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章(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大山水(.shg.tw)”!

第二十四章

由汴京而金陵,从长江到黄河,兴也亡也,祸也福也,得也失也,千百年来多少往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淹没着,宏扬着,每一个历史散落的碎片,只要你用心灵去撞击,都会发出岁月的回声。这是一个暮春的傍晚,我在秦淮河畔漫步,想起了文怀沙先生谈及李后主时的教诲:“时易世迁,政亡人息,大抵如是。可是,青山依旧,江河奔流,文化不泯。因此故,现实中人其实是历史中人,又总想挣脱历史而去,这是人的悲喜。金陵文事,当以李后主为最,却又不能不上溯至南朝沈休文,历来以声病说执论偏狭为人讥。其实大不然,沈休文善悟梵音,创浮声切韵之学,梵音之辩,厥功奇伟哉!”从先生这一振聋发聩的思索出发,便能想到唐诗之盛李唐诗星闪耀,莫不是“纷纷从律法中吟味自由”,“仿佛飞鸟入林,啁哳争鸣,咸以栖止于和谐世界为绝妙境界”,“于是遂有金相玉振尽得古今体势之杜律焉”文怀沙先生语杜甫、李白而降,词乃代兴,而使词与诗并列卓然成为大家气派的,先生认为“实肇自绝代才人南唐李钟隐”,即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号钟隐。

秦淮河两岸,灯火初上。

秦始皇凿秦淮河断金陵王气其实只是传说,秦淮河自古以来便是长江的一条天然支流。

江河水系仿佛是从中国西部极高处立足生根,然后绵延而下,纵横交错历时千百万年而生气犹在的参天神树的根系,再如织锦一般散布着,流动着,连天接地化生万物。

山有山的位置,水有水的流向。

文先生说:“大匠胸次,不废绳墨。”此非大山水乎?

黄河、长江,风情万种地显现着、流动着。

亲爱的读者,当我写到“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被一杯毒酒毒死于汴京时,实际上已经在回想宋朝了。这个因为处汉唐之后又分裂成北宋、南宋,而很有可能被忽略的朝代,其实是拥有最卓越之人物,在经济、科学与文化上气派恢宏趋于极盛的朝代。

这个最卓越之人物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

沈括,1033年生,1097年卒,字存中,北宋钱塘即今浙江杭州人,嘉祐进士。《宋史,沈括传》对沈括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能,皆有所论著。”《梦溪笔谈》共30卷,正编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在数学上,沈括首创隙积术和会圆术;物理学方面,沈括最早发现了磁针的“常微微偏东,不全南”的现象,是地磁偏角的最早发现者,较之西欧早出400年。沈括记载了延安百姓开采、使用石油的情况,首先提出了“石油”这一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科学命名,并极有远见地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为什么?石油“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北宋之时,沈括已经预见到了木柴这一能源的被替代,是不可逆转的,当时沈括所见已经是林木凋敝了:“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一)同时,沈括也指出,“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为记烟墨,沈括有《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沈括不是一般的奇才奇人,而是大才全才之人,他对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有兴趣,也各有建树。沈括之世,欧洲一片沉寂,而沈括之见在当时地球上,可说是炬火闪烁烛照长夜。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提举司天监时所作的《浑仪议》、《浮漏议》和《景历表》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由沈括首创的《十二气历》废除了阴阳合历中的置闰之法,与今日世界通用的阳历法不谋而合。他对黄道与白道交点后退的度数推算,与现代天文学研究成果极其相似。

沈括于地学的贡献在于,他对海陆变迁、流水侵蚀、古生物化石、矿物及地震等都有记载及前人所未发之见地。他是第一个对我国华北平原之形成,作明确无误的海陆更替的精彩论述者: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距东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流所湮耳。

太行山中的螺蚌壳证明了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沧桑之变,“今距东海已近千里”的东海是渤海,因渤海在东,古人亦称东海。

沈括游雁荡山,写有《雁荡山记》,抒情、写景、怀人,教人目不暇接,开头便是“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这是为什么呢?直到宋真宗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即便是号称山水诗圣手的谢灵运为永嘉太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风景是怎样退隐、藏匿、不显的呢?

沈括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百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漱、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沈括对雁荡山实地考察后,提出流水侵蚀作用是形成雁荡诸峰的原因。他还把各地沟壑中的“植土龛岩”“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的现象与雁荡山相比较,虽此土彼石,却都是“水凿”而成。从而对流水侵蚀地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沈括比美国人赫登于1788年在《地球理论》中提出的流水侵蚀学说,早了700年。沈括在描述雁荡诸峰时的“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在现代地貌学上称为“古夷平面”,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这一直到近代才出现于西方地学著作中的学说,沈括在11世纪时便已有了精细的考察与论断了。

竺可桢先生论及沈括有关雁荡山的发现时,感慨说:“在我国十一世纪时,而有此种见解,可称卓识。”(《梦溪笔谈》,巴蜀书社1996年第一版)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最卓越的人物”,而《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亲爱的读者,当11世纪时,沈括写雁荡山的文字中,已经说到了陕西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凿”而成,那水就是黄河及黄河流域诸水。由此还可以联想到沈括没有涉足的金沙江与横断山,远远望去,那大山奔突横断,山谷间的所有风景,包括激流冲刷的江水,似乎一切都是“无”,其实,那是“有”,“不以有为有”,“水凿”的奇观啊。风景之大者,只是在退隐中积聚、显现,谁能去追溯那“水凿”的洪荒亘古?

发现风景的人是伟大的。

占有风景的人是渺小的。

践踏风景的人是罪恶的。

沈括晚年隐居润州,把自己购置的田园经营为“梦溪园”,隐居八年后去世。在《梦溪笔谈》自序中,沈括写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唯与笔砚谈,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与寂寞。

可是,没有孤独与寂寞又哪有纯粹、清静呢?

沈括的仕途屡有周折,最后贬官、归隐、笔谈。沈括做过什么官、做过多大的官,都无足轻重了,沈括只是以笔谈垒筑起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的丰碑,这丰碑的正面写着孤独,反面写着寂寞。

沈括的出现与成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与整个宋代科学思想的活跃,四大发明在长江流域最终完成密切相关。要而言之,宋时雕版印刷盛况空前;书院之多举不胜举;火药在南宋时已应用为长竹竿火枪,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原始管形火器,后发展为“突火枪”及5公斤重的铁壳炮,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还有指南针、造船技术及文化名人等等,不一而足。

人在天涯  秋天的雕像  亡命天涯  潮满大江  走向孤独  21世纪不是梦  边缘人语  汪曾祺书信集  中日恩怨两千年(全四册)  走出屏风的年代  探秘奇缘  秋窗三语  重生农家:种种田,撩撩汉  从维熙纯情散文新作  我将飘逝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十讲  抒情诗一百首  佛缘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小草  

热门小说推荐
前妻很抢手:老婆我们复婚吧

前妻很抢手:老婆我们复婚吧

拿着孕检单,她满心欢喜想与他分享,却不想他正在和那个女人缱绻她半真半假地笑着说我怀孕了。换来的,不过是他愤怒的嘲讽,安如初,我们一直有安全措施,请问你这是背着我,怀了谁的孩子?随后,他派人送来一纸离婚协议书,连露面都不屑。这一次,她彻底心死,签下自己的名字,净身出户。既然他不要孩子,那她就带球跑。但是谁...

通天武皇

通天武皇

千锤百炼的肉身!能使自己身体化为虚影无视任何伤害的天赋!体内有着上古遗留下来的神秘通天珠!少年卓羽狩猎时,意外与通天灵珠融合,得上古神剑传承,获功法秘宝无数,以凡人之躯炼就不灭金身,孤身闯魔龙殿火烧龙域,破天门纵横三界,问鼎武者至尊宝座。在这实力为尊的世界上,他依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通天之路每天稳定更新,请放心收藏!我的Q群69031394,可以进来聊天打屁。。。。...

御天邪神

御天邪神

血性男儿庄弈辰,穿越异界,得惊世传承。圣魔开,入邪道,修最强的战技,装最牛的逼,追最美的女人,守最重的情义,自可风流傲苍穹!...

漫威毒液吞噬万界

漫威毒液吞噬万界

顾北穿越成了漫威的毒液,并且获得诸天穿越系统。来到海贼王世界附身艾斯,获得超强烧烧果实能力。来到斗破世界附身萧炎,获得无敌成长属性的弄火诀。来到七龙珠世界附身卡卡罗特,获得战斗名族的越挨打越强能力。漫威主世界中,顾北嚣张地对紫番薯说道,我就是附身到一只狗身上,你都打不过我!...

商踪谍影

商踪谍影

商战谍战不是宫斗那般缠绵千百年,他们胜负就在一瞬间。低廉的成本,遍地的猎物,丰厚的回报,商业间谍肆无忌惮的四处掠食。亦有专业人士组建护航团队对抗这些掠食者,尽管他们人数很少,尽管他们生存很困难,但是他们始终在坚持。没有硝烟的战火一触即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