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究竟天堂或者佛土是什么形状呢?那就是说,随便你爱画成什么形状就什么形状,反正大家都没有去过。
所以一般人心中的佛国世界及庄严佛土,都是因人而异的,爱黄金的人想到的是黄金遍地;爱山水的人,一定梦到佛站在高山顶上,好清净!好美!这叫作各如其所好,也就是楞严经上的四句话,「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宁有方所」。
世界上一切知识的范围,宗教哲学的境界,都是依一般人自己的心灵造成的。随众生心量的大小,你那个天堂,你那个佛土,也有大小。应你所知的范围,量的大小,佛国就有多大小。
循业发现,有些人同样的学佛打坐,但所看到的佛都不一定,你那个佛鼻子高一点,我那个佛鼻子塌一点,总有点不同。这是什么道理?是个人心境业力的发现不同。宁有方所,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没有一个固定的心所作用,是绝对的唯心,纯粹的唯心。
所以佛在这里问,「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说不是的,他否认所谓的庄严佛土世界存在。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金刚经常用这种论辩方法,所谓庄严佛土,只是一句形容的话;「即非庄严」,实际上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庄严。我们想像的庄严,一定是地方清净,大家闭著眼一想啊,一定想一个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的境界。但是这只是你想像的,有这么一个境界相,已经是不庄严了。绝对的清净,绝对的空,绝对不是你想像的,是名庄严,所以叫做不可思议。
这三句话,正,反,最后的综合,告诉你毕竟的空灵,而你所讲的空,想像当中的空,已经是不空了。真正佛土的庄严,你没有亲自证到过,不要空洞的想。这是须菩提回答的道理。
打火机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教我们修行的方法来了,注意啊!金刚经讲到这里,就告诉我们一个修行的方法,是第二等的方法,因为第一等的大家不懂,是没有字的;第二等是有字的,应无所住。什么叫无所住呢?应随时生清净心。譬如有人讲,老师啊,这两天修行很好呢!有清净心。现在大家听过金刚经,很内行了,他只要有一个清净心,已经是所知量,范围很有限了。
现在佛解释什么叫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这一句话,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此心本来无所住的啊!因为你不明白此心无所住,无所住是毕竟空;有个空的境界,就不对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我们常谈的这两句话,勉强来描写,就是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当年我有个朋友,学佛有点心得,那个时候刚刚有打火机,人家问他,佛是什么?他说就像个打火机一样,卡达!用它就有,不用就没有。
因师而瞎的眼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注意这一句话喔!须弥山王就是讲法身,得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初步证到一点法身了。法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法身也是大身,也叫做无边身。他说你要得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啊!对佛的法身庄严净土,都知道了,佛的世界,佛的净土,就是这个样子。他说,我再告诉你啊!假使我讲一个人,身体大得像须弥山一样,像喜马拉雅山那么大,胖得比昆仑山还要胖,你说他大不大?那是一个譬喻,是说法身无量无边的大,永远的不生不死。佛告诉他最后的结论,「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摆脱了我们肉体的身见,身见就是八十八结使第一个解脱不了的疙瘩,把身见空掉了以后,就可以证得不生不死的法身。
不生不死的法身,也是一句抽象的话,佛法只有实证,你证到了以后才知道,是法不可说,不可说,凡是说的都不对,这个就是法身。所以禅宗讲的悟道,第一步就是要证得这个空性的法身,身见才能够脱掉,才可以说学禅。
这两天你们考试的题目禅是什么?大家答的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禅是佛的心法,根据楞伽经,或根据金刚经,佛讲得很清楚;可是大家没有留意,随便说要学禅,观念、见地上都不清楚。这个见地不清楚就一错再错,所有的修持做功夫,走的都是歪路,因为起步走错了。这不能瞎搞的,不能乱玩的,所以禅宗祖师有一句话:「我眼本明,因师故瞎。」这是一个大禅师悟道后讲的两句话,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著作,与我一样,乱搞的,经常会把人家的眼睛搞瞎了的,这一点要注意,要特别注意!
这一品庄严净土,我们给它的结论偈子如下:
第十品偈颂
外我无身是大身 若留净土即留尘 然灯吩咐庄严地 挂角羚羊何处寻
「外我无身是大身」,外我无身是引用老子的话,「外其身而后身存」。我们学佛修道,先把身见能够解脱了,所以外我无身,到达了无身见的境界,那第一步的学佛,已经证得了。法身也就是大身。
「若留净土即留尘」,你心中还有一个净土,认为是佛境界,这个清净就是尘,留尘就是障碍。
「然灯吩咐庄严地」,佛不是说吗?他在然灯佛那里悟道,所以然灯佛给他授记,说他悟了,再转身修持,将来在这个世界上成佛,作教主,说这个证道是庄严净土。名辞上叫做净土,叫心净,叫心印,并没有个实际的境界啊!若有个实际境界,若留净土即留尘。所以然灯吩咐庄严地,就像禅宗祖师说的:「挂角羚羊何处寻」。据说羚羊睡觉的时候,把身体一翘,羊角挂在树上就睡觉了,打猎的人不知道,在地上找这个羚羊也找不到。所以说我们一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如羚羊挂角。其实,只是譬喻而已。
譬如我们两个钟头来研究金刚经,这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所说的,所听的,都是挂角羚羊何处寻,现在就在净土中了。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不可数的福
唯识与中观 严拓 我说参同契 笨狗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易经杂说 温故而知新 论语别裁 何如 烈狗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白话易经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历史的经验 孟子旁通 如何修证佛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斯文败类 小崽崽他超行的
超凡世界由作者资产暴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超凡世界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平凡的人,讲述平凡的故事。你我身边的故事,琐碎,却真实。...
...
为了更强,唐锋吞食丹药,却不想药力爆棚,差点自爆而亡。父亲遗物自发救主,恍惚间,唐锋经历了三世轮回,看到了三世大帝的一生种种。唐锋醒来,为梦想而努力,为爱而奋斗。面对人生,唐锋豪言与我点滴之恩,我必涌泉相报,与我为恶之仇,我必雷霆相还!且看少年唐锋得到三世大帝记忆之后,从一个小城少年,一步步成为傲啸九天的无上至尊。...
吴旭低调入赘,总裁老婆顾小慧百般刁难,窝囊已久,终于决定不再伪装,强势回归,重塑九五之尊本站为书迷更新我的傻白甜美女老婆最新章节,查看独牧人所撰玄幻我的傻白甜美女老婆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作者贾傲少寒的经典小说混沌丹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谁说炼丹需要炉鼎?我苏悯生,只需轻动意念,便可炼天下百丹,无出其右!听闻神明可统一天地,那我苏悯生,岂不是轻吐口雾,便可荡平世间险恶?鸿蒙宇宙万物归一,久不分离。刚不巧,我苏悯生,控混沌,掌天道。踩世间万才,灭诸天神魔,征鸿蒙世界万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