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春明外史》可能是父亲在北京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所以他对这一部书及稍后的《金粉世家》是极其偏爱的,那时他不满30岁,写起书来自然是全心投入,字字推敲,用心血写成,可能是下了苦功,所谓&ldo;敝帚自珍&rdo;,也就是俗语所说的&ldo;孩子是自己的好&rdo;,所以他在大小场合,都喜欢谈及这部书,他在自传《写作生涯回忆》中,用了三章来介绍《春明外史》,可见偏爱之深了。
《春明外史》的艺术特色和涵盖的思想内容,我不敢也不合适来妄加评论,有关该书的内容、结构、技巧、语言及描写,留给专家、学者去分析,就不需我饶舌了。我只想把父亲对我所说及亲友介绍的《春明外史》写作背景及相关轶闻趣事作些说明,算是外史的&ldo;外史&rdo;吧。&ldo;春明&rdo;原是唐朝都城长安东面三门中的一门,后来则作为京师的别号,因而《春明外史》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故事。当时北京是北洋政府的首都,所谓&ldo;首善之区&rdo;,但在军阀、官僚、豪绅相互勾结把持下,一片乌烟瘴气,昏天黑地,官僚政客们声色犬马,酒肉征食,政治上腐败贪污,卖官鬻爵。在畸形的&ldo;歌舞升平&rdo;的另一面,则是穷苦百姓痛苦呻吟,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挣扎在死亡线上。作为新闻记者的父亲,看到这一切,自然要笔之于书。但是北洋政府对新闻实行严格的管制,看到哪家报纸登载了揭露他们的消息,就会下令封报,记者本人也会遭到杀身之祸。父亲有感于此,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用了小说的形式来揭露、控诉,大举挞伐,这种新闻外的&ldo;新闻&rdo;,正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因为是读者身边的事,自然发出会心的微笑,官僚军阀却又奈何不得,这就是《春明外史》的由来。
《春明外史》由新闻记者杨杏园和梨云、李冬青的恋爱故事为引线,引出当时官场上,社会上种种千奇百怪的新闻内幕,让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父亲自己是新闻记者,他了解这些内幕,所以就把主人公也作为记者,这样,说些主角的故事,又由主角牵引到社会上,顺理成章,毫不牵强。这种以&ldo;社会为经,言情为纬&rdo;的写作方法,父亲曾向读者交过底:&ldo;把这法子说破,就是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rdo;1这的确是匠心独运的创作方法。《春明外史》百万言,人物多至五百余,它所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广,可说是包罗万象:议会、豪门、剧场、公园、庙宇、名胜、公寓、旅馆、会馆、ji院、学校、通衢、胡同、大杂院、小住户、贫民窟、俱乐部、游艺场、高级饭店等等;人物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有总统、总理、总长、军阀、政客、遗老、遗少、文人、记者、商贾、演员、学生、ji女、议员、丘八、僧侣、作家、诗人以及拉车的、要饭的、练武的、流氓、骗子……这些人物,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口吻,惟妙惟肖,传神阿堵。由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竟然出现了一批&ldo;索隐派&rdo;,好事者不惜费心费力地搞索隐,对号入座,说书中的某某人是影she生活中的某某人,比如:魏极峰(曹锟)、鲁大昌(张宗昌)、秦彦礼(李彦青)、闵克玉(王克敏)、韩幼楼(张学良)、周西坡(樊樊山)、何达(胡适)、时文彦(徐志摩)、小翠芬(小翠花)、幺凤(小阿凤)等,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父亲自己在《写作生
第二部分
第17节:《春明外史》的&ldo;外史&rdo;(2)
涯回忆》说得清楚:其实小说这东西,究竟不是历史,它不必以斧敲钉,以钉入木,那样实实在在。《春明外史》的人物,不可讳言,是当时社会上一群人影,但只是一群人影,绝不是原班人马。
我想父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ldo;索隐派诸公&rdo;终究是白费心力。说至此,还有一些读者,硬说书中的主人公杨杏园是父亲的夫子自道,而且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这种猜测很快就在社会传开。当然读者这样的猜测,也并非毫无根据,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杨杏园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他相同。比如父亲喜欢喝浓茶、听京戏,杨杏园也喜欢喝茶、听京戏;父亲爱花,喜欢写诗填词,杨杏园也爱花,喜欢写诗填词;父亲不打牌,不喝酒,杨杏园也不打牌,不喝酒;父亲是安徽潜山人,业新闻记者,杨杏园也是安徽潜山人,业新闻记者……总之相同之处甚多。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一个作者,把自己喜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安排到他喜欢的书中人物身上,不是很自然的事吗?但绝不能把生活中的作者和书中的人物混为一谈。有些读者为了好奇,纷纷写信到报社,询问真假,父亲迫不得已,遂于1925年12月3日在《世界晚报》发表《杨杏园无其人》,向读者作了交待。尽管杨杏园并不是父亲的自传,但他十分喜欢这个自己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所以给他起名&ldo;杏园&rdo;,原来父亲学名叫张心远,&ldo;杏园&rdo;与&ldo;心远&rdo;不是谐音吗?
父亲的词章造诣是极其深厚的,他虽以小说享名于世,但他常对我们说,他的职业是记者,他的爱好是写小说,他钻研的是词章,他要做的学问是历史,这个自白,使我极其讶异,但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确实如此,从我略谙世事开始,我看父亲除了伏案写作,总是手不释卷,但我很少见他看小说,他读的大都是历史和诗词,所以他的诗、词、曲、赋以及四六文,都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不论是口占、联句、打诗钟,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张口即来,这种倚马才高的本事,堪称一绝。这种才华,在《春明外史》中也显露无遗。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这些骈体四六文,大都出自杨杏园之手,与人物、环境、情节贴得十分恰当,读起来清丽隽永,切时、切意、切题,把情节气氛渲染得浓淡适中,让你把卷吟哦,掩卷回味,成为本书一大艺术特色。由于书中诗词甚多,我仅举杨杏园填的两阕《一半儿》为例:一半儿少妇夜读图月斜楼上已三更,水漾秋光凉画屏。莫是伊旧侬未醒,倚银灯,一半儿翻书一半儿等。
一半儿少女夜读图绣残放了踏青鞋,夜深红楼三两回。个里情思人费猜,首慵抬,一半儿怀疑一半儿解。
《春明外史》的诗词,最受词章爱好者赞赏的则是和清诗人张问陶的梅花诗。1956年,父亲随中国文联组织的作家、艺术家西北访问团到陕西、甘肃访问。在兰州,甘肃省长邓宝珊先生请访问团到他家小聚,作陪的客人中有两位清末进士,一位是83岁的范振绪先生,一位是79岁的王烜先生,范先生得知父亲姓名后,对父亲说:&ldo;你和张问陶的梅花诗很好,四六文也写得不错,我都在《春明外史》中读过。&rdo;父亲听后,感触良深,一部几十年前的旧作,还有人记得,不过他也开玩笑地说,没想到自己给张船山先生作了义务广告。事实确实如此,很多读者就是看了《春明外史》而去读张船山(问陶)诗的,我也是因为《春明外史》而喜欢张船山诗的。
冰鉴 苍黄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官场春秋 曾国藩传 朝夕之间 亡魂鸟 大清相国 龙票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全书·冰鉴 有人骗你 晚清有个曾国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梅次故事 我不懂味 大唐惊变 挺经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曾国藩家书
...
身为上门女婿,陈阳有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偶然间的一次机会,陈阳化身为龙,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部都将诚服在我脚下,而我爱的人,将由我陈阳来护佑她们一世安宁。...
病弱王爷保家卫国?开玩笑!弱爆王妃调香高手?竟扯淡!可是,相传得传世至宝摄魂香居然被王爷和王妃拿来熏库房王爷,他们说你是病秧子嗯王爷一拳打断了一棵碗口粗的树桩王爷,他们还说你瘦成皮包骨嗯王爷抱着王妃回了房间王爷,他们还说还说你不行!他们是谁,本王定要打的他爹娘媳妇小妾都不认得他!...
无意中得罪了上司的情人,被同事整蛊要去采访全市最最神秘的黄金单身汉,苏筱黎简直欲哭无泪,而最让她无语的是,传闻中这位莫祁轩莫总裁性格冷酷,不近女色,可是为什么一见到就是这副差点要吃了她的表情,还口口声声质问三年前为什么害他?拜托,她三年前还是个学生,哪里有能力害到他大少爷啊?什么?火灾?这件事她倒是有印象呢,不过等一下,难道三年前把她从火灾中救出来的那个人是他?...
简介 五岁开始练戟,十年时间,挥戟十万次,戟法大成,举世无敌。 十五岁那年,赵军突袭,屠虐乡亲,林天毅然从军,五百秦卒出关中。 杀赵骑,灭赵国,以极致杀伐,开启盛世之旅。 男儿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灭赵之后,林天更是连克四国,平定整个天下。 从五百铁骑,到坐拥三十万大军,林天所过之处,世人皆道人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