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的论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写下去的。我想,应当在分析限定动词变化之前写上一篇有分量的长的绪论,说明&ldo;混合梵语&rdo;的来龙去脉以及《大事》的一些情况。我觉得,只有这样,论文才显得有气派。我翻看了大量用各种语言写成的论文,做笔记,写提纲。这个工作同做卡片同时并举,经过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一篇绪论,相当长。自己确实是费了一番心血的。&ldo;文章是自己的好&rdo;,我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文章分析源流,标列条目,洋洋洒洒,颇有神来之笔,值得满意的。我相信,这一举动一定会给教授留下深刻印象,说不定还要把自己夸上一番。当时欧战方殷,教授从军回来短期休假。我就怀着这样的美梦,把绪论送给了他。美梦照旧做了下去。隔了大约一个星期,教授在研究所内把文章退还给我,脸上含有笑意,最初并没有说话。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觉感到情势有点不妙了。我打开稿子一看,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在第一行第一个字前面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后面画上了一个后括号。整篇文章就让一个括号括了起来,意思就是说,全不存在了。这真是&ldo;坚决、彻底、干净、全部&rdo;消灭掉了。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捧,茫然、懵然,不知所措。这时候教授才慢慢地开了口:&ldo;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都是别人的意见,根本没有你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你重复别人的话,又不完整准确。如果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挑剔,从任何地方都能对你加以抨击,而且我相信你根本无力还手。因此,我建议,把绪论统统删掉。在对限定动词进行分析以前,只写上几句说明就行了。&rdo;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我无法反驳。这引起了我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心潮滚滚,冲得我头晕眼花。过了好一阵子,我的脑筋才清醒过来,仿佛做了黄粱一梦。我由衷地承认,教授的话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我由此体会到:写论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2)
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写规模比较大的学术论文,也是我第一次受到剧烈的打击。然而我感激这一次打击,它使我终生头脑能够比较清醒。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有了创见写论文,也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空洞的废话少说、不说为宜。我现在也早就有了学生了,我也把我从瓦尔德施米特教授那里接来的衣钵传给了他们。
1987年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第三部分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
站在学术新潮流的前面
各国学术发展史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学术同宇宙间万事万物一样,都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随时变动的。变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不外两项,一是新材料的发现,一是新观点、新方法的萌生。梁启超论晚清时代中国学术发展时说:
自乾隆后边徼多事,嘉道间学者渐留意西北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诸地理,而徐松、张穆、何秋涛最名家。松有《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识略》;穆有《蒙古游牧记》;秋涛有《朔方备乘》,渐引起研究元史的兴味。至晚清尤盛。外国地理,自徐继畲著《瀛寰志略》,魏源著《海国图志》,开始端绪,而其后竟不光大。近人丁谦于各史外夷传及《穆天子传》、《佛国记》、《大唐西域记》诸古籍,皆博加考证,成书二十余种,颇精瞻。(《清代学术概论》)
这里讲了晚清时代一些新学问的开端,但是没有着重讲新材料的发现。王国维补充了梁启超的话。他说:
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见之赐。有孔子壁中书之发见,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学家之学。有赵宋时古器之出土,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唯晋时汲冢竹书出土后,因永嘉之乱,故其结果不甚显著。然如杜预之注《左传》,郭璞之注《山海经》,皆曾引用其说,而《竹书纪年》所记禹、益、伊尹事迹,至今遂成为中国文学上之重大问题。然则中国书本上之学问,有赖于地底之发见者,固不自今日始也引自《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附录1:《近三十年中国学问上之新发见》,王国维讲,方壮猷记注。。
静安先生对新材料之发见能推动新学问之诞生,从中国学术史上加以阐述,令人信服。他把&ldo;新发见&rdo;归纳为五类:一、殷墟甲骨;二、汉晋木简;三、敦煌写经;四、内阁档案;五、外族文字。王静安先生的总结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是非常正确的。
寅恪先生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引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他借用了佛教现成的术语,生动地、形象地提出了&ldo;预流&rdo;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能再有比这更恰当的表述方法了。根据这个标准,历代许多大学者都有一个预流的问题。不预流,就无法逃脱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窘境,学术就会陈陈相因,毫无生气,也绝不可能进步。征之中外学术史,莫不皆然。王静安先生是得到了预流果的。中国近代许多著名的学者,也都是得到了预流果的。中国近代学术之所以彪炳辉煌,远迈前古,其根源就在这里。
而在众多的获得预流果的学者中,寅恪先生毫无疑问是独领风骚的。他的成就之所以超绝人寰,关键就在这里。王静安先生列举的五类新发见,寅恪先生都有所涉猎。但是,人们都知道,他做学问最为慎重。他深知博与约的辩证关系。他决不炫学卖弄,哗众取宠。研究任何问题,都有竭泽而渔的气概,必须尽可能地掌握全部资料,才从中抽绎出理论性的结论来。他之所以自称为&ldo;不古不今之学&rdo;,正是他这种精神的表现。他自谦不通的学问,按之实际,也比一些夸夸其谈者高明不知多少倍。从他一生治学的道路来看,他是由博返约的。中晚年以后,治学比较集中。他非常尊重静安先生,&ldo;风义平生师友间&rdo;的诗句可以为证。但是他对王先生的经常改换题目,也还是有看法的。
他自己在静安先生列举的五类中,根据由博返约的精神,最后集中在敦煌写经和外族文字上;在历史研究方面,最后集中到隋唐史和明清之际的社会史上。生平学术创获也多在这几个方面。
总之,寅恪先生是预流的楷模。连中印文化关系史方面许多创获,也与此有关。他永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在他一生学术追求中,他总是站在&ldo;流&rdo;的前面。
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
对一个学者来说,治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惜在今天的学术界难得解人矣。我不认为,我们今天的学风是完美无缺的。君不见,在&ldo;学者&rdo;中,东抄西抄者有之,拾人牙慧者有之,不懂装懂者有之,道听途说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哗众取宠者有之,脑袋中空立一论,不惜歪曲事实以求&ldo;证实&rdo;者更有之。这样的&ldo;学者&rdo;就是到死也不懂什么叫治学方法。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谈人生 幸福了吗 学问人生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牛棚杂忆 阅世心语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真话能走多远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北方城郭 我的人生感悟 白说 痛并快乐着 大唐西域记 留德十年 另一种回忆录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嫁给权倾天下的九千岁冲喜,她诅咒他早早归天,好分家产。谁知他是假宦官,还要她给他生孩子!...
作者公子米的经典小说帝国总裁,撩个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第一次?有有经验男人低笑,眼神意味不明。薄倾大着胆子直接把醉酒的席靳衍睡了!没办法,自己缺钱,他就是钱!五年后,席少一言不合直接丢了个软萌包子过来。妈咪,为了我的千玺演唱会门票,人家只能把你卖啦!薄倾...
传说中,月之魂分为傲之魂妒之魂怒之魂惰之魂贪之魂食之魂色之魂七种。当有人能够集齐所有散落的魂,将之合并为月之魂的时候,天地为之震撼。你确定,为了力量,出卖自己的灵魂么。我确定为了梦儿!...
一个无意间得了神通的正一派门人张小妖,吊儿郎当一只百年难得一现的灵物蛤蟆豆包,狡猾好色。一个少年道士,一只灵物紫蟾,走出大山,面对灯红酒绿,看相摸骨堪舆测命,坑蒙拐骗拍黒砖斗高人淘古玩赚大钱,替天行道。置身黑暗官场,直面恩怨情仇,享受声色犬马,却俨然不知道自己身上埋藏这个一个惊天秘密让权贵弯腰,让同行低头,让明星捶腿,让黑道乱抖,让猴子翻跟,让石头冒油!被称为妖孽一般的存在,但那颗闷骚的道心,始终未变!张小妖豆包,你叫一声咱就收钱财,叫两声,咱就搂女人,怎样?豆包咕咕咕!张小妖我擦!你这劣货难道想财色双收!?(小张作品,必是精品,尽可一看!多支持,多投票!本书群号51447463,欢迎加入。)...
旷世神婿我以天下为礼,聘你一世为妻!含恨陨落的金仙之首,重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纨绔废物的上门女婿身上,岳母打骂,老婆不爱。然而,一年后冰山美女老婆看着眼前完全蜕变的男人,幽怨嗔斥当初你就是个废物弃少,窝囊女婿!现在你名动华夏,有权有势,就想抛弃我了?正给她洗着小脚的秦瑜满脸问号苏念清,你丫的有毛病吧,我这一年是不是太惯着你了???...
老司机林浔开着火车带着他的小姨子在穿隧道时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结果意外地到了三国时期。随后身怀巫术的林浔很惊讶地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巫力涛涛的世界,瞬间突破瓶颈达到小巫境界,向着巫神的道路不断前进,最终林浔带着一众三国英雄开着火车上了天。本站为书迷更新开辆火车去三国最新章节,查看念难忘所撰历史军事开辆火车去三国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