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秘密除了他自己,世上本不该有第二人知晓。
刘协心中暗喜,系统给的锦囊果然妙用无穷。
他站起身,绕过案几走到贾诩面前。
这个动作让郑森紧张地向前一步,但刘协用眼神制止了他。
“文和先生,”刘协声音放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朕知你非池中之物。李傕暴虐无道,绝非明主。先生智谋超群,何必明珠暗投?”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个皇帝果真不简单!
刘协立刻收到系统提示:
【贾诩对李傕忠诚度-5,现为55】
【贾诩对汉室忠诚度+5,现为85】
就在这时,刘协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系统提示紧接着出现:
【天命所归触发!获得临时增益"帝王威仪":魅力值临时+10,持续一个时辰】
刘协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整个人的气质为之一变。
他本就俊秀的面容此刻更添几分威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王者气度。
贾诩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个少年天子。
"陛下...确实与往日不同了。"贾诩的声音带着几分探究,"不知陛下今日之言,是有人指点,还是..."
刘协负手而立,窗外的月光洒在他半边脸上,勾勒出一道银色的轮廓:"文和先生以为,这天下还有谁能指点天子?"
贾诩沉默片刻,突然躬身行礼,这一次的礼节比先前恭敬许多:"臣僭越了。只是..."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狐狸般的光芒,"陛下若有雄心,当知李将军手握重兵,非言语可动。"
刘协听出话中试探之意,心中暗喜。
贾诩此言等于间接承认了他对李傕并非死心塌地。
"兵者,国之大事。"刘协缓步走向窗前,望着远处军营的火光,"朕闻李傕与郭汜旧怨未消,近日又因分赃不均而生龃龉。若有人从中斡旋..."
第一卷第3章乱世之狐开始谋划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陛下之意是..."
"朕需要一支真正忠于天子的军队。"刘协转身直视贾诩,"哪怕只有千人。"
殿内陷入沉寂,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声响。
贾诩的表情变得深不可测,刘协能感觉到这位"乱世之狐"正在飞速盘算利弊。
突然,贾诩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陛下可知,李将军麾下有一支千人的羽林卫,名义上护卫宫禁,实则监视陛下。这支军队的统领胡车儿,曾是董卓旧部,对李傕早有不满..."
刘协心头一跳,系统立刻给出提示:
【触发贾诩"乱世之狐"能力,宿主智力临时-1】
【当前智力79(80-1)】
刘协感到思绪短暂地混沌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清明。
他暗暗心惊,这还只是贾诩无意间施展的能力,若他全力施为,该有多可怕?
"胡车儿..."刘协思索此人信息,"可是那个善使双戟的西凉勇士?"
贾诩略显惊讶:"陛下竟知此人?"
"朕虽深居宫中,耳目却不闭塞。"刘协含糊其辞,随即话锋一转,"文和先生若能说服胡车儿效忠于朕,朕必不负先生。"
贾诩抚须沉吟,忽然问道:"臣斗胆一问,陛下身边这位侍卫,看着眼生得很。"
刘协心中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郑森随朕多年,只是平日不显山露水罢了。"
贾诩意味深长地看了郑森一眼,后者挺直腰背,目光坚定地与他对视。
片刻后,贾诩微微颔首:"好一员虎将。"
第一禁术师  穿成向导,被六个顶级哨兵盯上了  三岁半读心,宗门除我都是穿越者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后,都直呼刺激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墨画附  十连冠的我,开局刷满属性!  娇娇主播满分甜,榜一大哥追喂饭  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  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为救妹妹:我去乱葬岗挖坟吞骨  满级重生,柔弱医修她卷哭整个修仙界  港圈大佬携子堵门哄,苏小姐誓死不回头  谍战:我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公主又美又飒,众卿深陷修罗场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穿书年代小可怜,奋斗逆袭不炮灰  七零辣媳换亲:资本家少爷掐腰宠  
姜羽熙费尽心思嫁给了自己心仪的男人,却被狠心抛弃,父母也因为她的固执而死亡。三年后重新回到伤心地,她不折手段报复,却发现自己再厉害,也不过是沈千裘的玩物。她从一个深渊里跳出来,跌入了另一个深渊,但后来发现这似乎不是什么深渊...
一觉醒来,武强重生了,回到了十年前的时光。重生之后武强莫名的获得了游戏系统与个人空间。本以为可以借着系统与空间在地球横行,却杯具的发现这是一个人神混居的21世纪!空间内,发展农场,建设领地,招募人口,升级建筑!空间外,发展公司,建设水府,招募鬼兵,发展武盟!且看武强是如何借助系统与空间,在这都市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铁杆群114648151(入群粉丝值最低100,需验证!)读者群145464065(无限制)...
...
幸孕NO1继承者的美味鲜妻由作者沧海明月心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幸孕NO1继承者的美味鲜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