起反抗纳粹占领运动,但都失败了。在波兰民众面前,勃兰特情不自禁地双膝跪地,承认纳粹侵害了数百万受害者,并且为希特勒的独裁与二战中德国的所作所为请求众人的原谅(见插图6.5)。哪怕是那些后来仍然不信任德国人的波兰人也承认,勃兰特的举动并非有意策划,而是充满诚恳并且饱含深意的。在当今世界,外交声明无不是经过精斟细酌,再由领导者照本宣科地读出,而勃兰特在华沙犹太区下跪的举动无疑树立了一个典范,它代表着一国领导者为本国给他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而真心实意地道歉。想想许多国家的领导者从未做到这样:美国总统没有对越南人民这么做,日本首相没有对韩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这么做,斯大林没有对波兰人民和乌克兰人民这么做,戴高乐也没有对阿尔及利亚人民这么做。

勃兰特之举为联邦德国带来的政治收益在他访问华沙犹太区20年之后才体现出来,当时距离他辞去总理一职(1974年)已经过去很久。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对一位联邦德国总理来说,要想通过个人努力来直接推动德国的重新统一,几乎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勃兰特之后的两位联邦德国总理——社会民主党的赫尔穆特·施密特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的赫尔穆特·科尔,均延续了勃兰特的一系列政策:与民主德国进行贸易,与东欧国家寻求和解并与“铁幕”两边主要国家的领导者培养良好的个人关系。在美国与西欧国家眼中,联邦德国现在是值得信赖的民主国家和可靠的同盟。在苏联和它的东方集团伙伴眼中,联邦德国现在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不再会对自己构成军事上或领土上的威胁。

勃兰特与民主德国签署的条约在施密特与科尔时期持续得到认可,这使成千上万的联邦德国民众得以探访民主德国,还让一小部分的民主德国民众得以进入联邦德国。两德之间的贸易渐增。渐渐地,民主德国的民众得以观看联邦德国的电视节目。这让他们开始对比联邦德国相对优质且不断提升的生活标准和民主德国相对较低且不断下降的生活标准。此时的苏联面临着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困境,因此它对其他东方集团国家强加自己的意志变得不那么容易。在此背景下,民主德国开始走向终结,这是完全不受民主德国或联邦德国控制的一步:1989年5月2日,与民主德国南部相隔一个东方集团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另一个东方集团国家匈牙利,决定撤走自己与西方民主国家奥地利之间的围栏,而奥地利毗邻联邦德国。4个月之后,当匈牙利正式开放这一边界时,成千上万的民主德国民众抓住机会,经捷克斯洛伐克与匈牙利逃往联邦德国。(这一边界正式开放的日期为9月11日,恰巧与发生在智利的1973年皮诺切特政变和发生在美国的2001年世贸双子塔恐怖袭击事件是相同的日期。)很快,成千上万的民主德国民众在莱比锡的大街上对本国政府发起了抗议,民主德国的其他城市很快便跟上莱比锡的步伐。民主德国政府本想向民众宣布未来将会发放前往联邦德国的直接通行许可,以了结这件事。然而,负责在电视上宣布这一决定的官员把事情给搞砸了,跟原定计划不同的是,这位官员宣布,民主德国政府“即刻”开放前往联邦德国的通行许可。当天(1989年11月9日)夜里,数以万计的民主德国民众抓紧机会,马不停蹄地奔向联邦德国,没有受到边界警卫队的阻挠。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替身的我和白月光互穿了  全球神邸:我随机获得万界宝物  末日求生  紫金陈:少年股神(全2册)  上班第一天,我拒绝了无偿加班!  魔王奶团敲凶哒  末世:开局爆出一只貂蝉  灵域战仙  莲静竹衣代表作品合集(共8册)  夏元  百龙传奇:人龙传  读美文库——再别康桥  知乎高赞答主:温酒的睡前故事(全2册)  王牌狙击手(全5册)  穿书之黑化反派自救手册  冲出豪门似鸟飞  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  我的竹马是哭包  谢邀:人在迪迦刚成邪神  

热门小说推荐
沧澜法师

沧澜法师

一个修真界的天降奇才,莫名其妙的转生在了异世,在这里,他惊讶的发现原本自己的一身修为居然莫名其妙的不可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强悍之极的精神力。在这个魔法已经泯灭了万年之久的沧澜大陆,且看这个少年是如何中兴魔法,让这异世大陆再起波澜!转头空,寂寞城盛世还需枯骨呈西风紧,雪临城人间寂寞几回重落叶黄花人不再雪花深处血飞红...

穿越做皇帝

穿越做皇帝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瘦子废物的经典小说穿越做皇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穿越了以后,却发现自己获得了系统,而且莫名其妙变成了最后的皇帝。...

农门医女:妻悍夫祸少

农门医女:妻悍夫祸少

五文钱,苏琳被卖给一个据说恶鬼缠身的穷男人。还附赠一对糊涂软烂的公婆和两只贪得无厌的大哥大嫂。再加上娘家一堆奇葩亲戚日子一天天过得热闹非凡。苏琳捋起袖子冷笑奇葩再多,也都得乖乖臣服在老娘的凶悍之下!任何极品,来一个撕一个,来两个撕一双。撕得血里呼啦,人惧鬼怕。再发挥一身好医术给男人治病,强行镇压公婆,赶走搜刮勒索的大哥大嫂督促男人奋发向上,小夫妻一起发家致富。不过等一等!苏琳相公,说...

我的透明老公

我的透明老公

男主版简介我叫富小明!但我是个穷比我是这本书的男主!但我没男主待遇。别的男主送女主房子车子鲜花口红我只能送女主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本文男主穷,女主穷,连男二都穷史上最穷的言情班底来了女主版简介婚前,我们的父母说生女儿压力小,什么都不用操心,房子车子无需考虑,找个男人嫁了就是了婚后,我们的老公说房子车子都是我买的,你不爽?你不爽你滚出去就是啊,没人拦着你我不想和母辈一样,结婚几十年,最后发现,老公和他的父母兄弟才是一家人,而自己永远只是一个有点用的外人我不想找一个在家庭中永远缺位隐形透明的老公!于是,我严格遵守三不原则没赚钱之前,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PS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故事)...

都市之三少爷传说

都市之三少爷传说

作者伤心的小桂的经典小说都市之三少爷传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普通人的世界,武者的世界唐星宇唐三少爷,玩转两个交错的世界在普通人的世界,他是豪放不羁的大善人在武者的世界,他是让人惊惧的魔神...

军魂,最后的救赎

军魂,最后的救赎

军魂,最后的救赎2018现实题材主题征文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年轻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杨成峰被编入第五军,随后跟着连长萧天河一起编入中国远征军,踏上了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为保卫自己的国家,民族,御敌于国门之外,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他们无畏的战斗,却也被出卖,被遗弃,看着同胞战友们白白的牺牲。在经历着内心的迷惘。背负着中国军人百年以来不能阻敌入侵的耻辱,寻找着军人最后的救赎。若我们无法回家,就用我们的血肉为祖国,为民族铸成新的长城,御敌于国门外!屹立千万年,纵使鲜血流尽,骨肉成灰,战魂永铸,永不倒塌!通过两对兄弟在抗战中的遭遇,真实反映了那段远征军的悲歌和那个时代的无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